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一、边关绝粮 战云笼罩在张北城上空,城里的两万汉军已经绝粮三天。而城外,是虎视眈眈的八万匈奴铁骑,准备把出城的一切生灵撕成粉碎。 一直以来,汉人与匈奴交锋不断,终于到本朝少年天子即位,雄才伟略的他派重兵讨伐匈奴,一气攻陷匈奴地盘七百里,设张北、宣城两城,并迁来内地的汉人开荒种地。 如今已是十年后,匈奴的首领大单于玩了手漂亮的声东击西,先佯攻宣城。当戚将军奉皇命将张北城的七万汉军调走五万支援宣城时,匈奴骑兵却奇迹般出现在张北城下。两万对八万,汉军第一仗就损失惨重,只好闭门不出,靠厚实 ...
早年间,河北柏乡有个村子,村民莫名其妙染上了各种疑难杂病,这些杂病困扰着村民,有的甚至一病不起。 话说村子里住着一个非常懒惰的张姓年轻人,人称“张小懒”。他家从不收拾,衣服一个季节一件,虱子到处都是。但张小懒不在乎,口头禅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还,谁家还没有个虱子?”村子里时疫蔓延,张小懒也不例外,病得比别人还厉害,一张脸蜡黄蜡黄的,没了血色。 这年正月十六一早,张小懒病恹恹地倚在自家墙根抓虱子,街上冷冷清清没几个人。远远地,走来一个道士,东看看、西看看,不知在找什么。张小懒打招 ...
很早时候有座桃花山,山下有一家三口:一对夫妻和婆婆。丈夫叫大牛,妻子叫小西。小西生得眉目俊秀,心灵手巧,心眼儿还特别好。一家人原本好好的,可惜刚成亲没几个月,大牛得了重病,为了给大牛治病,小西跟婆婆省吃俭用,还把家里的牛呀、鸡呀卖个精光,在那灾荒的年月,家徒四壁,连老鼠都不愿来光顾。 入秋以来,婆婆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大牛的病仍不见起色。一天,小西一早去挖野菜,山坡上能吃的野菜几乎已经绝迹了,大家都在找。找了一天,小西空手而归,刚到家,就看到婆婆昏倒在院子里。原来,家里的米缸已经见底了,全 ...
清乾隆年间的一天早上,寿张县苏县令刚吃过早饭,就听县衙外有人击鼓,他匆匆收拾了一下,就急急升堂。 堂下已站着两个满身是土、鼻青脸肿的中年男子,这两人是弟兄两个,都是盐商,这次专从浙江押解一车食盐送往东昌府,而收货人正是东昌府知府刘宏。为了赶时间,兄弟俩星夜兼程,不想昨天子夜时,在寿张县地界一个叫柳树湾的地方,被一伙强人眼睁睁劫走了满车精盐,弟兄二人还被绳捆索绑扔在路旁,今早才被路人解救。 苏县令这下可吃惊不小,这车盐可是送到顶头上司那里去的呀,且两兄弟千里运盐,这眼看就到目的地了,却在 ...
鞑靼犯边,凌霄关岌岌可危,为何转瞬又以大明的全胜速战速决?惊天逆转,玄机尽在—— 一、神弓 明成祖永乐六年(公元1409年),龙千岳镇守凌霄关(今河北的张北大草原附近)。别看老将军时年68岁了,可他一顿饭仍能吃十个大馒头,还能张开昆仑铁胎弓,将裂云箭射入老鹰的眼睛。 凌霄关外乃鞑靼部族的盘踞之地。该部族为元朝从中原溃退后逃到张北草原上的残存势力,其大汗本雅失里,人送绰号血胡狼。 血胡狼当然不甘心被驱一隅的命运,他领着手下时常对凌霄关附近的百姓烧杀抢掠。双方几次交锋,凌霄关人稀兵少,最后 ...
15岁登基的道武帝拓跋珪,饮马北海、虎步中原,可谓风光到了极致。但最终,他却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刺杀。究其原委,只因—— (一)当今皇上是我老子 这年春天,二太子拓跋绍已年满16岁,按说也该成家立业、帮皇帝老爹分忧解难了。要知道,他的老爹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15岁就当了国君,接着率领大军千里袭柔然,渡河灭匈奴,饮马北海,虎步中原,风光不可一世。都说“虎父无犬子”,可令道武帝头疼的是,他这个二儿子却生性无赖,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账主儿。 这天一早,道武帝伸伸懒腰刚起了床,侍卫便急匆匆跑来禀报 ...
