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晚上,王科长刚走进房间,老婆便在他身边坐下,嘟囔着说:“最近电视真没意思,个个频道都在大谈孝道,新闻、电视剧、谈话类节目都是这个主题,甚至连动物世界也在讲孝道。”
    “奇了,真是这样?不会是全国性的孝道国民教育吧?”王科长将信将疑,走到客厅里打开电视机,里面正在播放一部连续剧,名字叫《常回家看看》,果然是讲孝道的,他又调了个频道,是对一个九十岁老人的采访,他接连换了几个节目,竟然真是那样——全都是有关子女应该如何关爱父母的。
    王科长选定一个节目看了起来,镜头里出现了一位白发老人的背 ...

去除“马赛克”的技术还没有出现,但我们依然可以看清那些坏人的真面目。
    最近,刘旺跟别人学习了一门新技术——去除电视录像中的遮蔽码,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电视上打的“马赛克”。学成后,他便在网站上发了个帖子招揽生意,没想到,很快就有人打电话来了。
    打电话的男人操着一口外地口音,他问道:“你真能去掉电视上的‘马赛克’?效果怎么样?保证没问题?那好,你把地址告诉我,我马上就过来。”
    很快,那人便来了,这人是个胖子,乐呵呵的,一脸喜气。他说自己名叫钱顺,接着拿出一盘录像带,问刘旺能不能把里面那 ...

扬州有个富商叫耿德彪,前些日子,出重资将扬州瘦西湖畔的德月楼盘了下来。
    说起这个德月楼,在扬州可谓鼎鼎有名。当年乾隆下江南时,就是在德月楼摆了一桌满汉全席,宴请江浙一带的名绅富贾尝鲜品评,想用这满汉全席与名满天下的淮扬菜,争一个高低。耿德彪买下德月楼也正是这个用意,他想打“御膳”的招牌,在淮扬菜馆林立的瘦西湖畔,另辟蹊径,打出一片江山。
    可是让耿德彪没想到的是,尽管德月楼装修得富丽堂皇,所上菜肴也是玉盘珍馐,但只是热闹了一阵子,就冷清下来。看着生意不好,还大把大把地烧钱,耿德彪心痛不已 ...

抗战时期,各地抗日武装队伍风起云涌,其中有一支队伍的军长名叫于龙飞。这个于龙飞本是穷苦出身,他被当地百姓誉为奇人,是奇人当然有不少奇事,今天就讲讲于龙飞治军奇事中的一件。
    那年,于龙飞的部队驻防河南,与日寇周旋。冬至刚过,便下了一场大雪,于龙飞望着飞雪,突然心血来潮,他转过身子对一个部下说:“张副官,你到一团三营去一趟,叫他们好好练兵。中午你就在那儿吃饭,顺便把他们的饭菜给我捎一份回来。”张副官不解地问:“捎那干啥?”于龙飞不悦地说:“我自有用处,你只管执行就是了。”
    张副官是于龙飞的 ...

清朝康熙年间,江南凤城一带出现了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客人来了,只需躺倒在一张红褐色的木制大床上,然后就有一个身高不到三尺的婴儿跳到床头,一边用他柔嫩的双手抚摸客人头部,一边给客人讲一些天下奇闻官场风波。
    这些婴儿被称为床头婴。他们虽然身材瘦小,手指酷似婴孩,但眼神和脸部却充满沧桑。他们所服侍的对象也很奇怪,街头的苦力、田间的劳力、民间的三教九流闲人骚客,都喜欢到这家床头婴按摩楼来,毕竟,它的价格便宜啊。而床头婴的幕后老板神通广大,究竟是谁,无人知晓,连当地官员也奈何不了。于是,这床头婴的 ...

那天,罗小虎指挥着工人,将几辆卡车开到了一座茂密的山林下。罗小虎走下车,抬头望了望漫山遍野的白杨树。他的鼻子有点酸,刹那间,记忆涌上心头。
    这里是骆驼山,是罗小虎的家乡。5年前,罗小虎离开的时候是个穷光蛋。可现在,他是一家伐木厂的老板,兜里有数不完的钞票。罗小虎曾经发誓,再也不回骆驼山。因为,这里埋葬了他美好的青春。
    可是,罗小虎还是回来了。因为,木材越来越难找了。很多商人都把目光瞄到了小山村。罗小虎深谋远虑,他贿赂了县林业局的几个官员,买下了骆驼山五年的伐木权。罗小虎这次回乡,就是为 ...

