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在线阅读,成吉思汗的一生

第51章进逼中原
    成吉思汗消除了各部落中残存的反抗企图,成了组成今日之外蒙的广大蒙古领土的主宰。现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和泰加森林中的狩猎部都只承认一个主人:即成吉思汗;也只承认一面共同的旗帜:秃黑。据说,这面大旗上附有军队的守护神。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各部落,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以后,便率领这些业已统一起来的部落南下向中原进攻了。
    在当时的中国境内至少有三个王国各自为政。当时统治中国北部的是两个“蛮人”政权。这两个“蛮人”政权占据的地盘并不一样大。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早在此一个世纪以前就已被来自满洲的属于通古斯——满语族的民族占领了。这个民族名叫女真族,是今满族的祖先。他们占领中国北部大部地区以后,建立了一个王国,其国号借用汉字为“金”,国王称“金王”,定都中都(今北京)。金王坐镇北京,从那里统治着黄河流域最富饶的各省,即统治着从陕西和山西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到滨海冲积大平原的广大地面。中国北部没有被金国统治的地区是今之甘肃省,贺兰山地区和黄河大拐弯处的鄂尔多斯草原(河套地区)。这些地区是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成吉思汗南侵以前两个世纪时,与藏族有亲缘关系的唐兀惕人占领了甘肃、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多少带有中国色彩的国家,其国号借用汉字为“西夏”。
    成吉思汗南攻的战争是从进攻唐兀惕王国(或日西夏)开始的。他于公元1205年,1207年和1209年先后三次率兵蹂名人轶事躏西夏。
    从蒙古的心脏地区上土拉河流域到唐兀惕首都兴庆,至今尚存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由北而南,纵穿戈壁滩。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任何要塞足以构成蒙古军队进军的障碍。格列纳尔曾这样记述戈壁滩的风貌:在戈壁滩,砾石、沙和粘土构成坚硬而平坦的地面,活像一片跑马场。在这片干旱的平野上,只有浅灰色的蒿属植物和芬尾等植物。贫瘠的土层上时而可见一些浅草,这种草从7月份起就开始枯黄,形成一片片黄色的浅草地。这时,远远看去,但见一片黄褐色的地面,几乎分不清哪里是浅草地,哪里是没有长草的光秃秃的地面。在天气晴朗的白天,整个这一片地面又呈观出一片灰白,微尘飘浮弥漫于低空,同灰白色的地面一起构成一片迷茫模糊的世界。只有在清晨,天空才逐渐明朗起来:先是浅蓝,渐而呈现出深蓝,最后是一片光明,只有远方有淡淡的雾霭。这时,地面上则呈一片赭石色,在这片赭石色的平野上,各种物体清晰可辨:这里有一块岩石,那里有几个帐篷;这里有一群马匹或羚羊,那里又有一支骆驼商队;骆驼商队绕一个土丘运动着,商队前面走着一个人,高高的帽子,宽大的靴子,步履轻健。在这些土丘、岩石块、动物和人的身影的烘托下,赭石色的背景显得格外分明。马匹,骆驼和车辆可以在这片到处无路但又到处是路的广阔土地上通行无阻,顺利前进,任其纵横。在这片表面干旱的土地上行走,牲畜断绝草料和饮水的日子是不多的。当然,在这方圆七百公里的地面的中心地带,很少有流水。但只要挥锹挖掘,就可以找到水。在有的地方只要挖两三米深,在另一些地方甚至只要挖两尺深,清澈的地下水就会冒出来,供人畜饮用。
    当时,每年(几乎是每年)秋高气爽之际,“马匹肥壮之时”,蒙古人马便成群结队,长驱南下,顺利通过荒凉的戈壁滩,来到今甘肃一带乡村劫掠一番。一出戈壁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遍布甘肃省的大小绿洲。对于漠北牧民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绿洲简直是一些出人意料的乐土和富庶之地。在这些绿洲的周围,到处是婀娜多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的杨树,果实累累的果园,水草丰美的草地,麦浪翻滚的麦地,丰收在望的庄稼。从甘肃地区往东,是河套地区。蒙古人来到这里,认识了黄河。黄河的这一部分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它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就像一个外国人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迷了路,徘徊于荒僻的原野上一样。黄河在这里划了一个半圆,把河套平原同河套以外的草原分开了。在这里,有黄色的沙丘,盐碱地,布满淡水坑和咸水塘的收场,稠密的荆棘丛。蒙古人对这一切当然早已司空见惯。
