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在嘉兴西门外的京杭大运河畔,一字并排矗立着三座宝塔,这就是有着嘉兴古城标志之称的嘉兴三塔。远远看去,三座宝塔浑然一体,巍然耸立,雄震一方。殊不知,嘉兴古城正是因为有了这镇城之宝,才从此走向了繁荣,步入了昌盛。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何因,此宝塔又为什么要三座并列地立在河畔呢?这真是孩子没娘说起来话长,故事还要从古代嘉兴的一种民间水上竞技项目“踏白船”说起。 古代的嘉兴是江南河畔的一座重镇,古称嘉禾。江南河指的就是江南运河,也就是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那时的嘉禾民风淳朴,安居乐业。每到农历三月十 ...
南康有一书生,屡屡参加科举不中,便静下心来习字练画。日久,在当地也有几分名气,但还没成大家,书生只有苦苦钻研,以求有朝一日名满天下。一日,他进黎山拜访了空大师,归来已是暮色黄昏。走至一山崖前,忽见一野兔出现在前面,书生走快它也走快,书生走慢它也走慢。书生甚感奇怪,不觉跟着它来到一个洞穴前,野兔不见了,倒是昏暗中洞口有一位紫衣姑娘正含羞地望着他。书生一愣,猛地站住,揉揉眼睛再看,哪有什么姑娘?咦,地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发光!书生赶紧上前拾起来一看,不由大喜,原来是一支紫毫笔,笔杆为白玉制成,圆润 ...
清道光年间,冀东清河县有个人名叫张方全,曾任过庆州刺史,60岁上告老还乡,在清河县祖籍落河村大兴土木置办田产。张方全为官之时大肆搜刮受贿,因此才有现在鸦飞不过的田宅、贼扛不动的金银山,家中妻妾如云、奴仆成群。 这年,正赶上百年不遇的旱灾,清河境内哀鸿遍野,米贵如金。清河县令多次到张家造访,恳请张方全开粥棚赈济百姓,并说会将张家的义举上报朝廷。张方全心中虽不愿意,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只好开了一个小粥棚,每天稀汤寡水地熬上一锅粥,打发几十人应付了事。 这天,张方全在家中闲得难受,带着那条大黑 ...
清光绪初年,山东大旱,朝廷命户部侍郎额敏父子前去赈灾。没想到,额敏克扣赈灾钱粮,中饱私囊,以致齐鲁大地饿殍遍野,白骨千里。遭此天灾,又遇人祸,顿时流民为患,盗匪四起。那些饱受旱灾之苦的当地官员中,有些有识之士不断把额敏赈灾时贪腐之事上奏朝廷。无奈额敏乃慈禧的娘家远亲,再加上他在朝中树大根深,一直屹立不倒。 监察御史冯皓祖籍就是山东,不由怒火中烧,写了一本万言奏章递到慈禧处,痛陈额敏之事。慈禧看后召见了冯皓和额敏二人,当庭对质。 额敏为官年久,加上辩才出众,把冯皓奏章中所告罪行一一反驳。 ...
清朝康熙年间,山东诸城出了一位名医叫丁华。有一年春天,丁华正在堂内给人看病,忽然来了两名壮汉,进门扔下两个元宝,气势逼人地说:“丁先生,我家主人病了,特来请你速去医治。若医治好了,上千两黄金相赠。赶快跟我们走吧。” 丁华听来者口气强硬,便小心地回道:“二位稍等。我看完这个病人马上就去。但不知你家主人家住哪里?生了什么病?” 两名壮汉道:“不必多问,到时你就知道了。赶快走吧,不然的话,误了我家主人的性命,你我都担待不起。” 丁华行医多年,见来者咄咄逼人,不是善良之辈,只好随手拿了行医 ...
荷花市郊外城乡结合处的公路旁边有家“天虎酒家”,这些年生意做得特别红火,就连城里的达官贵人都经常舍近求远开车光顾。这酒家天天食客爆满,有时还得提前预订席面。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要问这生意火爆的奥妙,只要你一瞧竖在厅堂正中的菜谱牌上的三个大字“蛇鲜吃”,便知道这是一家专门经营山珍的餐馆。再细细瞧下去,还有几行粗黑字体介绍吃法:“一蛇三吃”、“一蛇五吃”、“龙虎斗”、“龙凤呈祥”等等。可谓花样翻新,吃法多种。且不要说品尝,单瞧这菜谱就够你馋涎欲滴。尝过鲜的就更不用说了,有的形容就像吸毒上了瘾,三 ...
