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一、急着赶路的贵妇人 大明朝末年的一天清晨,天气有些阴沉,银川驿站的驿卒因为暂时没有公事,都有些打不起精神。 忽然,黄土垫成的大道远处,一辆三匹马拉的豪华马车挟着一团烟尘滚滚而来。从赶车人的服饰来看,车里面的人来头不小。驿卒们都有些犹豫,因为这样的人都是很难应付的,闹不好还要吃点苦头,于是纷纷后退。只有一个叫李鸿基的人迎了上去。因为他前不久送公文运气不好,累死了一匹马,驿丞故意刁难他,让他原价赔偿。一匹马的价钱对于一个每天工资仅有二分银子的驿卒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伺候这样的过路官员或者 ...
1。攒香簸米成恩人 平川镇的人都知道,能够和镇上大财主刘百万搭上话的,只有那个攒香簸米的外地人,因为他是刘家的恩人。 那还是两年前,刘百万的老妈刘老夫人过六十大寿,整个刘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就在众人猜拳行令的时候,门外来了一个攒香簸米的卖艺人。刘老夫人喜欢热闹,再说大寿碰艺人又是喜事儿,于是她就让儿子把那个艺人叫进宅里,让他当众表演攒香簸米。 那个艺人也不客气,跟着刘家下人走进院子,先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便开始了表演。他在院子中间放置好一张高桌,高桌上摆好一条长凳。他取出 ...
(一)役鼠酿灾祸 卧龙山东侧有一道分水岭,岭南的村庄叫周堡,岭北的叫郑家庄。虽说只有一岭之隔,可住在周堡的几十户人家几乎全是经商好手,天上飞的,山上跑的,就连卧龙溪里游的鱼虾,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而翻过分水岭,一踏入郑家庄地界,听到的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番情景:舞枪弄棒,单掌开石,打斗之声不绝于耳。特别是庄内第一大户郑天九家的三个儿子,个个学的都是邪门功夫,出手阴毒,令人胆寒。 这天半夜,月光皎皎,一对年轻男女走出周堡,一前一后走向卧龙溪。小伙子叫周天顺,生性憨厚,平素不怎么 ...
一座诡墓,数不清的珍宝,如何才能成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黑店遭伏 辽金时代的蒙古大草原纷争不断,为抢夺地盘和牲畜,各部落之间动不动就开战,杀个你死我活。这年初春的一天,游牧在博格多兀拉山下、曾经风光显赫的乞颜部也遭了算计——军事首领也速该死了,是被塔塔尔部族的人下毒害死的! 也速该神勇无比,是乞颜部的主心骨。主心骨一死,就如同羊群没了头羊,牧民们四散逃命,就连也速该年仅9岁的儿子铁木真也跑得没了影。与此同时,又一个天大的秘密在草原上传扬开来:也速该南征北战,抢掠到手的财宝不计其数 ...
少年总管 韦公公的病越发重了。皇上先后遣了三个太医过来,都摇摇头走了。作为执掌敬事房二十年的老总管,弥留之际,望着榻前最小的太监小沈子,眼里多了几分怜爱。 他说:“万岁爷亲自派太医来,你道是对我的恩典么?错了。他是怕我乱说话。敬事房是个很奇怪的地方,管着皇上的那档子事。你今年方才十五岁,本本分分做个小太监,也还罢了。只怕,皇上和后妃们都放不过你啊。” 年纪尚幼的小沈子如何听得懂这番云遮雾罩的话,正要细问,韦公公已大去了,他不由哭泣起来,又不敢高声。 小沈子本是民间一位郎中的后人, ...
清朝末年,金堂县白庙村村民吴大明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去镇上找瑞生堂的大夫看了,大夫说可以治,但治这种病需要用人参、鹿茸之类的名贵药材,第一笔医药费就要二十两银子。吴大明家里有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地,一年收的庄稼,除去家里的口粮,再除去苛捐杂税,每年只能换来一二两银子。这些年,他们一家省吃俭用,也只积攒了不到十两银子,故而大夫一说价格,吴大明一家都犯了难。 吴大明不想治了,家里人不肯,纷纷出去借钱,结果借了一圈,也只借到了二两银子,离二十两还差得远呢,吴大明一家人的脸上布满了愁容。 这天, ...