    西夏的首都兴庆位于黄河畔,贺兰山与鄂尔多斯草原之间。这是一片绿洲,勤劳的人民在这里修建了布局巧妙的灌溉网。此外,这里还是重要的商业区。马可。波罗曾记述过这里的驼毛纺织业和毛织品出口的情况。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定居人民的文明。此外,西夏的这个首都还是一个中国式的要塞。在这个防守坚固的要塞面前,蒙古骑兵感到无能为力,无力进行有效的包围和占领,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有效的攻坚工具。成吉思汗不愧是一个天才,眼见强攻不下这座城池,便心生一计,命令掘开河堤,使河水改道,企图淹没而后占领西夏首都。然而,由于没有工程师,此计归于失败。
    此时,唐兀惕人也已精疲力竭。位于西夏王国中心地区的各个绿洲,就像从中国到伊朗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城市一样,人们全靠经商为生。然而,战争阻碍了商业往来,因而这些地方的靠经商为生的唐兀惕人纷纷破产了。在这种情况下,西夏王决定同意蒙古国充当西夏的宗主国,西夏为蒙古国的藩属。就在这一年(公元1209年),西夏王把亲生爱女之一献给成吉思汗(在蒙古人眼中,西夏的姑娘都是非常美丽的),同时献上大批贡品,主要是大批骆驼。马可。波罗曾赞扬说,甘肃的白毛骆驼是中亚地区最漂亮的骆驼。

举报

第52章报仇雪耻:成吉思汗向金王宣战
    成吉思汗征服了建国于贺兰山地区、鄂尔多斯草原和今中国甘肃省的唐兀惕王国(西夏),西夏已拱手向成吉思汗称臣。但是,整个西夏地面在当时只不过是中国地面的边界地区。为了踏进中原大地,蒙古人就必须向金国宣战,向在北京的金王宣战,进攻金国。
    对于蒙古牧民来说,这是一场非同小可的大规模战争,因为,金王国当时统治着除甘肃省和河套平原以外的整个黄河流域,是当时最强大的王国之一。金王国的主人,那些昔日的女真名人轶事人,尽管已被中原化,但他们在中原土地上仍保留着他们的祖先通古斯森林狩猎民族所特有的骁勇慓悍的武士特点。此外,金人在中原土地上生活已有一个世纪之久,因而拥有中国古老的文明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牧民同金人作战,将比在唐兀惕境内的战斗更艰难。他们将要对付防守坚固的要塞,而进行这种攻坚战,他们是根本没有经验的,是没有足够的条件的。再说,金国边境还有万里长城,长城脚下修筑有许多防御据点,这条长城从西向东,构成了金王国的一条连贯的防线。
    但是,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主要的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为了攻打金国,他首先设法取得了居住在长城北侧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人的帮助,从而得到了宝贵的盟友。当时,在长城北面,在今内蒙古地面,居住着一个半定居半游牧的属于突厥语族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部落。这个部落很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因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人信仰的是聂斯脱利派基督教。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蒙古人来到这里可以感到自名人轶事由自在和无拘无束。
    首先,汪古惕地面的自然条件可以使蒙古人感到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自在自如,毫无身处异域之感。这里没有树木,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还有一些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注人一个个具有海水咸味的泻湖。当地人称这片草原为“草地”,以区别于“麦地”。在这里,人们常常要在荒无人烟。令人焦虑的偏僻荒野走很久才能见到由10个到20个帐篷组成的居民点。在这种居民点附近,有成百的骆驼和马匹,有上千的长毛绵羊和山羊。
