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
    明朝洪武年间,苏北古黄县有个姓向的知县,向知县的儿子不学无术,性格放诞。这天端午节,正是向公子的生日,他请来了古黄县所有的响器班,要办个大响动的生日!
    于是,县衙门口搭起了大戏台,这些响器班一个挨一个地敲锣打鼓、吹拉弹唱,比赛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连唱七天,谓之“斗响”,图个热闹,又摆阔扬名。头两天,戏台下人头涌动,可是眼看着人一天比一天少!向公子挺纳闷,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去看苏老八打响场去了。
    这苏老八住在县城南十八里的苏家寨,他本是个摇拨浪鼓、走村串乡的货郎,人很精明, ...

袖里乾坤
    天津有个大宅院,主人叫华言,父辈原是盐商,一次遭人算计,家道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华言该玩嘛玩嘛。前一年老爷子走后,他迷上了蛐蛐儿,花钱请了个把式。
    这年立秋,华言打发把式弄回来一只“紫金翅”,像爷似的伺候着。九月初一那天,他穿戴一新,和把式提溜着金漆圆笼直奔天后宫的蛐蛐会。
    进了大厅,华言冲大伙儿拱手后,把蛐蛐盆子摆在了桌上。这时,大盐商黄财黄三爷走了进来,落座后,他随口问道:“下几圈啦?”大伙儿都说,就等三爷来开场呢。
    黄财双手一拱:“既然大伙儿这么给我面儿,那 ...

以前王庄有个叫王青的,虽然年轻,却天生胆大。
    这天王青走亲戚,因为喝得有点高,半道上见有一座城隍庙,就想在里面休息一下。可躺了没多久,王青就被尿憋醒了,他迷迷糊糊地冲着城隍爷的塑像就撒了一泡尿。
    城隍爷这个气呀,心说:王青啊王青,都说你胆大,你还真大胆,竟敢往我城隍爷身上撒尿!今天要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还真以为我是泥捏的。当下,城隍爷唤来一个小鬼,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小鬼领命而去。
    再说王青一觉醒来,天已经黑透了,他伸了个懒腰,出了城隍庙向家里赶去,可还没走几步,就摔了个狗啃屎。王青 ...

大树作证人,这端的是忽悠谁?
    一、证人竟是一棵老榆树
    陶睿陶大人是旧桥县的县令,早在十天前,他就接到了柳州府的通知,说知府明大人今天就要到旧桥县来视察。旧桥县只是一个人不满万的小县,除了“老榆皮面”是这里的特产外,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来招待明大人了。
    明大人新官上任,陶知县和他也不熟,该怎么招待呢?陶知县正在发愁呢,忽听外面传来了击鼓鸣冤的声音,急忙换上官服,来到了大堂上。
    只见两个人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互相揪着脖领子,拉拉扯扯,来到了大堂之上。这两个人一个是肥头大耳的粉商胡 ...

成百上千的黄鼠狼排成几队,堵住了刘国斌的去路,难道黄鼠狼果真有灵性,想把刘国斌的不义之财给劫了?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十二月二十六日,日本军队占领了济南城。掖县县长刘国斌探听到省政府官员俱已逃散的消息,也想弄些钱逃回老家。这天他刚吃过早饭,便匆匆地出了门。
    县长的住室在县署大院的最后边,住室前面是“退思厅”。刘国斌走过“退思厅”小院,忽然看到从西厢房的窗棂孔里钻出一只黄鼠狼。此房闲置已多年,他从窗棂孔向里看了看,觉得此处不仅僻静,也靠近自己的住室和后大门,打算弄到钱先放在这儿。
    ...

堂堂天子的墨宝竟沦落到被人指指点点,围栏卖钱的地步,这还了得?
    大唐贞观元年,天下初定。唐太宗李世民每天勤于朝政,精心整治因为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大好江山。李世民虽然是马上皇帝,却酷爱书法,特别喜欢王羲之垂范千古的草书。他苦心琢磨,勤于练习,竟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创出一种独特的飞白书来。这种飞白草书非常独特,墨迹实有似无,笔过处如枯丝飞行,笔尽处如浮尘甩出,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可是这李世民却有个顶顶古怪的脾气,天下的名家法帖他恨不得都尽数搜罗,可他自己写的书法作品却绝少轻易与人。却说在长安 ...

