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魔女传小说,白发魔女传txt——梁羽生

梁羽生《白发魔女传》读后感·可我不是练霓裳
    说什么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说什么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说什么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我绮年玉貌的时候也曾经为此神伤,你还记得那时我揉碎一朵山花丢下悬崖,向你数说年岁无常。然而到那时我还是只是默然再看了你一眼,然后就此,青丝白发。你知道我一生从学不会后悔,也不懂得回头。
    只是可惜我还是会偶尔失神。只是可惜我还是会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只是可惜我还是会魂颠梦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只是可惜我不是练霓裳。
    我曾经的愿望也很简单,只是想要遇见一个平庸小男人,他欢喜我我不讨厌他,手扯手去图书馆电名人轶事影院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室小公园,买一支雪糕我们抢着吃,分手了扑进好朋友怀里可劲儿涕泪横流。然后沉默低头毕业工作婚姻庸碌一切随缘。或者运气好一直过下来,他偶尔偷吃我也作无事,然后我们退休唠叨忘事拌嘴流口水尿裤子,总之平安至死也可算白头偕老。这有什么不好。可是呢,我他妈偏偏喜欢的是你,可是呢,你他妈偏偏就不喜欢我。这有什么难说。
    所以我不是练霓裳。
    怎么不艳羡练霓裳。纵使一夕白头难道不能算作我和你皓首如新。从此我在天山南峰你在仙葩之侧,纵使相思相忆不相亲,你依然魂牵于斯我依然梦萦于斯。抬首见牵牛织女,斗转星移,日日年年,我知道你仍然是那时眼底一抹笑说“不如就叫霓裳”的少年,那么即使揽镜我也无需自怜了。难道不好。
    只盼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跋山涉水穿越时间,寄一封三年后的情书给你。我不会说什么“昨天晚上我只做了两件事,除了想你,就是呼吸”,也不会说什么“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直白鲜辣的亮一句“我爱你”给你看,你看我如此这般粗俗直接,所以所谓河广,我并无法可航。所谓弱水,我并无法可汲。所以所谓白头如新,于我只会是鸡皮鹤发。只可惜我并不是练霓裳。如此,言罢我也该识趣转身了。你知道我与霓裳唯一的相似便是我也从来不懂得回头。即使我冷的瑟瑟缩缩哆哆嗦嗦一人走回,即使我一直想着风大的时候你也曾把我的拉进你的怀抱,即使我这一路其实还一直幻想你会忽然出现然后从身后抱住我为我暖手,即使我被风吹到眼睛终究还是满目朦胧,即使如此这般,难道你不知道我从来不懂得回头。
    或许优昙花明日便可绽放,只是你我终已老了。

