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一个早上,剑客陆平刚练完剑,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便在他耳边响了起来。不出他所料,来者正是城里武威镖局的大当家宋旋。
    最近几天,两人常常碰面,宋旋的心思陆平是一清二楚的。宋旋见屋里没人,便开门见山道:“陆兄,对付致远镖局的计谋,不知你想得怎样了?要是再拖下去,我武威镖局可真的要没生意了。”
    陆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宋旋引进了卧室,并从床底下取出一把宝剑。宋旋俯身看着剑鞘,不屑道:“光看这剑鞘,不像是什么宝物,陆兄有何见教,不妨直言。”
    陆平笑笑说:“这剑鞘是我自己配的,确实不值 ...

糊涂县令错判两桩小案子,不想竟酿成伤人大案!
    一、大案来了
    天江县县令庞能乃两榜进士出身,颇有抱负,盼望在任时能有大作为。
    可天江县就是个小地方,哪有什么杀人碎尸案要他来审?前些日子确实发生了两件筷子也夹不起来的小案。一件是黑三杀驴扰民案,一件是柳哑巴纵猴袭人案。
    黑三是个驴屠,家住东城,每天干的是手起刀落、刀刀见血的勾当。黑三的邻居刘成将他告到了县衙,原来刘成的媳妇新生了一个胖娃娃,那娃娃竟被黑三的屠驴之声吓得整夜啼哭,面色发青,不思奶水,照这样下去,非出人命不可。
    庞能接 ...

一、惊艳邂逅
    公元498年,南齐皇帝萧鸾病逝,十六岁的太子萧宝卷登基。新皇帝不喜欢见人,不喜欢上殿,不喜欢大臣,总之和朝政有关的事他都不喜欢。动不动就生气,生了气就要杀人。他有一个怪癖,没事就爱捉老鼠,养老鼠。
    大臣一看,这个皇帝不中用啊。既然这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不行我们可就要上了,反正你爹的皇位也是篡来的,大家谁也别客气。于是不少官员开始暗中活动了。
    说也奇怪,萧宝卷似乎能掐会算,先知先觉,谁想篡位造反,他都能预先料到,并且主动出击,把叛党全悉捉拿,然后满门抄斩。半年多的 ...

富者,倾家荡产;官者,机关算尽;国者,王朝崩塌。追根溯源——
    一、珍贵皮褛
    明朝末年,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涿州因处于陇西腹地,很是偏僻,纷扰的形势对这里影响不大。涿州城外的百松山盛产木材。山中有两个林场,分别是袁振清的黑石崖林场和廖无寒的白头山林场。
    两家林场,廖家的稍大。但廖家林场赤鳞松材质却稍逊一筹。所以廖无寒早就对袁家的黑石崖林场垂涎三尺,几次托人想要高价相购,都被袁振清一口回绝。
    黑石崖林场是袁家祖业,袁振清怎舍得卖给廖无寒?
    眼看就到了腊月二十,这天正是袁振清的五十 ...

一泡尿把人送进了大牢,又搞垮了首屈一指的大商号,这是怎样风云诡谲的——
    (一)天价赌局
    三江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在这块肥得流油的地盘上,田家是首屈一指的富庶大户。
    田之豪财大气粗,仰仗的不是千顷良田,而是商号——田记大德布帛庄。莽莽苍苍的关东大地,一年至少有五个月天寒地冻,大雪飘飞,棉帛布匹自然成为不可缺少的紧俏货。因此,田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说句毫不玄乎的话,田之豪指缝里漏的碎银,就足够养活成百上千人。尽管家境殷实,富可敌国,田之豪却从不涉足声色犬马之地,吃喝嫖抽更是与他不沾边 ...

引子
    民国元年,清帝退位,全北京城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著名京城小吃——京一处烧卖铺在今天更是热闹非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看皮货商郭家和孔家到底是谁“财过北斗”,谁能够第一个在京一处当“皇帝”!
    这京一处早年间是个十分寒酸的小吃铺,后因得乾隆钦赐了一块“京一处”的金字牌匾,一时间身价倍增,成了京城中有名的餐馆。掌柜的为感念乾隆帝,同时也为提高“京一处”的知名度,特将乾隆爷坐过的那把扶手椅供在了大厅中,下垫黄土,上铺明黄的锦缎,并且焚香供果,以示隆重。及至民国元年,“京一处”传到掌柜 ...