“道士日行八百里”,神术还是骗术?
    在咱洪城这地方,如果某人不务正业,干的是招摇撞骗类的勾当,老一辈的就会说:“这是个搞‘弥弥教’的。”什么叫”弥弥教“?这就有故事了。
    话得从上个世纪初说起。那时候四川袍哥组织,几乎在川内每个州县,都以码头为单位建有分支,首脑被叫做红旗大管事。
    洪城的红旗大管事,是个叫文定三的。这文定三读书不多,但任侠好义,为人公正,在洪城极有号召力。文定三有个姑父,住在离城五十里外的李桐沟。这年夏天姑父患了病,前后请了好几个大夫,光汤药都喝了几大瓮,可非但不见好 ...

一群贼,哭着喊着想要坐牢;一帮警察,出尽狠招,就是不让贼坐牢——也只有在民国乱世,才会有这样的咄咄怪事!
    1948年6月上旬的一天,在重庆城里发生了一起亘古未有的奇异之事。这件事愁坏了警察局长,忙坏了众多警察,也急坏了重庆市法院的院长大人。正在这“孔明摇头,子房无计”之时,幸亏一个在警察局门前摆地摊的补鞋匠及时出面支招,才摆平了这件轰动大重庆,震惊大西南的咄咄怪事。
    这是一个阴沉沉的早晨。重庆警察局的早班值班警长曹小山刚刚到岗,忽闻高墙外人声鼎沸,脚步声嘈杂。曹小山忙奔出去,想看个究竟。
   ...

关中东府渭、华交界处,有条从秦岭峪内流下来的赤水河,上架一座古代石桥。这座桥构造十分独特,是两座石桥叠合而成。上桥九孔,长七十米,两侧护栏雕花刻兽,栩栩如生;下桥却与上桥风格截然相反,用料蛮势,做工粗糙,九个桥孔还有四个深埋泥沙之中,一看就是不入流的角色所造。更叫人惊奇的是,当初造时,两座桥本是相距百丈互不搭界,后来这上游主桥竟一年一年慢慢“走”到下游,与副桥严丝合缝地叠合在一起,成了今天看到的这奇绝一景——“桥上桥”。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清代康熙年间,这赤水河上本没有桥。东来西往的商 ...

清嘉庆年间,有个姓魏的贡生,花去一大半家业,终于买得绵竹知县一职。于是,一上任,他便急急盘算着如何大捞一笔。
    可这绵竹,唯一的财源就是绵竹年画。绵竹年画声名远扬,其精品多被王公大臣竞相收藏。因此魏知县一到任,就四处寻访制作绵竹年画的绝顶高人。
    没两天,还真来了一姓刘的瘦小老头。听说他前年有一张年画竟卖到一千两的天价。
    绵竹年画自古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画师在主人家作画,到晚上收工时,颜料如有少量剩下,一般画师便会用这颜料随便画上几笔,走时带出去换点钱贴补家用。可别小看这随便几笔,若是功 ...

这软软的笔尖,别说人的皮肉,就是一张白纸也划不破的啊!用笔尖破痈,这不纯属玩笑吗?
    西蜀国的孟昶是个皇帝画家,他在皇宫中开有一个画院,为了满足画院画师日常用笔的需求,京城中做笔的高手牛老二就被他下旨召进了皇宫,成了画院御用的第一做笔师。
    这牛老二成了从五品的御用制笔师傅后,自觉高人一等,再也不把过去的穷朋友看在眼里,最后竟一纸休书把老婆刘氏也给休了。刘氏连哭带叫,把跟牛老二磕过头的结拜大哥姜不辣请来评理。别看姜不辣是个专治喉痈的江湖医生,可是他嫉恶如仇,指着忘恩负义的牛老二,劈头就把他 ...

本栏目将邀请多位故事名家,摆摆龙门阵,念念山海经。我们邀请到的第一位名家,就是这位痴迷故事几十年,发表故事近百篇的郁林兴。郁老师是山花奖得主,还是中国民间
    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故事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故事创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他藏着一肚子的好故事要跟大家分享。
    一、阴阳两隔
    在新义村,有个地放叫五墩头,又有人叫作五灯头,但当地既没有土墩石墩,也没有什么别具一格的灯塔,怎么会有这样的地名呢?其实这里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还是在道光年间,新义村的高大年家出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 00:40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