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妙对下联

    名朝嘉靖年间,河南籍徐本正、向兴龙来到隔拦坪谋生拓业。一日闲暇,徐本正面对隔拦坪山水,油然生情,口出一联:老龙洞,清溪水,徐徐东流;隔不断,拦不断,穿山而去;入沮水,汇长江,所向汪洋。向兴龙反复吟诵,笑答曰:“今日无对。”便把上联刻在隔拦坪村一块大石壁上。
    岁月悠悠,前人把一副含山水、蕴姓氏、藏地名的下联留给了后人,五百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
    21世纪了,隔拦坪村的变化依然不大。一天,镇长送来了一位年轻的干部,名叫张越,刚从大学毕业。村民听说来了一位大学生村官,都好奇地赶来看热闹。
    村主任就对镇长说:“隔拦坪村这么多年了,变化不大,群众生活依然是那么苦,我们需要找一个经验丰富,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村官,他是不是太年轻了。”
    镇长说:“就因为隔拦坪村太穷,所以我们就要派一位思想解放、敢创敢做的村官来改变这一现状。”
    村主任算是同意了,可是村民不答应,他们认为张越对村里情况不了解,他们放心不下。
    正在村主任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一村民站出来说:“我们还是沿用老办法,只要能对出五百年前的那副对联的下联,我们就同意。”
    张越本就是镇上的人,从小爱好地理,对镇里的各村地名情况都了如指掌。镇长问他有没有把握,张越说:“为了村里的发展,我一定要对出下联。”
    张越准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来到了隔拦坪村。呵,你可别说,他们还真像考试一般,请来了村里最有名望的老教书先生当裁判,围观的人更是人山人海。
    张越站到台前,鞠了一躬,说:“各位父老乡亲们,我今天来应试你们出的考题,说得不对的请你们批评指正。”说罢,大声念道:“枫林沟,石开路,弯弯南行;过得了,渡得了,越水而来;上北京,下广州,直通世界。”刚一说完,围观者齐声叫“绝”,老教书先生也连连拍手叫好,竖起了大拇指说:“和上联对照,下联同样含山水、蕴姓氏、藏地名。上联以村为题,述历史,抒山水情怀;下联以镇为题,写社会,讲现实,颂发展成果,真是‘绝对’啊。”
    张越就这样成了隔拦坪村的村官,后来隔拦坪村也正如张越对的下联一样“上北京,下广州,直通世界”了。
   
上一个                 下一个
                    收藏收藏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 17:2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