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于1920年曾来过中国。可到中国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后,他拒绝任何报人的采访,一家对此很不满意的日本报刊谎登了罗素已去世的消息,后虽交涉,他们仍不愿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国的路上,罗素取道日本,这家报社又设法采访他。作为报复,罗素让他的秘书给每个记者分发印好的字条,纸上写着:
    “由于罗素先生已死,他无法接受采访。”

哲学家尼采对女性特别仇视,他一生不接触女人,曾经这样说过:“男子应受战争的训练,女子则应受再创造战士的训练。”又说:“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可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尼采的哲学极为不满,挖苦他说:“十个女人,有九个女人会使他把鞭子丢掉的,因为他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要避开女人啊!”

施莱艾尔马赫,德国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神职工作做得尤其出色。有人称颂他和他的布道具有少有的广泛性,他的教义宣讲能吸引社会各个阶层的广大听众,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妇女和各级官员。
    对此,施莱艾尔马赫解释说:“我的听众确实由学生、妇女和官员组成,学生们来是为了听我讲道,女人们来是为了看学生,而官员们来则是为了看女人。”

德国哲学家A·叔本华某年住在法兰克福的旅馆出租套房里。紧靠旅馆有一家小饭馆,他常去那里吃饭,那也是英国军事人员常去的地方。
    一个饭店侍从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
    每次饭前,叔本华总要把一枚金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饭后又把金币收回自己的口袋里。
    有一天,这位侍从忍不住问这位哲学家在干什么。叔本华解释说:他每天在心里与那些军官们打赌,只要他们哪一天会除了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还能谈点别的话题,我就把金币放进教学的施舍箱去。

庇希特拉图是希腊有名的哲学家;
    人们问他:“真理在哪里?”
    庇希特拉图说:“还要说吗?真理无所不在。”

有人问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哲学家回答说。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家中。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柏拉图说:“这倒是真的,可是我得到了更大的荣耀。”

古希腊时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智者和名人、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雄辩家和演说家。狄摩西斯就是一颗灿烂星辰,和他匹敌的另一个雅典人是福西昂将军。他俩不仅才气相当,辩力相当,而且所持论点总是相左。因此,他们的遭遇总能给人带来智慧的享受。
    一次,两入争得不可开交,狄摩西斯批评福西昂说:“无论何时,只要当雅典人怒火中烧时就会杀掉你。”
    福西昂则说:“可一旦他们头脑冷静时,就会对你绝不客气。”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从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休谟去逝前不久还出席过一次晚宴。宴会上一个客人抱怨世界充满了敌意,人跟人之间的对立太深了。
    老哲学家颇不以为然。“不,并非如你所说。”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看,我以前写过能引起敌意的各种题目。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宗教的,可除了辉格党人、托利党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却没有任何敌人。”

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也是一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晚年退休后,每年还能拿到1000英镑的退休金和印书稿费。
    他在爱丁堡图书馆做管理员时写的《大不列颠史》是一本重印多次的畅销书。周围的人劝他再写续集,一直写到当代。哲学家摊开两手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懒了,太富了。”

英国哲学家、诗人贝恩斯在泰晤士河上看见一个富翁被人从河里救了起来。那个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富翁的穷人,竟只得到一个铜元的报酬。围观的人被这富翁的吝啬激怒了,要把他再扔到河里去。
    这时,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说:“放了这位先生吧,他十分了解自己的价值!”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6-15 12:59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