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3Q大战

3Q大战[编辑]
    3Q大战
    事件主角:
    360安全卫士与腾讯QQ
    事件概述:
    360安全卫士与腾讯QQ积怨已久,双方的掌门人周鸿祎和马化腾时有摩擦。这种积怨和摩擦最终在2010年11月达到白热化。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360随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两者在纷争最激烈时,甚至出现过让用户“二选一”的局面。这在用户中间造成极大影响。2010年11月10日下午,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
    对用户的影响:
    这场互联网两大巨头的战争最终以和谐收场,但双方都失去了用户原有的信赖和支持。我们开始反思,互联网是为用户服务的,而如果经营互联网的单位忽视客户的感受,单纯为一己利益明争暗斗,用户是否还会继续支持它,而没有了用户的支持,这些互联网公司还能否继续存活?
    网络影响——“隐私门”背后:互联网利益之争
    360与腾讯的口水战,看似只是一场针对用户隐私问题的争论,不过细心的读者发现,双方的争端并非只是隐私问题那么简单,背后折射出的是互联网安全市场竞争的暗潮涌动、变局丛生。
    2010年6月份,当360安全卫士、金山网盾、可牛免费杀毒等软件之间的口水战、卸载战、厮杀战等激战正酣的时候,360最大的“威胁者”腾讯悄然把QQ医生升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集成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两个软件,而且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这使得QQ电脑管家在功能上和360已经非常相似,双方在产品层面展开“肉搏”。
    腾讯与360是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两大客户端,目前都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双方很可能进入更多的领域,一方一旦踏足对方称霸的领地时,一场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据悉,腾讯有意开发杀毒软件,这对占据市场用户量第一的360杀毒造成了直接威胁。
    互联网业内人士指出,“隐私战”中360率先发难,不排除是为了维护其在安全软件领域利益而做出的举动。
    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其微博中表示,“在没有有效司法约束的中国互联网丛林,需要一种像自然界所存在的制衡力量,来把垄断公司作恶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可以忍受的范围。360对腾讯的检测就是这样一种制衡,让腾讯知道不可以仗势为所欲为。"”
    无论互联网巨头们如何竞争,不少互联网用户表示:“能否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安全的网络,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3Q大战历程
   
2010年2月,腾讯推出“QQ医生”,与安全卫士展开直接竞争。
    2010年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
    2010年10月27日,奇虎360推出“扣扣保镖”。
    2010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2010年11月24日,360起诉腾讯侵害名誉权。
    2012年4月,腾讯反诉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
    2012年11月,360向广东省高院提起针对腾讯的反垄断诉。
    2013年,广东高院一审判决:奇虎360构成不正当竞争,赔偿腾讯500万元。随后奇虎360上诉至最高法。
    2014年2月24日,最高法对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决。360诉腾讯名誉侵权案判腾讯在其首页道歉7天
    2014年4月18日消息,3Q大战又迎来一场审判。当日下午,北京市西城法院对360诉腾讯名誉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定腾讯公司败诉,并判罚其在腾讯网首页向360公司公开道歉7天。
    360方面称,2010年9月28日,腾讯在其“腾讯网”发表了题为《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的新闻文章,在未向公安机关核实过信息的前提下,出于商业竞争目的公开诋毁360产品“涉黄”,同时还在文中误导读者称“公安立案调查”以攻击360公司。[2]
    360公司认为,腾讯公司未能以一个公平、公正、公允的新闻媒体身份发表涉案文章。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应该客观如实的反映事实,但腾讯利用自身的媒体优势,发表了一系列针对360公司的文章,这种“公器私用”的行为,不但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准则,更逾越了法律的底线。
    法院审理认定,腾讯刊发的相关涉诉文章没有披露新闻信息来源,又加之激烈言辞,容易导致公众误解,使公众产生360安全浏览器借助色情网站进行推广的倾向性认识,进而导致360公司的社会评价降低。
    最终,北京市西城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定腾讯公司侵犯了360公司名誉权,赔偿360公司相应的经济损失并在腾讯网首页公开赔礼道歉7天。
    此外,360公司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还在最高院审理
    致歉声明
    腾讯
    2010年11月21日腾讯公司在其官方网站显要位置刊载致歉声明,称向所有在事件中受到困扰的用户致以诚挚的歉意。