举报

梁羽生《白发魔女传》读后感·为君一夜愁如海,连累人间见白头
    (一)
    有次和一个女生谈论《书剑恩仇录》,她说她最喜欢霍青桐,但很讨厌这本书。想霍青桐与陈家洛确可称天造地设,家世相当,才貌相配,最终未成佳偶,并非由于外界阻力,不过是陈家洛小男人心态作祟,嫌她才干超过自己。似那般可人儿,仿佛集女生向往的美好于一身,美丽、聪明、坚强、能干,却令男人敬谢不敏,剩得一身孤清,怎不令人怜惜。
    可惜,这样的结局是常态。对比之下,《白发魔女传》所写的爱情凄美得犹如神话。
    与霍、陈一对相反,天底下大概再难找到比卓一航与玉罗刹更不般配的情侣了。一个是官家少爷,一个是山野魔女;一个是名门子弟,正派对之寄予厚望,一个却是强盗头子,黑白道闻风色变;一个知书通韵,文武全才,一个只粗晓文墨,好武斗勇。一称侠,一唤魔;无论身份、门户、地位、学识,皆若云泥之比,更何况玉罗刹的武艺比卓一航高出许多,恰犯了女强男弱的大忌。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何止千里,唯一能维系者便只有彼此相爱的心意。这心意的力量如此微弱,连意志亦不能坚持,以至为外力一逼名人轶事,便断送了结庐执手之约;这心意却又如此强大,以至百年一诺,不负心盟。在玉罗刹是爱得热烈恨也热烈,恨爱熔为一体,至死不休。在卓一航是佳人相望不相见,只能夜夜长忆,然而沧桑换尽,风雪相摧,此情绵长不变。
    给最不般配的两人一个最动人的结局,笔下纵容,梁生毕竟心慈。
    而今我已深知,强势的女人难得男人欢心,然而有些傲气终究舍不得抛弃。就像我对玉罗刹的喜爱一如既往;多年后回看卓一航用情深挚,竟有种感激漫上心头,不由得便要原谅他当初的优柔寡决。
    他终究是真心欣赏玉罗刹的。
    (而我,我是迷恋她。)
    爱上她,其实是魔障。他本来可以一生顺遂,做他的武当掌门,娶一个知书达礼的妻子(也许就是师叔的女儿何萼华),生儿育女。未必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至少不怕辱没师门。循规蹈矩,起码无功无过。谁知这一切,因玉罗刹的出现而彻底改变,一颗心如此轻易为她倾倒,竟觉得天下女儿,都如尘土。文雅大方如何萼华者,在他眼底全无颜色。
    他感受到,蕴藏在生命中一种奇异的“光彩”,这种光彩难以描绘、无法复制,他只有在玉罗刹身上可以亲切地感知、引起激动甚至“憎恶”,但就算是憎恶吧,那也是强烈吸引人的。
    透过皮相,他竟是一眼看进了她本质的人。所以他爱上她,并被她所爱,便有了一些微妙的顺理成章。
    (二)
    这桀骜女子,你说她至情率性也好,说她喜怒无常也罢,总之常人难以与之亲近,然而笑骂皆由他,旁人如何看法,她必定是不在乎的。她是世间最自名人轶事由无拘的灵魂,一切人情道理、世俗规范,于她犹如烟云,从不费心入眼。
    她只顺从自己的心意,好胜,所以四处找人比剑;好强,所以招一帮女兵占山为寇;与铁飞龙性情相投,干脆化敌为亲;知道义妹倾心于人,便鲁莽做媒。懂她的人道她率真无伪,心无城府,而在世人眼中,她便是活脱脱一个混世女魔头,但凭喜好行事,豪强蛮横,不问情由。且罢,既凭喜好行事,又怎肯理会世俗眼光?对喜爱在意之人,说话尚可入耳,对不相干之辈,一贯嗤之以鼻,你自骂她心狠手辣,她照样下手不容情;你自惋惜她佳人作贼,她照样谈笑犯强梁;你自鄙夷她恬不知耻,她照样剑闯名山,强会情郎。她活得自我自在,如跳一场恣意飞扬的舞蹈,不须伴舞,也自顾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彩。
    如同梅里美笔下的卡门,火焰般灼人,也火焰般招引飞蛾奔扑。卡门追求爱情的绝对自名人轶事由,而玉罗刹,她甚至不囿于所谓“追求”的规限,她一直在享受,享受个人精神、乃至整个生命的自名人轶事由。
    爱情是生命河里偶现的一颗石子,奇美而嶙峋,她捡拾,被划伤,情愁催老,一夜白头。这是谶语也是象征,宛若凤凰蜕羽,情火哪怕烧尽青丝,烧不断飞鹰畅展的双翅。情伤困不住自名人轶事由之心,她携着恨也记着爱,过寒林漠野,登塞外险峰,弹铗长笑,惊神泣鬼,埋葬了玉罗刹之名,依旧是那自我自在的练霓裳。
    (三)
    如果说,玉罗刹是逃脱了世俗枷锁的“自然人”,那么相对而言,卓一航则是深陷其中的“文明人”。
    他无疑是至诚君子,虽然这守诚之态,无疑也半带有礼教式的虚伪。玉罗刹柔情初动,却正是为此姿态吸引,当中似有微不可辨的细讽存在,难道真的此山望彼山高?当然,玉罗刹之自然魅力对卓一航的吸引更为强烈。文明人欲弃文明社会而归自然,最终难敌强大的文明高名人轶事压,二者互相碰撞,毕竟不能相容,其悲剧几乎是不可免的。
    悲剧的源头,更远非我早年深恨的“郎意难坚”。卓一航之性格,并非肤浅的“懦弱”二字可定,他身上背负的责任太多,而二人相恋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几乎全由他一人承受——套一句现代用语,玉罗刹在体制之外,又生成天地不管的性子,外间恶言恶语,于她根本无关痛痒。卓一航不同,他出身官家,幼承诗书,礼教虽可厌,却已难免深入骨髓。同时受师门恩重,被力举做掌门,突然间要他背恩逆意,更万分艰难。师门与爱侣互为仇敌,两方冲突之下,他夹在中间,等于是正面承受了所有风浪。难悖师长,欲全爱人,所受的心苦,又岂是“左右为难”四字可以尽括。
    不在其位,不知其苦。所以玉罗刹恨情郎辜负,恨得理所当然;然而卓一航强要挣脱桎梏,逐爱而去,更需要莫大的勇气。
    ——说这样的话,便是我已心老了。强烈的爱与强烈的恨,需要太多心力,消耗的是青春。
    六十年,一个守着仙花,信守曾为戏言的承诺;一个守着坚持,坚持不原谅。其实,便原谅了又如何?矫野奔放的傲鹰,渴望飞翔是天性,到底不会放弃自名人轶事由。要驯服她,除非折其翼,不驯服她,随时反被爪伤;纵成鸳侣,怕不也是怨侣!与其磨尽怜爱,不如天涯相望,各自守着一份情心,爱着的,恨着的,念着的,还是当初的对方。
    (四)
    花开花落每凄然。
    一夜倾情,三载相思,六十年守候。若我是卓一航,不知怎生心情。
    人生莫如初相见。
    若我是练霓裳,我宁愿记得的,只在那黄龙洞中,明月峡谷。
    ——优昙花开,你我却终于老了。
    洞仙歌
    霓裳曼舞,笑人间风月。
    一女纵横武林慑。
    剑光寒,俗世谁识胸襟;
    公子顾,此刻两心初契。
    愿能携素手,怎悖师门,心意难坚枉情热。
    静夜苦思君;
    忍负朱颜,伤刹那、凋零华发。
    便不问、优昙几时开;
    但长忆天山,雪深风冽。
    水调歌头
    落落霓裳舞,矫矫识君时。
    笑挑公子情怯,娇睡海棠痴。
    绝岭联锋破阵,明月拈花夜话,历历证心依。
    浊世岂知我,风雪忆仙姿。
    剑光绕,魔女现,唤郎随。
    浮生寄恨,何事偏负结庐期。
    难补情天易老,不解相思如梦,白发换青丝。
    千劫心盟在,一意逐天涯。

