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大明江山摇摇欲坠。那时候,江苏大运河边上有一座梁王城,那是农民起义的一个支派,为首的正是自封为“梁王”的邱仁贵。邱仁贵招兵买马,拥有部众三千余人,更有一支神奇的蜂子兵,打起仗来,厉害非常,明王朝多次派兵镇压,竟奈何他不得。
    这天,邱仁贵要去邻县跟农民起义的部队议事,带着护卫刚要走,八岁的小公主突然跑来,缠着要一起去。邱仁贵不禁为难了,自“王后”死后,他确实从没离开过这个宝贝女儿,于是就抱起女儿说:“小宝贝,这次外出带你不便,我不久就回来,你自个儿在宫里玩吧,任 ...

似真似幻,神乎其神,这场出人意料的杂耍表演让“阎王爷”阎县长终生难忘……
    艺高人胆大
    民国那会儿,河南有个姓阎的县长十分贪酷吝啬,他曾说:“谁能让我白出一分钱,我叫他爷爷。”果然是只能他要别人的,别人从来要不了他的。老百姓们屡遭骚扰,苦不堪言,都非常痛恨他,暗地里叫他“铁公鸡”、“阎王爷”。
    这年冬天,阎县长八岁的胖孙子要过生日。阎县长宠溺孙子,要为孙子筹备生日宴会,就问孙子:“生日那天想看什么节目啊?”胖孙子想了想,说:“爷爷,我要看杂耍,你必须给我找几个好看的来。”阎县长笑呵呵 ...

走进石夹的野兽,命只剩下一半。此谚语说的是用石夹捕猎的事情。石夹是一种特殊的猎具,取之大自然,发力于其自身,往往一击便可将野兽捕获。
    第一次见石夹,是在可可托海的一条小河边。一位牧民介绍石夹之前,先是介绍了黑貂。他说那一带的黑貂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给你打个比方,有多少石头就有多少黑貂。
    听他那么一说,便觉得黑貂以乱石为家,在艰苦条件下守着自己的家。
    那牧民说这些乱石看上去不起眼,但如果用好了,就是最厉害的猎具——石夹。他神秘地一笑,让我看河谷中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我看不出什么,他 ...

盗亦有道
    民国年间,豫东平原有个地儿叫渠阳镇,这地儿出了个有名的强盗,叫张大锤。这天,渠阳镇的教书先生刘半水出去会朋友,回来的时候晚了点,他正往前面走着,忽然有人从后面撑开一个黑布口袋,一下子就把他的整个脑袋给套住了。
    刘半水吃惊不小,一边叫嚷着一边打算用手把黑布口袋拿掉。可是,对方一只手拽住口袋的下摆,另一只手握着的匕首就抵住了他的腰部,恶狠狠地说:“甭动,再动我这刀子就给你一下。”
    刘半水哪里遇见过这样的事情,当时就吓得不敢再动了。对方也没为难他,牵着他左转右转,最后来到了一座 ...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稳婆叫李氏,据说她接生的手艺很是高超,早产、难产、胎儿横向等等都能一一化解。而且遇到家里贫困的,她连接生的钱都不收,四里八乡的人对她都是感恩戴德,亲切地叫她“李大娘”。
    这李大娘的老伴过世早,只给她留下一个病恹恹的儿子,身材消瘦,走路都得拄着木棍,更不要说娶妻生子了。
    李大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虽然到处托人说媒,但是哪家的姑娘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呢?所以李大娘的儿子都快三十了,还是个光棍。
    这天,李大娘被请到邻村去,接生了个胖娃娃,主家很是感激,不仅送了钱物,还在家 ...

十貝勒软硬兼施,把京城鸡王战先生请回府上驯养斗鸡,他本想借着斗鸡发一笔横财,没承想却卷入了一场惊天阴谋。
    1。鸡王入府
    康熙年间,各种民间娱乐盛行,京城最流行的就是斗鸡。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对斗鸡情有独钟。
    康熙虽然不像顺治那么喜欢斗鸡,但也不怎么反感。康熙的儿子里,最喜欢玩斗鸡的是老十。他府里有个大院子,养着上百只极品斗鸡,他又从民间征集训练斗鸡的高手来驯养。
    有了贵族带头,整个京城的斗鸡风气很浓,随处可见小斗鸡摊和大斗鸡馆。训练斗鸡成了热门行当,高手也辈出。而在京城 ...