    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早就同此地的主人突厥汪古惕人建立了联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部的首领阿刺忽石帖勤忽里在公元1204年曾有大功于成吉思汗。当时他曾拒绝参加乃蛮人策划的反对成吉思汗。为了酬谢他立下的这一大功,成吉思汗曾在1206年举行的即位大典上封他为蒙古帝国的达官贵人之一。更有甚者,笔者在后文中将谈到,成吉思汗还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阿刺孩别乞讨许配给阿刺忽石帖勤忽里的继承人之一为妻。这是成吉思汗王室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部王室间的首次联姻,后来,在整个12世纪中,两家又数次联姻。
    这种裙带政策给成吉思汗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汪古惕部所据地盘在地理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部同金国早有契约关系,是中原长城的守卫者,是金国部署在长城外侧的哨兵。把汪古惕部笼络到手,成吉思汗就等于在战争开始以前就摧垮了敌人的前线防御,不费一刀一箭就把其帝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对方著名的防线——长城的脚下。
    到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已经作好了准备,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可以以蔑视和傲慢的态度对待北京宫廷了。当时,金廷派了一名使节到成吉思汗处通报说,金主已崩,新主已嗣位。这是非常重要的诏书,因为从法律上主,成吉思汗当时仍是金国的附庸。奉接诏制的成吉思汗听了金廷使节宣读的诏书以后,他心不在焉地问来使道:“新君是谁人?”
    “卫王。”来使回答说。
    “我原以为中原皇帝是人间俊杰,是天上所做”,成吉思汗大声地说,“没想到竟是卫王。像他这般庸懦之辈也可为帝么?”
    成吉思汗说完,向南面(金王国方向)唾了一口,抛下金国使节,上马扬鞭而去。金使见此,一时惊得目瞪口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从血统关系来说,蒙古人同金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鸿沟。而更深刻的原因是,金国皇帝曾侮辱过蒙古人,而且这种侮辱是不可补赎的。当时蒙古人谁都没有忘记,金廷曾可耻地对蒙古的几位汗施加酷刑,像处决罪犯一样把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儿合黑亲王钉在木驴背上,使其辗转惨毙。当时,这几个受刑者在咽气前曾大叫说他们的子任甚多,必来报仇。现在,蒙古各部已经混一,给金王以严厉惩罚的时候到了。
    公元1211年3月,成吉思汗在蒙古东部克鲁伦河河畔誓师,准备开始进攻金国。他的住在遥远的地方的附庸纷纷赶来向他致意。这些前来致意的附庸主要有:住在西部的属于突厥种族的亲王,一个是畏兀儿王(或曰亦都护)巴尔术,另一个是哈刺鲁王阿儿思阑。巴尔术统治的地区主要是吐鲁番和库车等绿洲。阿儿思阑则统治着巴尔喀什湖以南谢米列奇耶地区。成吉思汗把远征金王的战争当作全国性的对外战争加以准备。本着这种精神,他来到蒙古的圣山不儿罕合勒敦朝圣,祈求长生天保佑他出师胜利。他按照仪式,脱帽,解带搭于肩,三次以头叩地,然后起而祷告说:“长生天在上,朕决意整顿军马,为被金王卑鄙残害致死之斡勤巴儿合黑亲王与俺巴孩汗报此血海深仇。天若许朕复仇,则助朕一臂之力,命下界所有人神齐集而助我一战。”
    大战开始了。
