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唐镇县城里有一家大杂货铺子叫作“好利来”,掌柜的姓江,做生意是一把好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卻不想福薄命浅,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临终时,江掌柜拉着才成年的儿子江四海的手,叮嘱他跟着“益四方”的柳掌柜学习做生意。
    江四海虽然聪明伶俐,平时跟着父亲学了不少生意上的技巧,可是独掌门户采购货物还是有点担心拿捏不准,于是听从父亲的遗嘱,主动向柳掌柜讨教。
    “益四方”也是一家大杂货铺子,善于经营的柳掌柜被人送了一个外号“生意精”。柳掌柜和江掌柜是好朋友,自然对江四海照顾有加。到了采购春茶的时 ...

老李在镇上开了一家饭馆,生意还不错。
    这事儿还得追溯到二十年前。当时,老李的妻子嫌老李穷,跟老李离婚了。从此老李就一个人带着儿子四处打工。后来,到了这个小镇,开了这家小饭馆。尽管小镇比较偏僻,但这么多年来,也仅有老李这一家饭馆,生意倒也不错。
    可日子好了,老李的心里却还是愁云笼罩。
    这烦恼来自于小李。小李二十几岁了,话说已成人了却缺乏男子汉该有的责任和担当。老李恨铁不成钢,但也为此而深深内疚着。这些年来,他一心扑在饭馆里,总想着给儿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却忽略了对儿子的教育,才导致儿 ...

灵鸡开嗓
    清朝乾隆年间,德州城里有个叫丁一鸣的穷书生,参加科考屡试不中,为了维持生计,来到城中的贾员外家做工。
    贾员外名叫贾大方,他有良田数千亩,店铺百余家,在德州城里是首屈一指的富豪,但为人却特别吝啬。
    这天早上,贾员外把丁一鸣等人喊过来,说要跟他们签一份雇佣契约。丁一鸣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事先讲好的工钱、伙食以及各种注意事项。有一条与之前不同,做了改动的是每天的开工时间。以往是天未明就开始做工,现在改为鸡叫头遍就起床干活。丁一鸣等人一合计,感觉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于是就签了为期 ...

金角寨位于南北通商要道,常年被一伙强盗占据。这天,大富商沈万三和随从途经此处,便被这伙强盗给拦了下来。
    沈万三一行人被押到大头领金角大王面前,只见金角大王怒目横眉,逼问沈万三:“看来你是个掌柜的,交出银子放你们活路,否则,别怪我这刀下无情。”金角大王边说边掂了掂手里的鬼头刀。
    “别伤害我们家沈老爷!”一个随从朝金角大王喊道。
    “沈老爷?莫非你就是沈万三?”金角大王两眼放光。
    沈万三淡定地点了点头。
    金角大王如获至宝,对着众强盗哈哈大笑起来,说:“咱们弟兄今天是劫到了个聚宝盆啊 ...

清朝道光年间,湖南常德府出了个机智人物叫陈二郎,家住城北柳叶湖大堤下的陈家村,在村里以教书为生。因为他会作对子,又写得一手好字,被人誉为“对子王”“书法家”,在方圆百里很有名气。
    这天,陈二郎听说县城以东的乡下有个赵家村,村子里很多人会对对子,被人叫作“对子村”。可陈二郎不相信,“对子村”的人能对出好对子么?乡巴佬的对子不讲平仄、语言土气的他见得多了,荤的素的胡诌几句开开心可以,但要上台面肯定不行,于是第二天陈二郎就骑头叫驴上了路。走了十多里大路后便进入了乡间小道。陈二郎一边打听“对子村 ...

清朝末年,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晓天镇十分繁华,分别有镇东王少堂和镇西张银山两大财主。晓天镇建在一个大土墩子上面,非常缺水,当地人喝水都要到三里外的小河边打水。王少堂看到这个商机,便花了大价钱在门前打了口深井,并用院墙围住,派专人打水、卖水。因为方便,老百姓纷纷前来排队购买。一时间,王少堂赚得盆满钵盈。
    这日,仆人跑来告诉王少堂:“东家,今天一桶水也没卖出去。”王少堂非常奇怪,拦住街上一个挑水的人便问:“你这是从哪里打来的水?”“张银山家。”“多少钱一担?”“不用钱,自己去打就好了。”
    王少 ...

