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杨槐镇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罗大,开了间酒坊,弟弟叫罗二,开了间药铺。这兄弟俩的生意都做得不错,也算得上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惜平日里总会为点小事大动干戈,最终弄得兄弟阋墙,妯娌反目。
    这一年兄弟二人眼见生意越做越大,便都产生了另开分号的念头,经过一番考察,最后都不约而同地看上了位于镇十字街口的一所房子。这房子的主人叫韩老五,是个瞎子,一生无儿无女,靠着街坊邻里接济度日。兄弟俩觉得韩老五的房子虽然陈旧,但位置好,四面八方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如果修葺一番再拿来经营,生意一定红火。
 ...

黑风岭山青水秀,是一处风景绝佳的所在。这里虽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但民风淳朴,村子里百十户人家大部分姓刘,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连吵嘴的情况都不多见,很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这天,村里的大平骑着摩托车到镇上购买种子,回来时在进村的路上遇到了一辆抛锚的出租车。大平有些奇怪:这是谁呢?因为从城里到这里坐出租车至少要好几百元,加上这里的路况差,所以还没有小轿车来过这里,连乡长来村里检查工作也只能骑摩托车或是搭乘农用车。谁会大老远的从城里开小车来呢?
    他心里正在嘀咕着,那出租车里走出 ...

引子
    民国元年,清帝退位,全北京城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著名京城小吃——京一处烧卖铺在今天更是热闹非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看皮货商郭家和孔家到底是谁“财过北斗”,谁能够第一个在京一处当“皇帝”!
    这京一处早年间是个十分寒酸的小吃铺,后因得乾隆钦赐了一块“京一处”的金字牌匾,一时间身价倍增,成了京城中有名的餐馆。掌柜的为感念乾隆帝,同时也为提高“京一处”的知名度,特将乾隆爷坐过的那把扶手椅供在了大厅中,下垫黄土,上铺明黄的锦缎,并且焚香供果,以示隆重。及至民国元年,“京一处”传到掌柜 ...

明太祖洪武八年,金州城郊外,一轮冬日淡淡地撒下余晖,一匹探马奔到明军主帅叶旺面前报告军情:“大帅,金州守将姜雄还在城内等待我们的救援,但来犯的纳哈出贼军打算放出城外南边柞河的洪水驱赶我们,使我军不能进城!”
    叶旺哈哈一笑,说:“老夫还不想这么快进城呢!传令全军,后退二十里,回到张王庄,埋锅造饭!”
    这一年,辽东纳哈出贼军率领一万精兵,直扑明朝金州城,在城外叫嚣,要攻进城内,喝令金州守将姜雄打开城门出迎三十里投降。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急命将军叶旺星夜带兵赶赴金州。叶旺带了五千人马风尘仆仆赶来 ...

自古以来,长白山便被百姓推崇为“有神之山”,虔诚祭拜。时值乾隆五年,清廷又将其赐封为存瑞凝祥、列祖龙兴之地,并颁下封山令,严禁周遭山民私自进入,谁敢违反,就地处斩。尽管用刑严酷,可依然有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偷偷潜入。
    这天傍晚,住在黑风屯的山蛤蟆摸进宋老鬼家中,悄声嘀咕说想进趟山。宋老鬼没言语。抓起筷子敲向山蛤蟆的头。意思很明白,官兵把守得紧,即便你再想发财,也不能不要命!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能让私闯长白山者拿命一搏的,便是人参。哪怕进山千回,只要能采到一棵千年老参,那这辈子就 ...

清朝康熙年间,刘慎任江浙督学。这年冬天,他到临州府去督学。临州知府蔡大人设宴款待他。席上有一道清蒸鱼,清香可口,柔嫩滑腻,是他从未尝到过的美味。离席之后,他仍对那鱼香垂涎,就向驿站的驿卒打听。驿卒告诉他,这鱼名叫秋刀鱼,乃是临河特产,但数量极少,且因临河河底乱石密布,下不得网,只能垂钓,那鱼又狡猾,非高手不能得之。
    刘慎就命手下跑到渔具店中,买来了垂钓的一应物什,他则亲手做起了饵料。刘慎本就是垂钓高手,做饵料更是一绝,再狡猾的鱼也会上钩。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刘慎就穿着便装,带着钓 ...