举报

《白发魔女传》读后感·梁羽生的反骨和金庸的肋骨
    梁羽生先生在澳洲悉尼去世之后,各大中文媒体报道自然有很多的悼念追忆的文章。但是我常去的论坛上除了对梁先生的尊敬和对自己当年读梁先生小说的追忆之外,却又掀起了一番当年论及金梁二人的瑜亮之争,这次把古龙大侠也拉扯了进来,参与讨论的人是各拥其主,华山论剑,好不热闹。
    我没有参加论战,只在一旁观战,一边看,一边就想起了前一阵子有个朋友在网上发给我一个点击率很高的网络言情小说,我随便翻了翻,不解其意。朋友遂跟我说。他知道男人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小说八个字就可以概括:建功立业,三妻四妾。但是他从没读过女性小说,所以想知道女性小说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起来是个什么套路,我说那你其实直接问我就可以了,女性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套路就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之后,可以三妻四妾可是他偏不,他只爱你一个。
    这话现在说起来蛮戏虐的,但是回想起少年看武侠小说的经历,其实自己也是蛮吃这一套的。作为一个看武侠的女生,当年我自己也是喜欢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多过梁羽生的小说,现在想来,除了那些文笔啊,狷狂的姿态啊之类,无非也是因为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像杨过,令狐冲,小鱼儿,陆小凤这样的男人,征服,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起来要比张丹枫,卓一航这样的男人过瘾得多。但是十几年过去之后,回过头来再看那些故事,才意识到,真正对传统观念有反骨的,可能不是金庸,反倒是梁羽生。《白发魔女传》里,自始至终武功最高强的竟然是个桀骜不驯,一身反骨的女人,而她所爱的卓一航,别说没有建功立业,相反却是那么的优柔寡断,没有大侠气概。《云海玉弓缘》里的厉胜男,梁羽生笔下的又一个女魔头,用一个在人格和精神上完全独立的女人的方式爱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即便是《萍踪侠影录》里柔情似水的古典女子云蕾,她的家国意识,也并非是像黄蓉那样完全来自于对爱人的夫唱妇随。而相比较之下,金庸笔下的女人们,虽然貌似各有特色,但是再武功高强,才貌出众的女人,无非也是依附与某个男人身上的小女人罢了。那些对男主角曾经不好过的女人,是没有一个会得到善终的。不论邪门正派,一统江湖是男人们的事,女人只能通过男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了,除此以外还要加上一条:机缘巧合,不劳而获。
    女人,可以是梁羽生小说里的一根反骨,但却永远是金庸小说里男人的一根肋骨。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我并非喜欢练倪裳或者厉胜男,不过很多年过后,当看清楚一些故事的本质的时候,我也不像当初那么喜欢黄蓉或者赵敏。只是看到很多人说起这些旧故事,又说起梁先生的故事太过刚正,我想说其实每个作家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藩篱。其实金庸写故事才叫老实顺从。以前我见到金庸他老人家八面玲珑的为人处事觉得奇怪,现在也能理解了,文如其人,其实所言不虚。曾经听有男人说梁羽生更像个知识分子,而金庸才是真正的大侠。如果从男人对大侠的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定义来说,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因为梁羽生当年写武侠,既不需要救报纸,也不需要换酒喝,因此虽然始终强调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忠报国,但并不把建功立业当作人生终极目标,对三妻四妾也不津津乐道。到了金庸这里,武侠小说才为满足了广大男性读者的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需求,被定下这种八字方针的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模式的类型来,成为真正的类型小说。这个类型基调的确立,是金庸确立的,也是他发扬光大的,但后人也因此而难以突破。在金庸之后的武侠作者无不是跟着这八字方针的类型走,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只有古龙算是个异数。在古龙死后,武侠小说始终不能够有当年的昌盛也是因为如此。正可谓成也金庸,败也金庸。也许,在很多年以后,我们追根溯源,跃过金庸,重读没有被类型化的梁羽生,才能想起,被大众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之前的江湖,曾经是什么样子的江湖,才会体会到,梁先生小说中的人文情怀和真正具有的现代意义。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3 01:32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