数百年前,鄂西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解甲归田的员外郎,人称周员外。
    周员外膝下有三子二女。三个儿子均在外地为官,极少回乡;两个女儿都嫁在本地,不时回娘家走动。
    那天是周员外六十五岁寿辰,女儿女婿们按照惯例,早早前来拜寿。周员外的大女婿秉承祖业,家境优越;小女婿却是一介布衣,生活捉襟见肘。
    虽然两个女婿有穷富之别,但周员外很开明,并未有嫌贫爱富之举。可这次,就在两个女婿拜寿的时候,周员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当大女婿财大气粗地献上黄金浇铸的生肖马时,周员外眉开眼笑,这匹拳头大小的生肖马,两个 ...

江南泾县城里,有位书生名叫杨学勤。这天鸡叫四遍之时,他起了床,打开自家的大门,准备在门前的空地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读书习文。
    刚要跨出门槛,杨学勤忽然看见门槛上放着一个白色的东西,他拾起那个东西,借着屋内的灯光细看,竟是一尊玉佛,有拳头般大小。
    杨学勤心想:这玉佛是谁的呢?怎么会丢在我家的门槛上?丢失玉佛的人现在一定很着急吧?不行,我一定要找到它的主人,物归原主。
    天渐渐亮了,杨学勤吃过早饭便出了门,急匆匆地向程记绸缎铺走去。程记绸缎铺的主人程掌柜是泾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富户,杨学勤的 ...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日渐强大,成为雄踞北方的一个大国。这一年,老可汗病逝,其子豆伦即位。豆伦年少,国相铎铎辅政。
    然而在这表面的稳定下,高成王却在秘密策划谋反。高成王是豆伦的亲叔叔,天生神力,尤善骑射,双臂膂力过人,能拉开强弓硬弩。不过他脾气暴躁,目中无人,老可汗在位时还收敛几分,现在根本没有把新可汗放在眼里,日夜想找机会取代豆伦,登上可汗之位。
    在高成王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杀掉豆伦,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一来是禁卫军守备森严,更重要的是豆伦身上穿着一套护身宝甲,叫护王甲。据说 ...

嘉庆年间,有个叫陆云山的举人。这年他赴京参加会试,走到一个叫桃花坞的峡谷时,天上下起了小雨,因为雨后路滑,又着急赶路,他一脚踏空摔落谷底,顿时不省人事……
    醒来后,陆云山发现他的一条腿已经用竹子固定好了,原来是一个姓黄的老汉救了他。几天后,陆云山已能下地行走,黄老汉兴奋地跑进来,说要带他去看一样东西。陆云山跟黄老汉来到一个宽敞的房间,只见墙上悬挂着几幅水墨画,正是陆云山本人的画作,让他惊讶的是每幅画的下面各摆着一个盆栽,那盆里的小树虬枝细蔓,造型正和画中的一模一样。
    陆云山没想到黄老汉 ...

刘双林是个进京赶考的书生,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离京城越来越近了。这天中午,刘双林来到一个叫樟树村的村庄,疲惫至极的他听人说樟树村酿的酒十分有名,加之快到天子脚下心情轻松,当即在一家小酒馆里要了一壶酒,就着上好的牛肉吃喝起来。
    这儿的酒果然名不虚传,入口醇厚香滑,刘双林一时兴起,喝了一杯又一杯,当离开村子时已是脚步踉跄。村口有棵遮天蔽日的大樟树,想必这就是村名的由来了。又走了不知多长时间,酒劲如涨潮般一波又一波袭来,刘双林再也撑不住了,一头倒在路旁的草窝中呼呼大睡起来。
    等再睁 ...

清朝中期,江南才子林妙手以卖文为生,他写的传奇话本深受老百姓喜爱,他也因此获得不菲的收入。但是,令他头疼的是,书市上盗版横行,疯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市场上林妙手的书,有一大半是盗版。
    林妙手为了打击盗版商,多次到杭州府击鼓上诉,杭州府也督促下面州县衙门极力配合巡查,但是收效甚微。关键是盗版商多如牛毛,林妙手精力有限,搜集到的线索不多,而衙门只根据证据抓人,不负责搜集线索。所以,常常是这个县抓了一个,形势好了一点,那个州又开始猖獗,弄得林妙手各个州县跑来跑去,舟车劳顿,苦不堪言。
    而今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4 04:15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