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宋词三百首

【作品简介】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也题作《蝶恋花·春景》,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描绘晚春的感怀之作。上阕写暮春自然风光,春去夏来,自然界发生了许多变化。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对暮春景色的描述,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下阕写春游途中的见闻和感想: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多情却被无情恼”,寄寓着作者自己的失意。有声有色而又婉媚绰约。
    【原文】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①。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②。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③,多情却被无情恼④。
    【注释】
    ①花褪残红:残花凋谢。褪,脱去,花褪残红即花瓣落尽。白居易《微之宅残牡丹》诗:“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青杏”:未熟的杏子。因颜色青绿,俗称青杏。杏树一般四月萌芽上旬,中旬开花。至五月上旬,杏花凋谢,青杏结于枝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农历)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嘉宾,觥酬交错”。“小”:毛本作“子”。
    ②天涯:指极远的地方。“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③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
    ④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的女子。恼:引起烦恼。
    【翻译】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
    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春天还会到来的)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点评】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然皆苦无证据明示,故今日已不可详考。作为宋词豪放派先驱的苏轼,一生之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派词作,这容易让人误以为苏词尽皆豪放之作,但从苏词的总体来看,其婉约之作反而是占大多数的,此词便是其一。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讲解】
    在一个晚春的日子里,作者外出途中有一段偶然的遭遇,看到了墙里的秋千,听见了姑娘的笑声。这好象一颗石子投入湖水,在作者的思想深处激起了一轮波澜。他颇有所感,便写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是写景。“花褪残红青杏小”,这头一句就很有特色。宋初词人宋祁有一句很著名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写的是淡红色的杏花盛开在校头,呈现出浓郁的春意。相比之下,苏轼笔下的杏树枝头,已经是春意将尽了。那红色的花瓣(残红)已经从枝头脱落(褪)干净,那将要在夏初长大、黄熟的杏子,现在又青又小。作者没有局限于以花开花落表示春色变化的通常手法,而是抓住杏子初结实的特点,别出心裁地点出了春深的时令。接下去两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广阔的画面:那春天渐渐离去,从南方飞回的燕子又出现在低空,盘旋飞掠了。围绕房舍的小河,也呈现出春天特有的碧绿。燕子、绿水、人家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从“枝上柳绵吹又少”一句,可以看到,作者也没有忽略“柳绵”(柳絮)这个春深的又一个标志。称它“柳绵”,使字面显得新鲜,也为了适应声调的要求。作者避开了飞絮满天的一般写法,从枝头着笔,说柳枝上的柳絮已经被风吹入空中,所剩无几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是说在春天滋生的青草,也带来了春深的信息,直到天边(天涯)没有一处不长满了青草。这里称它作“芳草”,增加了美感。这里暗用屈原《离骚》中“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的句意。既然直到天边,没有一处没有芳草,那又何必怀念家乡呢?这里带有作者自己宽解的意味,从这里正透露出作者在长期飘泊的生活中,不免有思乡之感。如果从“花褪残红”中已经透露了作者珍惜春光的心情,那么到了“柳绵吹又少”,特别是从那个“又”字上,我们进一步听到了作者惜春的心声。直到“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感叹,就把他惋惜春光将逝的感情和长期飘泊的感叹更强烈地表现出来了。作者就这样在上片用四组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晚春的自然风光,又赋予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下片从到处都有芳草引起,即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来替自己宽慰。但这些美好的事物正象景色的恼人那样,也不免令人懊恼。“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道”就是道路。在道旁的院墙里,有人在荡秋千。当行人(作者)经过这里,正听到墙里传出阵阵笑声。他听得出,这笑声显然发自荡秋千的女子,而她又该是个“佳人”(漂亮的姑娘)。在古代,青少年女子有在春天荡秋千的风俗,秋千架就搭在院子或花园里。这位行人所碰到的就是这种美好的情景。他深深地为这笑声所吸引,想借这种美好的情景来排遣心头的郁抑。然而,使他扫兴:“笑渐不闻声渐悄。”“悄[qiǎo]”,寂静无声的意思。这时,不仅笑声逐渐听不见(不闻)了,就是墙里佳人发出的荡秋千等等声响也消失了。想来,她已经玩罢秋千回房间里去了吧。而这时的行人呢,却感到“多情却被无情恼”。“恼”是使人懊恼的意思。行人,也就是作者,本来想借美好的事物来排遣郁抑的,这种对墙里佳人的多情,却由于墙里佳人根本看不到墙外行人,因而对墙外行人显得毫无感情,使墙外行人想排遣郁抑的愿望落空,更陷入一种莫名的怅惘之中,这岂不是“多情却被无情恼”了吗!
    这首词从晚春的景色描绘中,从“墙里”“墙外”“多情””无情”这种风趣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从艺术上得到借鉴。原载:《唐宋词选讲》
    【赏析】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正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作者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辛酸和悲哀。据《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1057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诗,最早的词则写于熙宁五年(1072年)。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词》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宋词英译】
    SpringScene(TotheTuneofDielianhua)
    BySuShi
    Theremainingredofflowersfades,
    Youngapricotspeepgreenandsmall.
    Swallowsflitandflytheirway;
    Streamsrunendlesslybeforeth’doors.
    Windblowswillowcatkinsastray,
    Springlivesnotelsewhereatall?!
    Withoutthehedgerunsafootpathway,
    Within,amaidenfairswingsinthecourt.
    WhileIamstrollingdownthealley,
    Herlaughersrisefromacrossthewall.
    Yetthelaughershavesoondiedaway,
    Thetinklingvoicecanbeheardnomore.
    O,mywishfulfondnesshasbutinvited
    Atroubleofunresponsivenessafterall!
    【词牌简介】
    《蝶恋花》,词牌名之一,唐教坊曲,以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其词牌始于宋。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等。双调共六十字,为仄韵七绝两首相合而成,特于第二句加两字为冠,而于第三句亦用韵耳。首句与《临江仙》同,次句上四下五,协仄韵,第一、第五字可平。第三句同第一句。末句平起协仄韵,又与《踏莎行》末句同。后阕全同前阕。
    【格律】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上一个                 下一个
                    收藏收藏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6-17 06: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