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
    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据说,诗人是一种特殊的人;据说,诗不像散文或小说,真正的诗全凭诗人天赋,不能通过努力学习得来。不知这些说法是否科学,是否确当,但大家都知道诗的思维、诗的语言不同于日常思维和日常语言。不会运用诗的方式思维和言说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即使分行排列、合辙押韵,也只能算顺口溜、数来宝。诗是诗人独特感受与某种超越性情思的创造性表达,用诗的方式思维的人未免要按诗的方式观世和行事,因而,在“常人”看来,真正的诗人就显得有些怪,有些不近人情,乃至类乎疯狂。对于爱情和死亡这类文学永远关注的核心问题,诗人的认识与解答往 ...

记得那天
    心同一条长河,
    让黄昏来临,
    月一片挂在胸襟。
    如同这青黛山,
    今天,
    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
    葱郁,
    不忘却晚霞,
    苍莽,
    却听脚下风起,
    来了夜——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7月19日)

当所有的情感
    都并入一股哀怨
    如小河,大河,汇向着
    无边的大海,——不论
    怎么冲急,怎样盘旋,——
    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
    所做成的几处逆流,
    小小港湾,就如同
    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
    避开了主流;情绪的
    平波越出了悲愁。
    停吧,这奔驰的血液;
    它们不必全然
    都去造成眼泪。
    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
    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
    这所有,去建筑逻辑。
    把绝望的结论,稍稍
    迟缓;拖延时间,——
    拖延理智的判断,——
    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
    选 ...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象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象个千辨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
    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
    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
    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3月14日)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水面皱起象鱼鳞的锦。
    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1936年2月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3月22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4-24 15:2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7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