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旅游区的古镇街头,有个盲人正在拉琴卖艺。琴声悠扬动人,听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一曲终了,盲人停手,喝水休息,满意地听着大家往盒子里扔钱的动静。
    也真不巧,这时有个卖二胡的走过,一把二胡顶在腰间,一路走一路表演。大家都回头去看,盲人不高兴了,以为是来抢地盘的,他一改休息十分钟的惯例,拿起二胡又拉起来。那个卖二胡的闻声一愣,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大家这才注意到,这回盲人的琴声有点古怪,听起来十分刺耳。
    这时,那个卖二胡的人看见了盲人,赶紧走上前来,毕恭毕敬地打招呼:“听这位前辈的琴声,和在 ...

民国时期,扬州一带盛行吃河豚宴。为了确保食客的安全,烹饪河豚的厨师们有一条行规:一道河豚菜上来,必须由大厨吃第一口,过半个小时平安无事,客人方能动筷子;若是河豚宴,则大厨必须先把满桌子的河豚菜挨个吃一口。
    当时,在扬州的“满江红”大酒楼里,有位大名鼎鼎的大厨姓王,号称“河豚王”,他烹制河豚的手艺无人能比。这天,扬州大户鞠伟派人来传话,说是过几日要在家中举行寿宴,想请王师傅过去做一桌河豚宴。
    这鞠伟是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鬼子占领扬州的时候,他帮着鬼子做了一大堆坏事,抗战胜利后,又抢着在国 ...

要钱不要命:
    树大招风
    有个叫马三的铁匠,视财如命在乡里是出了名的。十几年来,他靠省吃俭用买了不少地,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财主。
    发家后,马三每天还是早睡早起,亲自带着长工们下地干活。赶着黄牛去犁地时,他还在牛屁股上兜个破布袋接粪,生怕拉在路上。他吃饭也不讲究,长工吃啥他吃啥,吃完后还要把碗舔得像抹布抹过的一样。马三为防贼人打劫,把院墙修得比城墙还高,又搞了个护院队,日夜守卫家园。
    然而树大招风,三十里外有帮土匪,早瞄上了马三。因不好强抢,土匪头子李瘸子想出了一个法子……
    马三有个 ...

中世纪的欧洲,无论高官还是平民,甚至是罪犯,每个人都是很虔诚的教徒。向上帝忏悔乞求原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天,高登神父就碰上了一桩奇特的忏悔。
    忏悔者是个高大的男子,看起来还有点凶相。他来到神父面前,沉重地说:“神父,我有罪,我要向您忏悔。”
    神父安慰他:“我的孩子,每个人生来都有罪,仁慈的主会饶恕你的。”
    男子迟疑着问:“可是,您能保证,今天我所说的,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吗?”
    神父说:“放心吧,你的忏悔只有上帝能知道,主会为你保密的。”
    男子稍稍舒了口气,说:“三年 ...

这一天,夜深了,苍鹰镇西头的“康家佳肴”餐馆正要打烊,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这客人三十多岁,身材瘦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褡裢,里面的东西“叮当”作响,听上去像是金银之物,店老板康荣和老婆伍慧洁忙起身迎客。
    几年前,康荣带着老婆来到苍鹰镇,开起这家餐馆,生意一直不好,勉强度日罢了。上个月,儿子康健呱呱落地,日子就更难过了。今天忽然有贵客光临,他们俩真有点喜出望外。
    很快,伍慧洁为客人端上几样精致的菜肴,还有一大壶烫过的高粱酒。客人拿起筷子,说:“这么晚了不会再有人来,把门闩上吧!”
    伍 ...

飞鸽传信
    朱元璋死后,年幼的朱允继位成为建文帝。没多久,其叔朱棣密谋造反。
    为防走漏消息,朱棣将燕王府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家眷、内侍,外层为仆役、侍卫等,内外之间不得随意联系交谈;同时,派出猎犬日夜巡逻。
    燕王府中,徐妃最得宠,她文武双全,深得朱棣信任。这天,徐妃忽然发现,王府上空有一只白鸽在不断盘旋,她眉头一皱,说:“大王,快命人把白鸽射下来!”
    白鸽很快被乱箭射杀。徐妃亲自检查,发现鸽翅下藏着个小布袋。徐妃说:“王府中肯定出了内奸,想借白鸽把情报送出去。”可伸手一掏,布袋却是 ...

