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山西、河北交界一带,有个开车马店的掌柜,姓刘,人送外号“棉花嘴”。
    你别看这个人见人三分笑,做起事来,荞麦皮也能榨出油来。住过他店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再来住第二次的。
    这一天,刘掌柜的店里“叽里咕噜”赶进四辆大车,车刚停稳,为首的一个黑大个子就冲着柜房直吆喝:“店掌柜的在哪儿,出来招呼客人喽,俺们要住店,快着点,把爷爷都快冻死了!”
    客人本来就少,刘掌柜穿着厚棉衣,正躺在柜房里打盹,听见有人高声大嗓地喊,赶紧跑出来招呼,安排这些人住下。
    冬天的天黑得就是快,刚吃过饭,便到 ...

鼎州市东郊乡赵家村的赵梅生和媳妇翠喜有个女儿叫赵碧玉。赵碧玉不仅长得俊俏,还能吹一管好箫。她吹的曲儿能喜能忧,还能学鸟鸣、鸡叫、流水声、风声,太神奇了。
    赵梅生年轻时是村里卫生所的医生,后来离开村卫生所在家里当起了“土郎中”。由于他有初中文化底子,肯钻研,又有好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临诊经验,来他家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大都药到病除。“土郎中”的大名因此传遍了四里八乡。
    春去秋来,赵碧玉高考这年差几分没过录取线而名落孙山,爹想让她复读一年后再考,可赵碧玉不愿意,说舍不得离开爹娘,想跟爹 ...

吏部尚书金盛是个十足的奸臣。尽管他掌握着朝中官员的升降大权,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却并不满足,一直觊觎着宰相的高位,希望手中能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因此,他认定薛宰相是他往上爬的挡路石,成天想着怎么把薛宰相搞垮。他心怀着这样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虽然平日往宰相府跑得很勤,一副极力巴结的模样,但暗地里却总是想尽千方百计陷害对方。
    薛宰相有个八岁的孙子,大名薛登,很受薛宰相喜爱,经常在他身边玩闹。金盛每回上宰相府都能见到薛登。
    有一天,金盛退朝出宫时,看到薛登正与一群孩子在皇宫门外玩耍。他 ...

很久以前,在现在的大龙一带,有一条大水沟,自西向东流,水流清清。大沟两岸,有几个人合抱不住的大樟树、松树,如水桶般粗的鸡血藤、青葛藤,混杂生长。到处是藤藤树树,树树藤藤,天看不见地,地看不见天。这一带,草丛中藏着老虎,山崖上跳着猿猴,树林中跑着山猪。这里的人,刀耕火种,半耕半猎。
    人群中,有一个青年名叫红河,他胆大过人,力大过神。他以打猎为生,每日踏着横跨大沟南北两岸像水桶一样粗的一条青葛藤,来回穿行。这条青葛藤生在南岸,攀上一棵老樟树,沿着粗大的树枝攀缘到沟心,垂下水面数丈,又攀上长在 ...

张显宗是海曲县张家村的一个财主。海曲县靠海,盛产海鲜。张显宗就是靠贩卖海鲜起家,他有几支马队,每天往内陆的省份贩卖海鲜。海曲县离那些地方足有千里之遥,还要跋山涉水,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不太平的年景,还常常遇到山贼或土匪劫道,血本无归还是其次,有时连人也一块被害。但是老话说富贵险中求,正因为这贩卖海鲜的生意危险性极大,干的人少,所以利润相当可观,张显宗干了十几年,就积累了万贯家财。他虽然很富有,却不像有些财主那样,待人刻薄,视钱如命。张显宗性格豪爽,喜欢交朋友,别人有什么难事求他,他都会慷慨解 ...

清朝年间,每逢冬季,松花江畔的居民就会举办冰雕大赛。若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夺得“冰雕王”的桂冠,就能收获丰厚的赏银。今年更有额外奖赏,因为大赛兴办了多年,早已声名远播,连京城的皇帝也听说了此事,特派大臣前来督赛,获奖者将会被选送入宫,为皇室效命。此外,本地富户张青柏也对外宣称,要招赘一个德艺双馨的冰雕师做上门女婿,谁能在大赛中胜出,并成功入选皇家匠师,就可迎娶他的千金。
    赛前遴选之日,当所有参赛者将自己的作品呈交台上时,立刻引来一片惊叹声!这些冰雕不乏上乘之作,其中,一尊名为“彩凤朝阳” ...