    以下为致歉声明全文:
    和你在一起
    亲爱的QQ用户:
    前段时间,腾讯公司和360公司爆发了一场广为人知的纷争。最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的协调下,这次纷争告一段落,QQ用户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了保障。在此,我们向所有在事件中受到困扰的用户致以诚挚的歉意!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的通报批评我们虚心接受,并且会按照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后续工作。对大家在此过程中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各种批评,我们也会认真听取、总结,吸取教训。
    痛定思痛,我们在处理的方式和与用户沟通中采取的方式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起初,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谁对谁错”、“是非曲直”这样的问题上,与此同时,却忽略了用户的感受。
    作为一家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企业,同时作为行业领先者,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用户的感受;如果我们在做出那个“艰难的决定”之前能够和您有更充分的沟通,让您能有机会更明白风险和问题所在,整个事件的演化也许就是另外一幅情景。
    事件发生后,我们从用户、媒体、行业专家那里得到了很多信息,其中有意见,有建议,也有批评。无论从哪个角度,能得到您的帮助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在这个事件中的一份收获。您现在也许还无法想象这些意见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正是您的这些意见,将会成为腾讯公司战略转型和企业升级的关键动力。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公司领导在不久前致员工的一封信里才会提出:“这不是最坏的时刻;也没有最好的时刻;让我们放下愤怒;让我们保持敬畏;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我们相信,这次事件结束之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我们一直渴求的“阳光下的竞争”时代终将到来。腾讯也将以更开放的心态和用户、行业一起去拥抱这个时代。
    随着QQ用户数的持续增长,我们明白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大。面对责任,我们必须对自己要求更高、做到更好。这样的心态也让我们更能理解您在此事件中所受到的困扰。因此,我们再次向您致以诚挚的歉意,希望未来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心愿不变:和你在一起。
    腾讯公司
    2010年11月21日
    奇虎360
    2010年11月21日,360公司发布道歉声明称已于2010年11月4日向广大网民发出道歉,今天再次诚挚地向用户致歉,并表示腾讯与360软件、网站已全面兼容。
    以下为致歉声明全文:
    近期,360与腾讯公司发生了一系列争执,给亿万网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和不便。在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及时介入干预下,目前纷争已平息。我们已于2010年11月4日向广大网民发出道歉,今天,我们再次诚挚地向您说声:“对不起!”
    目前,腾讯与360软件、网站已全面兼容。我们衷心希望您和亲朋好友继续享受360提供的高品质安全服务,也欢迎广大用户继续对我们进行监督、鞭策,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开放、快乐的互联网。
    自创立以来,360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专业安全服务。从查杀流氓软件开始,360为广大用户打补丁、杀木马、拦截欺诈钓鱼网站,并将免费杀毒惠及每一个用户,既保护了电脑安全,又为用户省钱。360由此得到网民的信任。
    网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用户利益至上”是360的核心价值观。正因为有了网民的支持,360才能不断发展,建立起全球用户数最多的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将继续坚持“专业品质,免费安全”,为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完全接受工信部对此次纷争事件的通报批评,坚决贯彻落实通报中的工作要求,向社会和网民道歉,停止公司间的相互舆论攻击。
    我们在此进行反思:在注重创新的同时,更兼顾产业的和谐;在敬畏用户的同时,更兼顾有序的竞争。我们将放眼未来,用创新赢得尊重,用责任赢得信赖。
    最终结果
    2014年11月8日,360公司发布声明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但腾讯方面表示,360的说法不实,腾讯的既定部署未变,不会做出妥协。持续两个多月的3Q大战终于宣告终结。
    2014年11月20日,工信部责令腾讯和360向用户公开道歉,并立刻停止相互攻击。当晚,腾讯门户和360安全卫士首页挂出了“道歉信”。
    。</p>
上一个                 下一个
                    收藏收藏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4-25 03:54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32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