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个芳春
    十七个炎夏
    十七个清秋
    十七个雪冬
    万家灯火璀璨
    独居一室空荡
    唯钢琴曲悠扬
    褪一身华裳
    处一世苍凉
    收一身光芒
    散一世凡香
    何为情长
    何为心凉
    何为苦想
    何为独殇
    烟雨彷徨
    黯然神伤
    蒹葭苍苍
    伊人何方
    雨中爱散场
    雪中泪断肠

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解】
    1、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2、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韵译】: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评析】:
    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以明月 ...

【作品简介】
    《踏莎行·燕燕轻盈》由姜夔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写客中送客。上阕刻画客中庭院之萧瑟,为离愁作铺垫。“问水面琵琶谁拨”用白居易诗意,写“主人忘归客不发”的送别场面,极尽其缠绵情绪。下阕写留客殷勤之意,却用“恨”、“西风离别”来表达,真切动人。“想文君”又一转,替行者设想:家中正有佳人企盼,回到家中,享受人间天伦之乐,因此客人自可心宽。忘已之离愁,为他人设想,这在写离愁诗词中并不多见。(芝麻开门网)
    【原文】
    《踏莎行·燕燕轻盈》
    作者:姜夔
    (自沔东来,丁 ...

【作品简介】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由史达祖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作者早年在临安曾同一位歌女相恋,多年后重访故地寻觅恋人,方知她因思念作者而忧伤成疾,早已离开人间。于是作者作词悼念旧情。先写女方,开头三句从闺中人视角写景,先写外景,继写内景。“倦出”始将抒情主体正式引出。“频梦见”写思念的热切。而“讳道”三句又深入一层,写长期为相思瘦损。转写男方的思恋。当日“遥夜”欢情,今日人面不知何处,令人悲痛万分。最后说自己还记得伊人模样,试图作画,以寄相思之情。(芝麻开门网)
    【原文】
    《 ...

【作品简介】
    《感皇恩·兰芷满芳洲》也叫《感皇恩·人南渡》,由贺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咏别情的词作。先写离别:送行的佳人如《洛神赋》中的宓妃,含情带愁,整鬟皱眉;行人在柳絮飘飞中,乘船南去……又写别后相思:青山阻隔,可心中却永存花丛深处中的伊人。“黄梅”、“疏雨”,乃是内心思情别绪的外在表征,愁得“魂断”,只得吩咐春携带这颗蕴满相思情离别恨的心回到伊人身边!苦苦恋情,使人为之感动。(芝麻开门网)
    【原文】
    《感皇恩·兰芷满芳洲①》
    作者:贺铸
    兰芷满芳洲②,游丝横 ...

【作品简介】
    《踏莎行·润玉笼绡》由吴文英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咏闺情,描写少妇端午时的特殊装束与离愁。上阕五句为五个肖像特写画面。下阕转与别怨,“隔江人在雨声中”情境真切,思念更真切。最后一句景中寓情。此词状人极为成功,人物举手投足如在眼前。陈洵云:“读上阕,几疑真见其人矣。”(《海绡说词》)。
    【原文】
    《踏莎行·润玉笼绡》
    作者:吴文英
    润玉笼绡①,檀樱倚扇②,绣圈犹带脂香浅③。榴心空叠舞裙红④,艾枝应压愁鬟乱⑤。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⑥。隔江人 ...

(第一章)独弈
    伊人的脚在舞蹈,音节开出白玫瑰。
    绿色停在鸟下。
    将你叶裙轻揭起,洁净地坐。
    我的视线将我绊倒。
    钟数着章节。
    手捻紫荆,一首歌慢慢地松开月亮,
    还能给我以夜,对着你的碧唇。
    伊人,我/不存在的时间/比我/更快地/衰老。
    听说我要你的芦笛,伸手跌宕起伏
    鹤飞一并带走。
    野苹果香的哑语,夜晚询问嫩雨。
    我离开的时候,看见,血液与我绵绵相缠。
    排箫的声音细碎,若指着你生疏的花池
    迟晚的乡村。
    石桌诱惑岩画,折剑垂钓的年代。
    我遁入眼泪。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6-18 02:2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