做不得的买卖
    一批便宜货
    李强是位个体运输户。这天,他接到朋友程蒙的电话:“你说过臧村的旧电器生意很火,我现在正好有一批进口旧电脑,你帮我运到那里去吧。”
    李强说:“那地方我还是五年前去过,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程蒙说:“这批货便宜得论吨卖,保准没问题,就算放了空,我照样付你运费。”
    五年前,李强到臧村送过一回旧电脑,这一去让他开了眼:这个山肚脐眼里的小村子,竟然是个经营旧电器的大市场,专门收购旧的电脑、电视、冰箱和洗衣机。这些收来的旧货好一点的改头换面,冒充品牌机再低价批 ...

茅家湾是个小山村,坐落在大山岙里,在县级地图上都找不到。不过,几十年前,茅家湾出了个人物,远近闻名。谁?一位草头郎中,名叫茅长根。这茅长根得了高人传授,会一手绝活:十里八乡的,谁家的儿媳妇分娩时要是遇上难产,只要请到茅长根,用几根细细的银针,针到娃出,从不失手,人称茅神针。
    这茅神针不但医术高,人品也好,请他的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当官的还是要饭的,也不论刮风下雨,落雪下冰雹,他都随叫随到。
    这天,茅神针刚从外面出诊回来,还没进家门,便见家门口闹哄哄围着一群人,这才知道自己的儿媳妇已经临 ...

吴港村有一座很古老的小石桥,吴贵平就住在离小石桥不远的地方。这天,他正望着小石桥在发呆,突然看见一大群人朝他家走过来。
    来人中,有村里和镇上的领导,还有市里电视台的记者。吴贵平从没见过这种阵势,紧张得喉咙直打颤:“村、村长,你们这、这是要干啥?”
    村长哈哈一笑,拉住吴贵平的手,又是握又是拍:“老吴啊,这回你可给咱村大大地长脸了,你看,镇长和电视台的同志都来了,专门来报道你的英雄事迹!”
    “英雄事迹?啥英雄事迹?”吴贵平听了仍是一头雾水。
    村长用手点了点吴贵平,说道:“你看你,忘了 ...

马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数千年来,它与人类同生死,共患难,成为人们最忠诚的朋友……
    李强是个哑巴青年,但是哑巴咋啦?他还是跟着一群人到外省打工去了。一年下来,他的勤恳有了收获,四千元钱装在包里,捂着抱着就要回家过年了,李强有个老娘,他想着老娘就高兴异常,是啊,要见到娘了呀!
    李强先搭车到省城的火车站,进火车站时却出了件大事: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的包被人抢了,劫匪一溜烟地跑了,不见踪影,李强追了一阵,到头来还是只能瘫坐在地上大哭一场。周围的人看着问呢,他只能“呀呀”地不知所云,然后就是哭,人 ...

“扬州三把刀”,是民间流传的三项绝技,其中之一就是剃头刀。这其中有规矩—剃头不能超过十刀,多一刀便算不得真正的“三把刀”,而且不能划破一处,若划破一处便出不了师……
    心生怨无奈剃头匠
    福庆哥在扬州城西北角开了间小小的剃头铺子,仗着手中一把灵活无比的剃刀,他和老娘勉强还能混个半饥不饱的。谁知今年夏日扬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大伙肚子都吃不饱了,哪还有心思剃头?一时间福庆哥和老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只得勒紧裤腰带,和大伙一起眼巴巴地等着朝廷发下赈灾粮款来。
    这日,扬州知府吕松仁贴出布告说, ...

无意接镖
    明末年间世道纷乱,替人保镖送货的镖局生意大好,其中又以四方镖局最为出名,因为四方镖局里有个白四方,他是镖局的顶台柱,在他手上从没有失过一趟镖,加上他为人仗义,四方镖局的名声很快就响起来了。
    这天,镖局里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前任知府周大人居然亲自前来托镖!
    一般托镖的,多是普通富裕人家,当官的大爷有权有势,打家劫舍的不会轻易与官府过不去,都是撒撒手当做看不见。
    周大人进镖局后使个眼色,示意跟来的家丁退下,白四方会意:对方有要事相告了!于是也叫手下散去,周大人这才低声讲出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9 11:46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