张永亮家境富裕,可他并不开心,因为钱都在搞收藏的妻子手里。前不久,张永亮认识了一个按摩店的小姐,一来二去,情意绵绵,时间久了,两个人竟想将这段婚外情修成正果。张永亮寻思着:如果他向妻子提出离婚,一点钱都得不到,如果她死了呢?那些钱不都是他的了?
    就这样,张永亮杀心顿起。可怎么杀妻子呢?用刀?血溅三尺,他没那个胆。想着想着,他想到了煤气。妻子生性马虎,好几次都是因为看电视,忘了煤气灶上烧的水,水开后溢了出来,把火浇灭了。要不是张永亮及时回来,妻子早就被泄漏出的煤气熏死了。
    张永亮暗暗算计 ...

从前,江边住着一个三口之家。主人姓江,妻子唐氏,女儿叫秀英。他们会种田,能捕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时间过得很快,这天,有人上门来提亲时,江公夫妇才意识到女儿秀英已长大了。
    这晚,江公和唐氏躺在床上谈起了女儿的婚事。唐氏不舍得唯一的女儿出嫁,说要是秀英是个儿子就好了。江公说那简单,我们招个女婿回来就行,秀英长得俊俏,一定能招到一个好女婿回来的。老两口越说越高兴,唐氏问江公想招个什么样的女婿。江公说最好能招一个会打鸟的,江边水鸟这么多,家里再添一个会打鸟的,这样,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能 ...

老刘的单位分管市容市貌。最近,老刘可是遇到了难题。什么难题?清理凤凰大桥下的流浪汉。
    那几个流浪汉把市区凤凰大桥的桥洞当成“家”,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单位也组织清理过几次,可一直都没太见效。昨天,领导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专项清理工作,明确要求节日期间绝不允许再有流浪人员夜宿桥下,这是死命令,谁完不成任务达不到要求,谁就卷铺盖回家。而且还特别强调,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像网上曝光的那些在桥下修水泥锥、设隔离网等措施绝不允许,谁要是因为措施过激弄出了不良新闻,谁就后果自负。
    领导又与各 ...

薛生献宝
    柳贵妃貌若天仙,深得皇帝宠爱。眼下她的寿诞快到了,按惯例,文武百官都得敬献寿礼。
    工部侍郎周文达为官清正,买不起像样的礼物,眼瞅着贵妃的寿诞一天天逼近,他急得团团转。就在这当儿,一个叫薛恺的后生来到了周府。
    薛恺取出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风筝,对周文达说:“如果周大人信得过我,请将这只风筝送进宫去,贵妃娘娘一定会喜欢!”
    周文达把蝴蝶风筝端详了好一会儿,皱着眉说:“这风筝虽然精美,但用料平常,贵妃未必看得上。”
    薛恺却坚持己见,认为贵妃一定会喜欢这份寿礼。周文达觉得蹊跷 ...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巡抚密令他早做安排,不得有半点纰漏。按理说,皇帝巡幸本是一件体面事,却为何让堂堂巡抚要偷偷送信?又让堂堂知府如坐针毡呢?
    这都因去年朝廷给泰安拨下来的二十万两赈灾银。王巡抚和胡知府心知肚明,皇上这次借着东巡泰山的由头,也是要顺便瞧瞧这笔赈灾银用得咋样。那么,这二十万两雪花银哪儿去了?当然是早早进了他们一干官员的腰包里!老百姓连见都没见 ...

明朝末年,蜀地有个叫高升的知县,他有收藏玉器的嗜好,闲暇时,常到县城各玉器店溜达。这天,一个玉器店老板告诉高升:附近的客栈里住进了一个古董贩子,手里有件稀世珍品,开价是五千两银子,问高升想不想开开眼。高升听了心里发痒,便随老板到客栈找到了古董贩子。
    古董贩子鬼鬼祟祟地取出一个紫檀木盒子递给高升,神秘兮兮地说:“这物件叫做‘背背猴’!”
    什么“背背猴”?高升好奇地打开了盒子,一看,他两眼顿时就瞪直了,连喘息的气都不匀了。
    所谓的“背背猴”,就是用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的两只猴子,一只憨态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6-14 03:10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