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空中突然飘来一只双童风筝。县令许知章见过风筝后不久,就获悉乡绅李闻天暴毙家中,难道这是一只——
    风筝盗命
    烟花三月,正是踏青赏鸢的好时节。这日,周安县令许知章和师爷白先文难得有空,也来到了郊外。站在半山腰,但见各种各样的风筝高空飞舞,争奇斗艳。
    正午时分,两人正要回县衙,西南方向突然飞来一只奇异的风筝。风筝借着高空的大风跑得奇快,不过一眨眼工夫,已经掠过人们的视线。白师爷诧异,尽管时间短,可他却看得很清楚,那是一只双童风筝!童男童女各捧发财树、金元宝,所以这风筝又有别名— ...

一、娶妻先要做名士
    浙江仙居人陈仁玉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读书人,因为其父早年一心只想进士及第,到京城赶考染上了疾病,后来又传染到陈仁玉的母亲,双双去世,因此让他看透了官场和功名,所以在乡试中考得了举人后便再也不考了,只是在家里耕田著书,过着清静无为的日子。
    这天好友于伦从京城临安经商回来,陈仁玉赶去探望,一进于伦家门,就见他正在出神地看着一幅画,一边看还一边叹气。
    陈仁玉凑过去细看,只见画中是一位绝色美女,十七八岁年龄,真可谓是千娇百媚,楚楚动人,把陈仁玉也看呆了。
    于伦转过脸看着陈 ...

一、风雨飘摇
    姨妈的第一个男人,是皤滩镇上吕家大少爷吕凤翔。吕大少爷不是个居家男人,婚后不久,便在广东投身军旅,成了国民革命军的一名年轻军官。老家偌大家业,便全靠姨妈支撑,姨妈是吕家大院一呼百应的当家少奶奶。
    那时,姨妈每次回娘家省亲,总是腰挎“盒子炮”,坐着“东洋马”,前呼后拥,很是威风排场。自小丧父丧母的妈妈和舅舅们能够在乱世长大成人,多亏了姨妈嫁了个好男人,多亏吕家的照应庇护。
    但正所谓福祸相倚,不可测度。这一天,姨妈正在账房和管家核对田租账目,吕家一个常年在外讨账追债的家仆 ...

能言善辩的优旃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但由于他傍上了秦始皇,终使他成为天下辩士的楷模并名垂青史。
    优旃虽是个侏儒,却食量惊人,如果当年有饕餮大赛的话,没准他能摘取“天下第一大胃王”的桂冠。他是一个出生于秦国雍地乡村的苦孩子,九岁时得了一种怪病,从此,身高不长饭量却突飞猛进。当年,一般庄稼汉每顿吃一碗稀粥再加上两块饼也就有七八分饱了,而身材矮小的优旃一顿却至少能吃十碗粥外加六十块饼。家里实在供养不起优旃,便将他送给一个跑码头的杂耍班子。
    班子名“同乐社”,班主叫魏诚,是优旃的姑爹。“ ...

1。文试武考
    北宋开宝八年科举大比。这年,出现了一个极少有的情况,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考官们竟荐举了两位准状元,他们分别是王嗣宗和陈识。状元只有一个,这如何是好?主考官们一时没有了主意,只得如实向宋太祖赵匡胤禀报。
    赵匡胤听了也觉得有些棘手。他沉思良久,然后拍板说:“明天寡人来断定!”赵匡胤有什么奇招妙术?
    次日,主考官宣布,今年考状元破天荒增加一项“殿试”。按赵匡胤的吩咐,两位才子在主考官的引领下,来到了皇城的武殿寺。主考官和两位大才子心中都纳闷:“文状元选拔,皇上为何要在武殿寺开考 ...

刘仁义喜好收藏造价高昂的美女雕塑,这并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他筹谋已久的发财大计……
    1。收藏美人
    清同治十二年,法国人罗氏设氏来到陈州传布天主教,带了一部照相机为教民拍照。当时的陈州人颇为惊奇,认为这是洋鬼子搞的摄人生魂的邪术,不敢领教。继而民智渐开,照过相的人并无异状,便有人跃跃欲试。到了光绪二年,陈州人刘仁义从古都汴梁回陈州,设了一个绘光阁,专门从事照相术。
    刘仁义自幼喜爱绘画,擅长写生,开初在汴京开设了一间画像馆,专替人写生——画肖像。后来开封有了照相馆,他动了心思,便投师学艺, ...

