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刘的算命摊摆在一条小巷子中,他从不像其他神汉那样玩花招,也不给客人摸骨,只是养了一只神鸡。平日,谁要算命,只需用朱砂笔将生辰八字写在黄表纸上,交给瞎子刘就行了。
    瞎子刘接过黄表纸后,用手扶三下鼻梁上的墨镜,再用手指在镜片上抹三下,然后微微一笑,把黄表纸塞进蒙了黑布的鸡笼中。只消一会儿,鸡笼里就会传出尖细的“喔喔”声,其中似有说话的声音,好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般。这些话通常都是指点客人的:何方为吉何方为凶,什么长相的女人能旺夫,什么样的男人会克妻。
    有个不信邪的客人,提着匕首逼瞎子刘 ...

荒郊客栈,重病老人神秘失踪;利令智昏,知府断案忠奸难辨。瘟疫突发,死伤无数,起因尽在那桩——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多年战乱,南京城残破不堪。苏州巨富沈万三慷慨解囊,斥巨资修复半座南京城墙,轰动天下。由此也引起朱元璋不满,以“莫须有”之罪名将沈万三发配云南。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始终不放心,几经考虑还是将沈万三在云南秘密赐死,一家老少全部下狱。
    相传,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无论何物只要放入盆内,都可变成金银。沈万三的巨额财富由此而来……
    1。荒郊客栈
    云南边陲,茶马古道。
    一个 ...

1谁的野种?
    康熙年间,关东腹地有一个叫张庄的大村落,这一天,平静的村子里爆出了一个惊天大丑闻:寡妇张氏的女儿青梅大了肚子!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十里八村。青梅貌美如花,行为举止温柔守礼,那孩子会是谁的野种?
    刚强的张氏倒下了。她20岁守寡,含辛茹苦带大了青梅,最近乡里名流正在联名向朝廷申请替她立贞节牌坊,这可是她多年来的最大心愿,在这节骨眼上女儿出了这等丑事,十足十是在张氏争强好胜的脸上狠狠抽了一个大耳光!
    张氏咽不下这口气,立誓要找出那奸夫泄恨 ...

一、猴戏进宫
    后赵皇帝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继位当上了皇帝。石虎生性残暴,对他身边的人也是想杀就杀、想砍就砍,甚至连几个亲生儿子也不放过。
    这天,石虎在宫中欣赏宫女们的歌舞表演。看着看着,石虎突然就不高兴了,他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整天看这些女人们扭来扭去的,实在是无聊。你们就不能给我找点新鲜的玩意?”这时,大臣郑一农开口说道:“万岁,我曾经在集市上见过有人让训练过的猴子穿上人的衣服表演。那些猴子钻火圈、跳绳子,用刀枪棍棒嬉戏打斗是无所不能。”石虎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致,说:“还有这样的事情 ...

一百根金条都不肯换的一方宝砚,却换了老叫花子的一只破碗。姚翰林到底是眼花了,还是人傻了?
    一、砚丐请进门
    说起旧上海,除了十里洋场的南京路,还有一个热闹的好去处,就是城隍庙。在这里一溜儿金石珠宝、古玩字画店中,有一家叫“歙石斋”的店铺,主营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
    这天一大早,店里门板刚一放下,就有人上门,不过不是客人,而是一群叫花子,打头的是个面如苦瓜、鼠目黄须的老汉,一边敲着一个豁了口的紫铜大碗,一边唱着莲花落:“你家的石头圆又圆,磨成砚池儿就是钱,一天卖它百十个,赏个小钱吃早 ...

一、叫声知府我的儿
    古代,父子同朝为官的不少,但同地为官的罕见。因为,朝廷不允许父子在同地做地方官。
    有一日乾隆爷多喝了几杯,听了大臣和珅的几句话,就下了道圣旨,把一个名叫刘欢喜的凤阳知县提拔到黄州当知府。黄州府下辖九县,其中有个叫黄冈县,县衙设在黄州,跟黄州府衙在同一条街上,还斜对门哩!而坐在黄冈县衙的正是刘欢喜的爹刘正德。
    刘正德知县六十多岁了,是个驼背,走路像在走上坡路,可他虽然为官清廉,却做了二十多年知县,总是原地踏步上不去。这一天,他听说斜对门的府衙有个姓刘的新知府来上任 ...