一方砚台,竟暗藏机关;江山美人,问谁主沉浮?君王胭脂泪,雕手霸王刀!
    (一)月下赏石
    公元964年的中秋月圆之夜,南唐后主李煜斜倚在碧落宫的碧游床前,面前的几案上摆着一块形大如斗、状如葫芦的金星罗纹卵石,他一手捧着晶莹剔透夜光杯、品着甘甜如饴桂花酒,一手轻轻地抚摸着卵石,那温如蓝田玉、滑如女儿面的手感,让他赞叹不已。
    说起这石头,就得从南唐治下徽州的一条山溪说起。这条山溪名曰歙溪,发源于婺源的深山老林之中。由于水流湍急,河中的石头经百万年岁月的侵蚀和冲刷,形成了一块块大小形状不一的卵石 ...

清朝道光年间,江南大湫村有个吴寡妇,因事在杭州逗留半年,交了一个相好。年底,吴寡妇决定回乡一趟,将老家的事做个了结,来年开春再返杭州,与相好团圆。
    吴寡妇在老家时,是颇有口碑的媒婆。这次返乡当然不能白跑,她早已打定主意,要趁回乡之际,做最后一笔生意。
    为此,她专程找到当地一家有名的青楼,向那里的老鸨游说道:“在我老家,有一个大美人,比你这里的花魁漂亮百倍,不知你要不要?”
    老鸨瞟了她一眼,道:“口气这样大,那就请你介绍介绍这位大美人吧。”
    吴寡妇说:“她叫林淑清,黄花大姑娘一个, ...

贞观初年,青州发生了一个案子。一名男子图谋造反,被抓获后,州县官吏以为立功的时刻到了,严刑审问之下,发挥捕风捉影的想像力,顺藤摸瓜,穿衣乱搭,不多时间州县监狱里叛乱分子就人满为患了。这个大案很快就惊动了唐太宗李世民,他命令侍御史崔仁师前往复查。
    这位崔御史干活到是干净利落快,没几天,就锁定了十几名主犯,其它的人则全部宣布无罪,就地释放,之后,他一拍屁股,打道回京了。
    这差不多等于把州县官员们立功的努力全部否定了吧,崔仁师前脚刚走,反映信随后就一封接一封地到了中央。不要说这些人,连李世民 ...

话说民国年间,在大巴山下古驿镇,若论起木工手艺,杨大郎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傲角儿。
    那年月,乡下匠人一般都是走乡串户地找活儿干。杨大郎成名后,十里八乡请他上门做家具的特别多,他技艺精,活计出彩,工钱也公道,主家满意,都是好酒好菜的管够。这也使得杨大郎养成了好吃的刁嘴:他嗜好老家的卤鸡,别人吃这卤鸡,都是拣多肉部位吃,杨大郎却独爱鸡脚,旁人不解,他笑道:“鸡脚嚼起来筋道,熏干卤焖后,真是滋味无穷,哪是柴肉能比的?”
    却说这年秋末,镇东开油坊的陈老财请杨大郎到家里做一套家具,说是次子娶媳妇用 ...

老族长到底是深谋远虑,还是偏心糊涂?唯有深谙官场之道,方可洞悉——
    清顺治十五年,朝廷开科选士。浙江海宁陈氏家族的陈绍尚高中进士,并被皇上钦点为湖州七品知县。
    陈绍尚满心欢喜地向族长陈若水报喜,不料,族长沉思一阵,冷脸问道:“我们陈家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你一定要去做那个小小七品官吗?”这话让陈绍尚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族长为何口出此言。他说道:“举人及第、高中进士、入仕为官,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当年族长您不也是走的这条路吗?”
    陈若水见他这样说,就低头喝茶,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族 ...

死人在地下敲鼓
    刚到南镇落下脚,李晓光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打听鼓王的事。鼓王在南镇算是名人,他家世传的制鼓、击鼓技法无人能敌。鼓王的轶事给南镇的居民们提供了许多谈资,不过大家说得最多的,总是鼓王与外人斗艺,三天三夜没停响,敲坏鼓槌后,鼓王干脆用双手直接击鼓,一直击到血流不止胜了比赛,鼓王名气由此大振。
    南镇的人建议李晓光去找鼓王的后人罗玉奇,此人很好找,每天下午五六点钟,镇子东头街口处,总会有个老头手提酒瓶经过,往镇子外走,他就是罗玉奇。于是李晓光便守在那里,果然发现了罗玉奇,并一直跟着这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 23:23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