    然而,由于蒙古军队都是骑兵,由于他们当时不懂得工程技术,由于不善于进行有步骤的攻坚,成吉思汗的大军被阻在长城要塞前,长时间前进不得。公元1211年和公元1212年,整整两年中蒙古军队奈何长城不得,只攻占了附近一些防备较差的弹丸小城。他们攻击的这个地区是一片地势起伏不平的地区,该地区从戈壁高原到渤海湾地势成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间被由西南到东北走向的山脉截断。这山脉顶峰有许多缺口,是立在北京前面的一种天然栅栏。在这些参差不齐的光秃秃的山峰上,长城绵延不绝,从渤海湾一直延伸到黄河边。在长城脚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要塞,例如北京西北的宣化以及山西北部的大同就是这一系列要塞之一。由于如上原因,成吉思汗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取得辉煌的胜利,他费了很大的气力才攻占了一些小镇。对此,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再说,他毕竟还是取得了一些胜利,例如在1211年2月至3月,在野狐岭(位于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战斗中,他就打了胜仗。9年后,长春真名人轶事人从这里经过时,曾亲眼目睹当年厮杀后留下的布满地面的累累白骨。
    正当成吉思汗的大军在金国边境停滞不前时,公元1212年春,发生了一个有利于成吉思汗的政治事件。原来,在属于通古斯——满语族的金人(女真名人轶事人)占领北京以前两个世纪,北京被另一个少数民族契丹人占领着。契丹人统治北京达两个世纪,接着,金王的祖先从他们手中夺取了北京。金人和契丹人属于两个民族,金人属于通古斯——满语族,是今满族的兄弟,而契丹人则主要属于蒙古族。契丹人虽然失去了北京的统治权,但3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住在中原土地上。所以,与成吉思汗的臣民们相反,他们几乎已完全被中国化了。但他们怀念昔日的光荣历史,一直想向战胜他们的金王复仇。果然,公元1212年春,契丹人的亲王之一耶律留哥带头发起暴乱,叛离金王,集合手下的契丹人,前来投靠蒙古人。契丹人的老家在今满洲南部辽阳地区。成吉思汗不失时机的利用刚发生的这一事件,派大将者别率领一支军队去攻辽阳。但辽阳城防坚固,者别首战失利。于是,者别佯装败退,且战且退,同时设埋伏于辽阳城附近。退了一段路程以后,者别突然回转马头,挥军反击,奇袭并占领了辽阳城。,这样,耶律留哥就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宣布称契丹王(辽王),充当成吉思汗的附庸。

举报

第53章蒙古军突破长城,侵入华北大平原
    天才出于持之以恒。经过为时两年之久的顽强战斗,成吉思汗终于在公元互213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成吉思汗夺取了张家口与北京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通道。这是一条连接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大平原的通道。成吉思汗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夺取,一个山隘一个山隘地攻占,最后终于完全控制了这条重要通路。
    公元1213年7月至8月,成吉思汗攻占了这条通路上的第一个要塞城市宣化。宣化城位于一个黄土丘上,土丘周围是火山岩。这座城控制着长城侧翼防御工事到长城本身的一片地势起伏的地区。在宣化东南,位于这条通道上的另一个要塞是保安。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身先士卒,冲锋在队伍的前面,带头爬上云梯,登上城墙。紧接着下一个要塞是怀来。在怀来战斗中,成吉思汗大获全胜,蒙古军大肆杀戮金军。数年后,在长达15公里的地带,仍可见到满地白骨。怀来西南是居庸关(或曰南口峡谷)。居庸关是一个荒凉阴森的峡谷,长22公里。峡谷的两边是挺拔突出的山崖。这里修筑有一整套防御工事。居庸关整守完固,控制着从长城到北京的坡道。金人设重兵固守着这一大险。者别率领先锋部队,一直攻到居庸关峡口处。他先猛攻一阵,随后便按照蒙古军惯常使用的战术,拔寨样败,迅速向宣化方向退去。金兵不知有诈,以为者别是真的败退,便轻率地出关追来。者别把金兵诱出关外,引至较远处,突然掉头反扑回来。这时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大队中军也乘势冲杀过来,杀得金军“积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如烂木”,金兵遂全军覆灭。这样,从怀来至南口峡谷,全线畅通无阻。成吉思汗乘势进兵,来到华北大平原门口,升中军帐于龙名人轶事虎台。现在,展现在成吉思汗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这片广阔的平原从北京一直伸展到南京,从北到南延续八百多公里之遥,平原上良田广布,人口稠密。离龙名人轶事虎台不远,大约30公里处,屹立着金国首都的宫殿和城楼,那就是北京……