绿羽是只美丽修长的鸟儿,有着红红的喙、碧绿的羽、动听的歌喉。最惊艳的是,绿羽的尾部长着六根长长的如箭矢一样的绿色羽毛,这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命根子,只要拔下这六根羽毛,绿羽也将随之香消玉殒。 可是,即使经过千年修炼,绿羽还是修不成人形,她为此苦恼极了。 这天绿羽正扇动着翅膀飞翔,一低头看到一株高大的菩提树下趺坐着一位大和尚。绿羽一眼瞧出此和尚是位得道高僧,此机缘可遇不可求,她当即收拢羽翅飞落下来,叩倒在大和尚面前,苦苦哀求道:“大师,帮帮我。我已修炼了千年,可为什么仍不能变成人形呢?” ...
清朝乾隆年间,龙城街上新开了一家医馆。行医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外地老头,姓陈,人称陈郎中。他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翠英。开业后,他为人看病开处方,女儿就帮忙配药、收款。 陈郎中医术好,凡是上门求医者,多能药到病除。尤其令人倾倒的是,翠英尽管不施脂粉,身上却总是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味,令每个前来医馆的患者及其陪护家属都能明显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舒坦。既治病又能获得如此美妙的享受,慕名上门求医者与日俱增。时日稍久,人们甚至将翠英与皇宫中的香妃相提并论,称呼其为“香女”。这样一来,某些原 ...
招牌被砸 清朝道光年间,在江南一条药行街上,新开了一家医馆。医馆的主人姓柳名碧窗,从北方远道而来。他年纪轻轻,但据说是太医之后,打出如此响亮的招牌,想必是颇有些功夫。 而在街的另一头,当地的老字号“承暄堂”依然生意兴隆。承暄堂的主人名叫高振衣,已经六十多岁了,是这一带鼎鼎大名的儒医。他当然知道,柳碧窗的医馆近日开张了,有人问他,担不担心从此门庭冷落,无人问津。高振衣总是轻蔑地回答:“你以为医术是打拳吗,越年轻越有力气?柳碧窗不过三十出头,老夫像他那么大时,对于医道才刚刚入门,不是师傅领 ...
一张被PS过的照片,既能让人掉脑袋,也能换来白花花的银子,就看你怎么玩了! 1。祸起相片 光绪三十三年的一天,慈禧闲来无事,在太监李莲英的陪同下到御花园游玩。进入一个小园子,只见几个小太监蹲在花丛后面,正聚精会神看着报纸,根本没发现慈禧的到来。 李莲英沉着脸哼了一声,小太监们发现老佛爷来了,慌忙将报纸藏到身后。“在看什么?”慈禧冷冷地问。小太监颤抖着将报纸递上,慈禧一看,顿时大怒:“这可是真的?”李莲英伸长脖子一瞧,不由大吃一惊——这是份《京华日报》,头条刊登了两广总督岑春煊的相片,他 ...
1。珍妃有喜 光绪二十三年初冬,储秀宫热闹非常。珍妃怀孕了,这个好消息传遍宫中,有人喜有人悲,最开心的莫过于光绪了。大婚多年,有一后二妃的他至今膝下空虚,难免让人说三道四,现在爱妃有孕,怎么能不欣喜异常! 静下来一想,光绪不由得担忧起来,虽然西太后慈禧归政于他,可是二人政见不合,随着他的新政推行,矛盾日深,慈禧时常把气出在珍妃身上,偏偏珍妃这人又性格刚硬,立撑光绪的新政,这让慈禧一直怀恨在心。光绪想到这里打了一个寒战,把珍妃身边的宫女太监叫过来嘱咐了一番。 珍妃身边的大宫女叫灵儿,是 ...
一、画惹龙颜怒 说这段故事,得先说一个人。 雍正年间,有个画家叫黄慎,别号瘿瓢山人。他善画人物,多取材于神仙传说、佛像和士大夫生活,也画樵子、渔翁、纤夫、田父、绩妇、漂母、算命盲叟这些小人物。 话说那年雍正帝要御封一名宫廷画师,同乡雷铉有意举荐。黄慎进京应试,其他人都呈歌功颂德之作,唯独他画了幅《群乞图》,“道旁饿鬼嗤嗟来,摇尾乞怜殊碌碌”,描写的是灾荒年月家乡寿宁桥头饥民惨状。 皇帝龙颜大怒,掷画于地。为此,黄慎还差点儿掉了脑袋。后人分析当时黄慎除有为民请命之心外,可能还怀有出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4 04:1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