民国初年,沧州城里出了个有名的开锁师傅,名叫王继业。王师傅开锁的本领极高,沧州城里没有他打不开的锁。
    王师傅有一个徒弟,名叫小六,自幼聪明伶俐,学艺十年,学得一手开锁的好本领。王师傅开锁全凭手上的感觉,小六开锁却全靠一双耳朵,他那耳朵异常机敏,开锁的时候把耳朵贴在锁上,锁孔里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开锁也就易如反掌了。看过小六开锁的人都说,这孩子的本领不在他师父之下。
    有一天,王师傅对小六说:“小六,你开锁的本领已在师父之上,师父教不了你了。”小六听闻此话,嘴上不说,心中却暗喜:我终于可以 ...

李仲宁是村里的捕蛇高手,捕来的蛇大都卖给附近郎中,作为药用,其中又以当地名医刘郎中买得最多。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友。
    这天,李仲宁在山上捕到一条大白蛇,这消息很快轰动了全村。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热闹,李仲宁说这蛇是他从山顶的白龙庙里捕来的。他进庙时,那蛇就盘在龙王爷身上,李仲宁觉得这是龙王显灵,便跪地叩拜起来,而这白蛇竟自己游进了他的蛇篓里。
    村民们听了,无不啧啧称奇,都说这蛇已经修行得道,定是白龙王的化身。
    李仲宁赶紧接口道:“谁说不是呢?我一定好好伺候它,让它保佑一方百姓。”
    从 ...

小木匠贪便宜,变着法子偷主人家的木料,可每次都有奇怪的事情发生……
    古时候,有个老木匠,手艺奇好,人们都称他为鲁班再世。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地修了一座小庙,里面供奉了他的木身,逢年过节都要去上一炷香。老木匠的儿子小木匠子承父业,学得了一手好手艺,只是有个缺点,爱占小便宜。
    前些日子,田员外把小木匠请上府去,要他做套家具。小木匠跟着田员外去看木料,那可都是紫香檀啊,这下小木匠眼馋了,他打定主意要偷上一截。可要占这便宜,还真不容易。因为木匠行有个规矩,被人请到家去做木工,只能帶家什去 ...

战争年代,八路军有位优秀的保卫干部叫陈英。一次,他护送几位部队的骨干去根据地开会,途经友军连队的驻地。连长正巧外出打野味了,副连长贺峰接待了他们。
    贺峰很快就端出几杯冰水,让他们先消消暑。陈英很吃惊,问他这大热天的哪来的冰水,贺峰说:“连里建了个冰窖,由我专门负责,只招待往来的首长。”陈英听了这溜须拍马的话,对贺峰的行事作风有些不赞同。
    几个人正说着话,就听见一架飞机呼啸而过的声音。贺峰忙安抚道:“大伙儿别担心,这里非常隐蔽,不会被敌机发现的。你们尽管安心休息,等连长猎了野味回来,晚上 ...

隋唐时候,有一天,罗成将军奉命前去平定山寇,那山寇听到罗成的威名,望风而逃,剿匪大军很快大获全胜,班师回朝。大军在回来的路上,浩浩荡荡,威风凛凛。
    突然,前面的队伍一阵骚动,罗成停住马,问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队伍为何停下?”一个兵卒急匆匆跑来,跪在马前说:“启禀大将军,前面有一个耍猴的江湖艺人,拦住了去路。”
    罗成疑惑地问:“耍猴的艺人?为什么挡路?”兵卒说:“不知道。”罗成策马来到前面,看到一位老人,手里牵着一只猴子,正在跟士兵说着什么。那耍猴的江湖艺人看到罗成,急忙跪地磕头, ...

清朝年间,省府派来一个叫吴大科的到永定县当县令。吴大科自恃科举出身,还高中探花,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才高八斗,根本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听说永定县有个叫覃继鸥的人,人称覃趣才,很有智识,吴大科有心与他比试一下,便叫手下把覃继鸥带到了衙门。覃继鸥原来是一个干干瘦瘦的小老头,身上穿得破破烂烂,还脏兮兮的。
    吴大科装模作样地说:“覃先生,听说你聪明绝顶,最拿手的本领是扯谎。本县令今天想和你赌一把。你当着众人的面扯个谎,要是你的谎能骗到本县令,我就赏你十两银子;要是你徒有虚名,得在本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30 10:46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