从前,大韩村村东头住着一户丁姓人家,男人二十多岁时害病死了,只留下寡妇丁黄氏带着五岁的儿子丁武过日子。
    看到丁黄氏一个寡妇人家带着儿子过生活不容易,村里人不时周济他们。可丁黄氏对儿子的溺爱却超乎村里人的想象。
    丁武六岁那年,看到邻居家的饭好吃,不是上邻居家讨要,而是趁大人不注意,从邻居家三岁的孩子手中夺过饭碗,一口气吃了个精光。发生这样的事,丁黄氏没有去管教儿子,而是跑到邻居家磕头如捣蒜,把额头碰得乌青,让邻居不要追究。这本来不是大事,邻居一家尴尬不已,自然不再追究。
    之后,凡丁武 ...

贺大和贺二经营着父亲留下的粮栈,哥俩年轻没经验,生意不温不火。
    这天刚开门,进来一个老人,他掏出四文钱说:“卖粮食的,拿俩火烧。”贺二一听气乐了:这批发稻谷杂粮的店里,哪有火烧?
    贺大见老人眼睛不好,动了恻隐之心,拦住要赶人的弟弟,给老人找了个座,一看他的钱有两文还是假的,又添了十二文钱,让伙计去买四个肉火烧外带一碗粥。
    哪知老人吃完还挑刺:“这儿够肃静的,没我都开不了张吧?”说着他一招手,“近前来,我教你几招。”大伙儿气得都不理他,贺大没生气,权当哄老人高兴。老人在他耳边说:“别 ...

乌蒙府兴隆街的李员外是个茶商,他开有一间茶铺叫鑫鑫茶行。李员外有一个儿子,名叫李子翔。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员外突然得了急病,临终前把茶铺交给了儿子,并一再叮嘱,一定要好好地经营,不能让茶铺毁在他的手里。
    可是李子翔只会品茶,对经商一窍不通,没几年他就把万贯家财挥霍一空,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只好把房屋和茶铺都抵押给债主。李子翔没有什么其他谋生的技能,只好对妻子说:“我已经没有能力养活你,没办法,你去另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妻子哭着离开了,而李子翔则到处流浪乞讨度日。
    这天,李子翔流浪到春城 ...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琴溪镇上有一家鲁记酒楼,老板姓鲁。在鲁记酒楼的东面,有一家林记酒坊,老板姓林。鲁老板与林老板作为一对邻居,多年来,不但毫无情谊可言,还一直瞅对方不顺眼。
    这年三月的一天,鲁老板请来了几个工匠,准备在鲁记酒楼后院的一块空地上盖一间仓房。正忙活着,林老板忽然走了过来,拦住了工匠们。鲁老板奇怪道:“林老板,这些工匠正忙着盖房子,你拦住他们干什么?”林老板用手一指:“这仓房我能让你盖吗?你看……”鲁老板顺着林老板手指的方向一看,心中顿时明白了。
    原来,紧挨着那块空地有林家的一 ...

这年,山东闹饥荒,胶东地区最为严重,一时间盗贼四起,民不聊生,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更加如坐针毡,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财产,纷纷重金聘请看家护院的高手。
    小老头孙在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因为智勇双全兼有一身好武艺,被那些大户人家竞相聘为护院武师。孙在有一个女儿名叫霞姑,长得虎背熊腰,颇有男子相,看上去有一股憨劲儿。
    父女二人为大户人家看家护院尽职尽责,承担着不少的风险。不过凭着孙在的名头,那些盗匪对孙在都颇为忌惮,知道这个小老头不好对付,所以都尽量躲着。只有独 ...

清末年初,融城望河街上有间小小的中医诊堂,坐堂大夫是位盲人,叫李进光。进光的父亲是融城小有名气的中医。进光小时候就随父亲学医,他虽双目失明,却十分聪慧,每次遇到熟悉的病人,父亲就让他先试诊。每当小进光有模有样地端坐着把脉时,病人就会呵呵地笑问:“进光,说说看,我得了什么病?”
    几年后,一些老主顾进诊堂门就先喊:“进光,来帮我把把脉。”进光就摸索着坐上父亲那张老旧的圈椅,拉过病人的手,手指按在脉上,沉思一会儿,再询问几句,便说道:“开两服药试试。”然后进光霍地起身,摸到药柜前,摊开几张粗纸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3 20:57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