陈翰林与女儿在祭拜亡妻归来的路上,偶遇了一个在祖母坟前痛哭的男孩。追思亲人而难抑悲泣本不奇怪,奇怪的是那男孩在墓碑前只点了——
    忠孝两全
    明宣德五年,也就是宣宗皇帝登基后的第五个年头,清明节这天,杭州城内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城南凤凰山横卧在钱塘江和西湖之间,背山面水,松柏青翠,一向被视为风水宝地。只见南麓垒垒冢丘绿茵如绒,山道上,尽是带着祭品香烛前来扫墓、缅怀先祖的人们。
    日近中天,上坟人群已将散尽。祭祀中留下的香烛烟雾也渐渐稀淡。
    这时,随着清脆的脚步声响起,从山道弯角处走来两 ...

一、京师神算
    唐敬宗宝历二年春日的一天上午,当朝宰相李逢吉忧心忡忡地上朝。自从太子李湛继位后,压根儿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登基第一天就跑到中和殿和一班太监击球,第二天跑到飞龙院击球,第三天又跑到中和殿大摆宴席,喝得酩酊大醉。李湛将早朝也不放在心上,以至一月之中上朝不到二三次。朝政散乱,宫禁也涣散,竟然发生了闲人闯进宫闱之事。身为当朝宰相,李逢吉多次头叩龙墀、头破血流地向皇帝苦谏,李湛当时很感动,但过后仍是不改。
    李逢吉无奈,又修书请求在地方任职的大臣李德裕相帮。李德裕进献《丹扆箴》六首 ...

一、大动干戈寻木匣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当得知八国联军就要打进北京城后,慈禧太后闻风丧胆,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当他们逃到阳高县时,知县王保举慌忙迎上前接驾。
    慈禧和光绪酒足饭饱后,李莲英把王保举召了来,说:“太后老佛爷有一些十分重要的物品在路上丢失了,按照时间推算,这些物品应该就是在你们阳高县境内丢的。”王保举忙问:“是些什么样的贵重物品,卑职马上派人去查找。”李莲英说:“那些物品装在一个盘凤檀木匣子里,是用上等原料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香巾。你记住,无论如何也要找到!”
    慈禧和光 ...

知府何畏清正廉洁,百姓称他何清天。他有两个得力的幕僚,一个叫张才,一个叫李贤,他俩都是何畏的同窗。
    何畏在京城熬了几年,放了知府的外任后,出重金聘张才、李贤来做幕僚。三人经常日同饮夜同榻亲如兄弟。
    一回何畏陪众官员饮酒,席上夸耀两个幕僚精明强干。众官中有人心怀不轨,故意挑拨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再好的朋友,你也得防一手啊!”
    何畏回来越想越觉得同僚说得有理,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人,万一碰到哪个对头挖墙脚,重金收买他们,他俩能不能坚持操守呢?何畏想试试张才、李贤。黄昏回衙,何畏 ...

一、冤家
    张家湾有这么一对老哥俩,在娘肚子里就是双胞胎,后来都成了家,都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没啥区别,可是到了六十多,黄土没脖子的时候,分出差别来了。这话怎讲?老大的儿子小张在外面偶遇一位江湖郎中,授以岐黄之术,成了名医。这还不要紧,他后来又进了皇宫,给皇帝老儿瞧起病来了。御医可是五品官呐,从此老大成了“张员外”,老二成了“老张头”。
    张员外自从儿子当了官,家业就慢慢大起来。老张头只有几亩薄田,就在河边开了一片荒,想着多块地就多份收入。可当他把地整出来正要种庄稼的时候,张员外来了。他手里 ...

一、皇上得了怪病
    朱元璋虽然做了皇帝,但还是改不了草莽英雄的毛病,就好吃个猪头肉,几乎是顿顿不离。这一天,他大快朵颐之后,就感觉到全身乏力,头昏脑涨。马皇后宣来的御医一看,以为圣上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可是,几服汤药下去,症状不仅没有任何缓解,反而越来越重,头痛欲裂不说,全身骨头关节酸痛不止,特别是双脚、双手的指头如同万针刺髓,碰都碰不得。马皇后连忙又召来太医馆十三科的医师们集体前来寝宫会诊,可医师们一个个都束手无策。
    这一下,就连一向温德贤良的马皇后也禁不住勃然动怒,指着太医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2 05:41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