北宋年间,西域李继迁叛乱,由于战事不利,真宗决定临阵换帅,命曹彬为兵马大元帅,赶往西域平叛李继迁……
    一山二虎
    李继迁,鲜卑族人。先祖归顺大唐后,被唐太宗李世民赐为李姓,从此后世代定居在西域。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大宋后,西域各地同样纳入大宋版图。可哪料自宋太宗死后,西域地区实力最强的李继迁部,吞并其他部族后自立为王。真宗大怒,命西域宋军平叛。李继迁依靠自己雄厚的兵力和对地形的熟悉,接连击败几次宋军的进攻后,转守为攻。一时间宋军情况岌岌可危,幸亏宋军中的两员大将高将军和王将军率部奋勇抵抗, ...

枫泾西北出镇区不远有一条黄梁河,江面开阔,水流湍急。离黄梁河桥东不远,有一个土墩露在江心水面中,不管潮涨潮落,土墩总是随水漂浮,既不淹没,又不升高。这神奇的土墩自然有着神奇的来历。
    路上偶遇
    有一个叫圩汇村的地方,村子里住着一位风水先生,名叫袁大年,以看风水测阴阳为业。袁大年本来并无多少名气,后来因为一事,他的名气才突然大了起来。
    就在五年前,有一次袁大年出门在外,办完事往回赶路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赶了上来,主动和他打招呼,二人结伴而行,一路上谈谈说说,还蛮投缘。小伙子得知袁大 ...

清光绪年间,邳北刘家庄有个刘员外,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叫彩凤,年方十七。这彩凤生得蛾眉杏眼,粉面桃腮,针黹女红无所不精,刘员外夫妻俩把女儿当作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一样宠着。
    彩凤年纪也不小了,方圆百里的媒人几乎把刘员外家的门槛都踩平了。彩凤呢,任谁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点头。
    两年过去了,彩凤还是待字闺中。这可急坏了刘员外,夫妻俩一合计,不管彩凤乐不乐意,订个日子,让那些愿意招婿的人都到家中来,他们先挑选,选好再跟女儿说,来个先斩后奏。
    挑来选去,夫妻俩选中了两个人,一个是武官的儿子 ...

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史。这柳“市长”到任之后,大力兴利除弊,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种柑栽柳造林……柳州百姓对他交口称赞。
    这一日,柳宗元一身布衣装束,不带跟班随从,步出州府衙门。他听闻东门附近有一家颇具特色的柳老三螺蛳米粉店,每天顾客盈门,供不应求,便微服私访,一为体察民情,二为一饱口福。
    离东门百十步远的一家店铺门前,高扬着“柳老三螺蛳米粉”的布幌招牌。可是,店门紧闭,并无食客。柳宗元近前一看,门板上贴的《停业告示》让他 ...

珍异馆的来客
    四方街有个“珍异馆”,珍异馆里有个覃老爷,能识四方珍禽异兽,专替那些爱侍弄花草鱼虫的达官贵人掌眼。
    这天,霪雨霏霏,覃老爷像往常一样在珍异馆中坐堂,有个男人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脱掉了淌水的蓑衣,打了一揖说:“久闻覃老爷见多识广,认得四海里的龙王,五岳山上的大鹏,我有件东西,特地登门请您掌眼。”
    覃老爷见他衣着普通,也没往心里去,只说“拿上来吧”。于是,那人就将手伸进了口袋,你猜猜,掏出来的是啥?嗨,一根羽毛!覃老爷接过来一看,却大吃了一惊,那不是一根普通的羽毛,韧性如 ...

民国初年,江南柳庄有个后生叫张小生。他相貌平平,体质羸弱。二十岁那年,看上了同村胡大棒的养女胡丽云。胡丽云姣美端庄,温柔贤惠,对为人正直,聪明过人的张小生也有好感。尽管两人你情我愿,但胡大棒不同意这门婚事,表面上是嫌弃张小生家境贫寒,长相一般,内心却有自己的“小算盘”。
    胡大棒孤身一人,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棍,仗着会几下拳脚,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靠巧取豪夺,偷鸡摸狗混日子。八年前的一个夜晚,他在偷盗王丽云家的耕牛时,被她爹发现。两人搏斗时,竟将她爹一刀捅死。几天后,胡大棒又起淫心,大白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6-3 12:18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