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她站在台上,不时不规律的挥舞著她的双手;仰著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著,眼睛眯成一条线,诡谲的看著台下的学生;偶然她口中也会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麽。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著你,或者拍著手,歪歪斜斜的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黄美廉,一位自小就染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肢体 ...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 ...
曾祖母在世时,曾闹过一个笑话。 有一次,电视里转播一场马拉松比赛,道路两边都是助威的人。曾祖母搬了张椅子坐在大彩电前观看,看了半天,没看明白。 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真可怜。”我觉得十分奇怪,凑到她的耳边问:“谁真可怜?” 曾祖母说:“你看路上这几个人穿着短裤短衫在逃,旁边还有那么多人在骂他们。” 我听了哭笑不得。 多年后我常想起这件事,好像悟到了一些什么。人在这个世上,如果脱离浮华掠影,换一种眼光看待世事,那么许多东西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在一本杂志上还看到十分类似的故事。有一位在西 ...
半个多世纪以前,确切地说,是1945年的春季。在美国,一名华裔木匠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木匠正在赶着做一批板条箱,那是当地教堂用来装衣服运到中国去救助孤儿的。干完活回家的路上,木匠伸手到他的衬衣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他的眼镜不见了。 木匠急得出了一身汗,在脑子里把他这一天做过的事细细地过滤了一遍,最终意识到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眼镜从衬衫口袋里滑落出去,掉进了他正在钉钉子的板条箱里。他又急又恼又无可奈何。 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木匠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吃紧,而那副眼镜就是那天 ...
一个日本人在海上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记者闻讯后便去采访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想英雄却对着镜头无奈地大摇其头。记者让他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说:现在我想起来可真后怕呀!海水那么深,那么凉,那个人又那么重,有一刻我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了,我多么不愿意就这么死了呀。所以,我想在这里告诉你们,我再也不愿意重复这样的人生体验了。从今以后,至少10年间,我决不再下海营救溺水的人--就这样。 金井肇先生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对生命的崇敬使这个人毅然去救助生命;对生命的崇敬又使这个人毅然决定不再去救助生命。这是两种 ...
有一天上网,看到这样一份留言:“老师,我已经工作20年了,中专学历,毕业后一直在一家科研单位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中级农艺师职称。工作一直比较稳定,待遇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在我们内地,也还算是不错的。整体来说,我对这份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去年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单位招聘了两个研究生,他们比我年轻,比我有知识,综合素质都比我高,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压力,觉得自己如果再不努力,就连目前的这个位子也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丢掉。我感到很可怕,我的理想很简单,只求生活安安稳稳就可以了,但现实好像并没有这么简单。我 ...
有这样一个天才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醉如痴。 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作了面包师。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称心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 他完全把面包当作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秘哪些精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 ...
上海郊外的一个豪华别墅小区里,有一位老花匠。老花匠每天种花、浇花、修剪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为之服务的,是这个城市里最有身份和地位的人。那些人腰缠万贯,一呼百应,每天开着轿车往来于城市中心和这个别墅群之间。那些人脚步匆匆,左右着上海前进的步伐。老花匠则不紧不慢,穿梭在花丛之间、树枝之下。他向西装革履、高贵优雅的先生女士们微笑、点头,甚至还和他们打招呼。那些人很有礼貌,对他的问候总是报以矜持的微笑。但老花匠明白,自己和人家永远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不知道那些人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自己只是一个从乡 ...
我和先生在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郊区买了一栋别墅。不久,一个国内来的朋友张铁打来电话,说他开了一家家政公司。我想了想,决定帮他介绍一笔生意:“我的邻居西蒙太太好像缺个钟点工……”顺便把西蒙家的电话也告诉了张铁。 两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法院的信。打开一看,“西蒙太太控诉吴明明泄露她家私人信息,对她造成伤害……”张铁也随即给我打来电话:“你的邻居把我告了,说我打电话骚扰她,要索赔两万欧元。当时西蒙太太问我电话号码哪儿来的,我为了套近乎说是你给的。” 不久,法庭开庭审理我的案件,判决如下:“吴明明泄 ...
詹姆斯·纳斯美瑟少校梦想着在高尔夫球技上突飞猛进——他也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以达到目标。在此之前,他打得和一般在周末才练的人差不多,水准在中下游之间,90杆左右。而他也有7年时间几乎没碰球杆,没踏上果岭。 无疑的,这7年间纳斯美瑟少校一定用了令人惊叹的先进技术来增进他的球技——这个技术人人都可以效法。事实上,在他复出后第一次踏上高尔夫球场,他就打出了叫人惊讶的74杆!他比自己以前打的平均杆数还低20杆,而他已7年未上场!真是难以置信。不只如此,他的身体状况也比7年前好。 纳斯美瑟少校的秘密何在?就在于“ ...
这桩谋杀案很奇特,死者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小镇的人甚至评价他,这辈子都没跟人斗过嘴。 没有仇人,没有妻儿子女,每天本本分分地在不远的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按时上下班,周末去做礼拜,虽然不是有太多人喜欢他,但也从来没有人讨厌他。 没有病史,更不是意外,谁会对这样一个人下狠手,竟然一刀直插进胸膛,毫不留情的手法。 警察调查了小镇所有录像,全是熟人,有一两个陌生人也能提供充分的不在场证据,所以,这是一桩棘手的谋杀案。 电视台天天在报道,小镇居民惶恐不安,警察局压力很大,只好整天跑到死亡现场 ...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麽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麽美,为什麽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麽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而是放下! 冬天来了,小沙弥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的水缸倒扣过来,又跑去问师父:“好好的水,为什麽要倒掉呢?” 师父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冰膨胀,会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师父又吩咐徒弟合力把盆放倒,让树躺下来。小和尚又不解了,急着问:“龙柏好好的,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2 16:06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