    在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一支蒙古军队斩守关塞,来到华北大平原门口的同时,另外两支蒙古军也攻破了中原大地的另外两个大门。这两个大门一是位于北京方向的要塞古北口,一是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要塞大同。古北口控制着通往北京的峡谷琢鹿。大同是位于长城两线之间的要塞,海拔为1300米,俯瞰和保护着山西省。大同陷落以后,山西省也像北京地区一样遭到了入侵。
    在大同,蒙古军队碰到了因替蒙古人效劳而遭难的老朋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部的几位亲王。原来,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古惕部首领阿刺忽石帖勤忽里在向成吉思汗报告了乃蛮部的阴谋从而为成吉思汗立了一大功以后不久,他本部的反蒙派就策划将他杀害了。他的遗孀和儿子逃到大同避难。蒙古军攻下大同以后,他们母子也就得到了解放。成吉思汗盛情接待了他们,对他们施以特别恩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他把亲孙女、四子拖雷之女许配给汪古惕部一年轻王子涅古台为妻。后来,他又把亲生女儿勇敢而聪明的阿刺孩公主许配给汪古惕部的另一位王子。
    对由于为他的事业效劳而丧命的朋友的儿子,成吉思汗常常表现出一种最令人感动、最具父爱色彩的爱。甚至在他对其民族的敌人表现得最严酷和最令人可怖的时候他也能做到这一点。
    蒙古军队的胜利在北京宫廷内部产生了反响。公元1刀3年8月至9月,金王国内一名将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沙虎弑其君金王卫绍,改立王室的另一成员为君,即宣宗。成吉思汗立即抓住金国宫廷发生政变和混乱的良机,于同年秋大举入侵全国,一直攻到金国的中心。他把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三路大军一齐杀奔而来。这一次,他的战争计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制定得明确而周密,计划的实施也更有步骤和有条不紊。
    成吉思汗与其第四子拖雷率领中路军,主要目标是华北大平原。当时,部下纷纷要求攻人北京城。但成吉思汗头脑非常清醒冷静,拒绝了这一提议,因为他认为,北京城城防坚固,蒙古军队还没有足够的装备足以使他们攻下这座城市。他决定只派一些部队围住北京,他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南进。
    于是,蒙古军队进入华北大平原。读者可以想象,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森林中的狩猎人,一旦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目睹平原上的种种情景,他们心中该是多么惊奇。从北京城下,到黄河岸边,无边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上到处都是浅黄的田地。几千年来,勤劳耐心的人民就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耕耘精耕细作,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这片大平原上,农场与农场相接,村庄与村庄相邻,稻田与黍地相界,高粱地与玉米田相间。蒙古骑兵在这些庄稼地和果园中纵横驰骋,庄稼在其铁蹄下纷披。他们所过之处,农场腾起浓烟,草垛化为飞灰。在这片广阔的地面上,只有十来个要城市凭借坚固的城防没被他们攻陷。从北京西南的保定到河南北部的渭水,所有主要的城池都被蒙古军队洗劫一空。成吉思汗从北京向南,驰骋了500多公里。最后他之所以停止继续南侵,完全是由于黄河天险的阻隔,因为黄河水宽浪急,蒙古骑兵无法渡过河。