一、道士预言 明朝万历年间,永州城里有一位名叫华方的神医,此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虽然来此才五年光景,他的“敬医堂”却成了这里最有名气的医馆。 敬医堂整日来往病人络绎不绝,不管是有钱的乡绅名流还是没钱的乞丐,只要找到华方,他都会尽最大的能力为其诊治。因此,百姓送他一个“慷慨神医”的雅号。 年关临近,华方一盘账,不由得一惊,除去本钱,竟无多少余款。不是敬医堂不盈利,而是华方为人太过慷慨,很多的药钱都赊账在外了。年后敬医堂要修缮,另外还有大批药材要进,考虑一番,华方决定下乡收账。 华 ...
唐朝初年,翠山有个青年名叫陶冕,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却无心功名,整日痴迷音律,靠着祖上留下的家底典当度日,倒也怡然自得。 这天夜间,陶冕正在房里抚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陶冕开门一看,是个相貌平平的红衣女子,端着一些酒菜,未等陶冕开口,女子便笑意盈盈自报家门:“小女名叫红绸,只因被公子的琴音吸引,冒昧前来!”陶冕是性情中人,当下抱拳道:“承蒙小姐错爱,请进来说话!” 红绸倒也不客气,当下与陶冕斟酒对饮。闲聊间,红绸忍不住坐下弹奏了一曲。那琴声宛如天籁,并且越弹越快,仿佛好几双手同时进 ...
早年间,济南城南有户穷人家,老两口去世早,撇下一个抹子(小孩子),才九岁,除了爹娘留下的一间小趴趴屋,再啥也没有了,只好到一个叫刘万槐的大财主家扛小活。邻舍家都知道,这抹子本来有个挺好听的小名叫“来福”,大伙都说,别叫他“来福”啦,就叫他“苦娃”吧。这么着,就真的“苦娃”、“苦娃”地叫开了头。 这一年春天,刘万槐跟苦娃说:“明儿带上够吃七天的糠菜窝窝,到大南山上去给我放牛吧!”他见苦娃不吭气,又垫上了两句,说:“牛肥了还好说,牛瘦了拿你小命来换!”这么着,第二天一大早,苦娃就轰着一大群牛 ...
黄县令刚刚上任,城里最大的绸缎庄就出事儿了:大掌柜刘业生被毒死了。刘业生妻子张氏告发说是小叔刘业丰所为,刘业丰想霸占张氏和绸缎庄,就趁着刘业生重病卧床的机会,毒死了哥哥,让张氏改嫁给他。 人命关天,黄县令不敢怠慢,马上带着一干人等来到“生丰绸缎庄”。绸缎庄已经搭起了灵堂,刘业生就停灵在灵堂前。仵作验尸毕,刘业生果然是中毒而死,毒是一种中草药之毒,常用来毒杀大牲畜体内的寄生虫,人吃了肯定受不了。 黄县令将张氏和“生丰绸缎庄”二掌柜刘业丰带到大堂,问刘业生是怎么中毒死的。张氏哭哭啼啼先回话 ...
清朝顺治年间,有个名叫吴彦芳的人做过一任知县,人称“吴知县”。这吴知县不仅长得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而且学识渊博。吴知县本是当朝第一榜第四名进士,按理说官职应该在知县之上,因为他没及时给吏部送礼,官场上的关节未能疏通,所以只是外放到河南做了个小小的七品知县。 吴知县心胸狭窄,为此很是想不开,郁郁寡欢了很久。在亲友的劝说下,吴知县心情沮丧地走马上任了。上任不久,这天,他在衙门内懒洋洋地处理完公事后,忽然想便衣私访,于是就换掉官服,穿了一身布衣,独自走进市井之中。吴知县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市井 ...
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下江南重镇江宁(南京)。不久,天王洪秀全参照东王杨秀清的建议开设“女科”,招收女子当官,施行男女平等共建天国大业。 这天,东王杨秀清和何震川将军正在厅内谈论为何黄榜贴出后还没有人来报名应考女科,手下来报,说门外有二十多位女子前来报名应试。 闻听有二十多位女子来报名,杨秀清立马来了精神,他带领左正史何震川一起来到前厅,便听得前厅叽叽喳喳语声不断,他抬头望去,五彩缤纷的绣服女子闪耀眼前。 杨秀清坐上厅正中的将军椅,何震川也在旁边椅子上坐下。手下递上空白折子给何震川,他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 10:02 , Processed in 0.32812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