篾匠早在唐朝便是三十六行之一,与木匠、船匠、石匠、泥匠合称五大工匠。
    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途径浙江武义时,随行的三品带刀侍卫鄂容安,将乾隆带到了武义县南部山区大溪口乡山下鲍村。乾隆见此地青山环抱,翠色掩目,赞叹不已。扭头见一家竹器店的门口一老一小两个篾匠在编竹器,乾隆就随手拿起一根竹片询问老者:“此为何物?”
    老蔑匠随口答道:“蔑青。”
    乾隆把“蔑青”听成了“灭清”,浑身一震,强压恼怒,指着另一片篾片问:“那这片又是什么?”
    老蔑匠头也没抬,如实回答:“篾黄。”
    谁 ...

苍生可畏,人命关天。一个冒牌驿丁却靠伪造密函避免了一场战祸,挽救了千余生命……
    (一)碧云岭杀机
    至元二十七年初春的一天午后,年方26岁的谢景行骑着快马刚踏上碧云岭,便听一声刺耳的唿哨响起。
    糟糕,有强人!不等谢景行打马飞逃,就见三个手持弯刀的蒙面强盗从参天古树后冷不丁地蹿出。快马受惊,扬蹄嘶叫,径直将谢景行摔落马下。等他骨碌碌地滚出几丈远想爬起来时,忽觉脖颈一凉。
    是刀架上了吃饭的家什。谢景行顿时吓得六神无主,冷汗迭出:完了,这下小命要交代了。不成,就算死也要死个明白,弄清楚是谁 ...

何元德临死前口不能言,却一直用手指着书匣、碧眼金雕、账本,这三件物品究竟包含了什么意思呢……
    一、江知府游山听传奇
    在清朝乾隆年间,扬州人江洵上任苏北古黄知府。这年仲春,桃红柳绿,江知府在捕快班头赵宝的引领下,骑马来到西郊游玩,不觉来到伏鳌山。翻过伏鳌山山顶,来到南麓眺望,江知府只觉眼前一亮:开阔的山坪上,一塔一阁南北对峙耸立,相距不过二三十丈。北边那阁虽只两层,却建得飞檐翘脊,且地势较高,颇有气势;而那塔建得更奇,砖石结构,高约十余丈,八面七层重檐,塔顶又建有四根松木柱子支撑的小亭, ...

归州黄老三夫妇靠放羊为生,年過半百,膝下无一子半女。
    这天,黄老三来到城外放羊,先是听见天崩地裂的石块碎裂声,接着便听见响亮的婴儿哭声,循声找去,却见一块崩裂的石头旁躺着一个男婴。黄老三见四下无人,心想:难道这婴儿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许是上天见我可怜,专门送给我的子嗣。于是,黄老三把男婴抱回家,取名黄石生。
    黄石生渐渐长大,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串门,没多久,周围几十里地人家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有一天,他又出门去转悠,还没有回家,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来人是邻村陈五。陈五对黄老三说 ...

从前,山东济宁一个村子里,有个姓曹的地主叫曹三金。曹三金家大业大,但日子过得很节俭,一个破底的茶杯,他都能用上好几年不舍得换。
    那年秋天,老天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村子变成了鱼塘,用土挑成的毛坯房被水泡得摇摇欲坠,村民们都不得不往县城逃难。这时候,曹三金犯了难:这村里肯定是住不下去了,可真要去逃难,这偌大的家业要怎么办呢?
    正好县里有一家银号,看到这边发洪水,便收购难民带不走的贵重物件,折换成白银。曹三金听说后,拉了好几辆马车整整运了三天,换了多少真金白银,老百姓们想都不敢想。可这一路 ...

意外得珍宝
    挖出陶都树的人叫龙大,是个盗墓贼,家住城东回龙集。家中只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龙大三十多岁没娶妻,光棍一条。
    龙大盗得陶都树全属偶然。他盗墓有个毛病,专爱给自己挑战,认为人越多的地方越保险。他得知大连丁楼大户的祖上曾中过进士,官至五品,就想趁热闹以戏台做掩护将这家的祖坟盗了。为此,他偷偷观察了一下地形,准备了家伙,等到夜戏过后,便用一把伞遮了自己,开始掘坟盗墓。不想在打通道的时候,竟挖出一座汉墓,意外得了这尊陶都树。
    当然,龙大当初并不知晓这件汉文物的珍贵。他是到古玩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8-6 18:52 , Processed in 1.79687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