不速客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各地盗贼蜂起。在山东清平一带,就出现了一个铁碗帮,领头的是个和尚,人称“花罗汉”,收了百十个徒弟,个个都跟他学会了一身本领,四处打家劫舍。官府剿了几回,没占着半点便宜,知县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被人割了辫子作警告。 花罗汉隔三岔五就派人来清平县要钱要粮,富商们苦不堪言,有的就开始高价聘请武艺高强的保镖护院。 罗松龄是清平首富,铁碗帮自然垂涎三尺,但是始终没有对他下手,罗家院墙高大,家丁众多;而且罗松龄是开镖局发的家,年轻时候凭着一身过硬的弹腿功夫,在江湖上 ...
大好江山,毁于美人倾城一笑。她,真是个祸国殃民的祸水红颜吗? (一)绝色现世 公元前781年,周厉王的儿子宣王驾崩,在母后的竭力扶持下,幽王坐上龙椅,成了大周王朝的“一把手”。可这“一把手”登基时才15岁,正是贪玩的年纪,哪有心思管理劳什子朝政?每次上朝,臣子们一本正经地禀告国事,他则在心里一个劲地抱怨:天天边疆战乱,年年河流泛滥,烦都烦死了,你们就不能给寡人找几个美女来消遣消遣? 周幽王的这番心思一挂上脸,有个臣子的小眼睛便骨碌碌乱转。这个人姓虢名虎,别的能耐没有,看风使舵、拍马溜须的 ...
一、鲍家命案 鲍家在余山县是出了名的富户,当家人鲍少云更是个传奇人物。 这天,鲍少云的一位结拜兄弟陈云易来做客。由于是多年未见的结拜兄弟,鲍少云不仅宴请了十里八乡的乡绅富户,还特意请了余山一带最有名的戏班子前来助兴。 就在戏演到高潮时,鲍少云突然听到身边传来了一声尖叫,转过头来一看,陈云易仰面倒在靠背椅上,在他印堂正中插着一根细细的钢针。 见出了命案,场内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台下的观众潮水般向门口涌去,台上的演员也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纷纷退到了后堂。好在鲍少云是见过世面的人,一面 ...
一、兄弟生隙 明朝景泰年间,大太监刘安挟天子令百官,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当时,在京城地界有两大杂耍班子:曹家班和宋家班。曹家班为首的叫曹老大,依仗自己是刘安刘公公的远房亲戚,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曹老大早将宋家班看成眼中钉,恨不得将其掌门人宋子初碎尸万段,无奈一直找不到借口。 宋子初手下有两大高徒大奎和元华,他们能配合师傅完成独家绝技——生死转盘。这生死转盘可是宋家班独有的压轴节目,每次比拼,曹老大都是输在这上面。 有几次,曹老大想花高价把宋家班两个徒弟挖过来,可大奎和元 ...
民国初年,黄河中下游发生水灾,许多老百姓都背井离乡,逃到外地寻一口饭吃。 其中有一个叫王大虎的,一路乞讨到徐州铜乡附近。正巧遇上李老爷家要造宅子,王大虎赶紧寻上门去。待宅子建完,李老爷见王大虎为人踏实肯干,便想雇他为长工,但王大虎并不同意,只肯做短工,因为他还惦记着老家,想等水灾过后就回去。 一天夜晚,王大虎刚买完东家要的东西,忽然看到有个醉鬼跌进了河里。王大虎立刻跳进河里救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人拖上来,岸边有人认出这人是兽医老陈。不一会儿,得到消息的老陈儿子赶到河边,看到父亲并无大碍 ...
唐懿宗咸通初年,楚州淮阴县内,有两人相邻而居。东邻那人把自己的一张大商号的契据抵押给西邻,借得一千缗钱。约好来年加利钱来赎取契据。到期时,东邻先还了八百缗,并说第二天全部还清后,再取回契据。因为两家人素来交谊很深,而且只隔一两天。东邻认为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就没向对方要八百缗钱的收据。第二天他带足其余的钱来时,西邻竟然昧心不认前账了。东邻就到县衙告状。县里借口没有证据,不肯主持公道。东邻只好告到了楚州府。结果还是这样。 东邻非常气愤,他听说天水人赵和任江阴的县令,根据一句话就能判决案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 17:33 , Processed in 1.37500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