    但是,成吉思汗的入侵并不仅仅限于河北境内。蒙古军队还向东南进攻,踏遍了山东境内的广大肥沃的平原,攻陷了山东首府济南。济南是中原13世纪时期的大城市,成吉思汗来到这里,可算是大开了眼界。山东的这个首府水源充足,文化发达。城内有湖泊,湖中有巨大的睡莲;城内有公园,园中古木森森;城内有“千佛山”,山上有无数始于7世纪的塑像;城中生产华美的丝绸,绸缎广售远销。成吉思汗攻陷济南以后,放弃东面的泰山不攻,率军越过北纬35度线,来到山东省南部边界水泊和围垦地地区。从公元1194年到1853年,黄河就是通过这一地区向东人海的。在那里,就像在河北一样,北京宫廷命令农民进城避祸。但是,蒙古军队按照他们后来一再使用的残酷惯技,迫使俘虏和附近农村的居民包围城市。他们在攻城时,强迫这些俘虏和居民走在前列。被包围在城中的军民,见到自己的同胞被驱赶在敌人冲锋队伍的前列,在抵抗时也就只好克制。就这样,除了几个真正无法攻破的城池以外,所有城市都相继陷落了。成吉思汗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丝绸牲畜以及成千上万的可怜的童男童女之后,才率军退到了长城脚下。
    在成吉思汗率领的中路军洗劫华北大平原的同时,他的另外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的第二支军队循太行山向南进攻。据我们掌握的史料记载,这第二支军队称为右路军。之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右路军”,是因为蒙古军队都是向南进攻。这支右路军循河北西部太行山东麓南下,经过保定,一直攻到位于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怀庆。接着,他们又通过太行山南部山口,登上黄土高原(古代的山西省)。
    成吉思汗家族的这三位王子登上山西黄土高原,进入由北而南将山西一分为二的汾水流域。他们溯汾水河谷北上,攻占了位于汾水河畔的汾水附近的主要城市如平阳、汾州、忻州等。他们甚至还攻占了山西首府太原城,尽管太原城城墙高而坚,护城河水深而宽。在蒙古军入侵以前的历次战争中,太原城曾无数次阻止住了敌人的进攻。马可。波罗和其他13吐纪时期的作者曾赞扬太原城十分繁荣,是冶金中心和葡萄种植中心。这样一个城市竟被蒙古军轻易攻陷,说明当时蒙古军队采取的战略曾使守城将士惊惶失措到了何种程度。太原城守城将士原以为蒙古军队会从北面、即从大同方向进攻,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北线。当他们发现蒙古军队突然出现在南面时,顿时惊惶万分,不知所措。蒙古军攻陷这座城池以后,即纵名人轶事情洗劫,毁掉农场,屠名人轶事杀农民,烧掉粮食。然后,他们打马北去,经代州和大同,返回长城脚下,在那里收藏好缴来的战利品。之所以要将其战利品收藏在那里,是因为那里是他们的朋友汪古惕部的地盘,远离南方定居居民,处于大草原的边缘。
    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率领的第三支军队(左路军)也是从北京出发。这支军队沿海岸,过平州,向东北方向进攻。他们沿路攻陷了山海关和涿鹿,接着又去征服金国的开国诸王(女真名人轶事人)的家乡,即上满洲的挑儿河、纳水(即嫩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宋瓦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即松花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直至阿穆尔河(即黑龙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等河流域。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的三支大军会师于北京。他手下的将领们又纷纷要求攻下北京城,但他又一次拒绝了这一主张。这是因为,他比他的这些将领们更了解蒙古军队攻城技术的不足之处。同这些将领的主张相反,成吉思汗派了一名使节前往北京城内向金王提议媾和。这位使节向金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如下一段话:“汝黄河以北诸郡县已悉为朕所有,汝所守惟北京耳。此乃上天弱汝。天既弱汝,若朕复迫汝,则未知天其谓朕何。故朕欲还师,不复迫汝。然汝不应犒赏朕之大军以朕诸将之怒么?”
    不幸而可怜的金王立即答应了成吉思汗的一切要求:黄金,白银,丝绸。后来,中原的定居居民在想平息蒙古族牧民的怒火而求和时,总是要送这三样财宝。这次,除了送上这三样财宝以外,金王还送去了童男五百名,童女五百名,马匹三千匹。此外,金王还把金王室里的一名公主——歧国公主送给成吉思汗伴寝。成吉思汗接受了这些礼物以后,即率军从居庸关穿过万里长城,退回蒙古。金王朝松了一口气,以为这下总算得救了……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3 07:0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