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在线阅读,成吉思汗的一生

第57章者别由蒙古侵入帕米尔
    同畏兀儿一起统治中亚的还有哈刺契丹人,即“黑契丹人”。
    黑契丹人是与蒙古族有亲缘关系的契丹人的一个分支。契丹人于公元936年至公元1122年建立政权于北京,他们在那里被彻底中国化了。后来的哈刺契丹国的创建者被金王从北京赶了出来,于公元1128年来到天山以西寻求出路。在天山以西,“七河流域”(即谢米列奇耶),居民中部分是异教徒,部分是聂斯脱利派基督教徒,部分是穆斯林(喀什噶尔,叶尔羌以及和田等地区的居民则一律是穆斯林)。后来的哈刺契丹国的缔造者所受的是中国文化的教育,但他来到天山以西以后,却使这里的居民承认了他的权力。他在这里建立了哈刺契丹帝国,国王称古儿汗,八刺撒浑是其首都。八刺撒泽在今伏龙芝市一侧,横跨垂河。该帝国建立于公元1128年,灭于公元1211年。
    在成吉思汗即将征服中原北部之时,哈刺契丹帝国正经历灾难性的动荡时期。原来,乃蛮王国为成吉思汗所灭以后,乃蛮国王位继承人古出鲁克逃到了哈刺契丹。哈刺契丹的末代君主耶律直鲁古于1208年接纳了他。耶律直鲁古不但收容了这个落魄王子,而且还让他做了自己的女婿。但是,古出鲁克却于公元1211年反叛耶律直鲁古,把他抓了起来,篡夺了王位。然而,这个突厥人,这个阿尔泰山地区游牧人的后裔,并没有任何能力和经验统治伊塞克湖地区已经部分定居的突厥人,没有任何能力统治喀什噶尔地区的安居乐业的农民。为了强迫喀什噶尔绿洲地区的人民服从他的权力,他在两三年中派军队有系统地摧毁了这一地区的农田。正像所有的乃蛮人一样,古出鲁克半是萨满教徒,半是聂斯脱利派基督教徒。他所娶的哈刺契丹国公主是一个佛教徒。古出鲁克竞肆无忌惮地摧残该地区大多数人信奉的伊斯兰教。他甚至派人折磨和田地区的伊玛目首领。这样,他就在他的新臣民中间失去了人心。当时,他又同令人生畏的蒙古人发生了冲突。
    而这一冲突,恰恰又是他挑起的。
    在哈刺契丹的原有附庸中,有两位突厥首领,一个名叫阿儿思兰提哈刺鲁人之王。哈刺鲁人居住在七河流域即谢米列奇耶地区。另一个首领名叫布扎尔,是阿力麻里(“苹果园之国”)的国王,住在伊犁河流域固尔札(伊宁)附近。公元1211年,就像其邻居畏兀儿人一样,这两位国王察觉到了大风吹来的方向,于是转而向成吉思汗致意。由大将忽必来率领的一支蒙古军出现在谢米列奇耶北部,这一事件使阿儿思兰下定了决心。他立即在忽必来的陪同下亲自前往蒙古去拜见成吉思汗,向成吉思汗表示臣从之意。至于布扎尔,他也派儿子前往蒙古向成吉思汗表示臣服。对于这种叛离行为,如果古出鲁克装做没看见,如果他设法使成吉思汗忘掉自己,那将对他是很有利的。但是,他没能做到这一点。一他仍然极端仇视蒙古人。他既没有忘记在纳忽山战役中蒙古人杀害了他的父亲,也没有忘记蒙古人杀死了他的部分属民。于是,他首先拿阿力麻里国王布扎尔泄愤。一天,布扎尔正在打猎,古出鲁克突然把他抓住并杀害了。但是,古出鲁克并未能占领阿力麻里国,因为布扎尔的遗孀成功地保卫了自己的王国。布扎尔的儿子速格纳黑请求成吉思汗出兵相助。
    占据东突厥斯坦大部分地区的哈刺契丹帝国落人了乃蛮部(蒙古族的敌对民族)的最后一位王子、成吉思汗个人的敌人之手,对于这一事件,成吉思汗在1211年显然是不会持赞许态度的。古出鲁克杀害阿力麻里国王布扎尔一事更使成吉思汗忍无可忍,加速了惩罚之日的到来。
    成吉思汗派他手下行动最敏捷迅速的将领者别去为他复仇。“者别”是成吉思汗为这位将领取的绰号,意即“箭”。当时是公元1218年。者别的进军路线在哪里?他是从哪个角度发动攻击的?我们无法知道。我们甚至无从知道古出鲁克当时是在什么地方遭到致命打击的。不过,我们仍可以说,者别率领的蒙古骑兵似乎是从畏兀儿地面,越过天山进入古出鲁克统治的地盘的。当时在天山以西,在伊犁河上游固尔扎附近,蒙古骑兵拥有一个活动据点。在这个繁荣的“苹果园之国”,在阿力麻里新国王、已忠实臣从于成吉思汗的速格纳黑身边,蒙古骑兵可以自名人轶事由自在地恢复体力。从那里出发,他们只须顺伊犁河而下就可以进入宽广的略有起伏的伊犁河平原(在这个平原上,有一些小沙丘,沙丘上生长着芦苇、草和榆树丛),从而进入七河流域(或日谢米列奇耶地区)。七河流域水源丰富,农田灌溉渠纵横密布,盛产粮食、亚麻、大麻、时鲜蔬菜和水果。在其他地方,人们就像惧怕天上降下的灾星一样惧怕这些令人生畏的蒙古军队。然而,这里的居民却把蒙古军队当作救星一样欢迎,因为他们受尽了古出鲁克的残酷压迫。在位于伊塞克湖以西的前哈刺契丹诸古儿汗居住的首都八刺撒浑,情形也是如此。蒙古军队一到,八刺撒浑的居民未作任何抵抗就向他们打开了大门。这座城市所在地到处是肥田沃土,简直使蒙古军队着了迷。所以蒙古人称这个城市为“美丽的城市”。
    那么古出鲁克呢?长期以来,他一直在向蒙古人挑衅,可等到蒙古人一来,他却又逃之夭夭了。在蒙古军队的突然袭击面前,他吓得惊惶失措,甚至不想努力保卫喀什噶尔就闻声而逃。喀什噶尔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他们对古出鲁克恨之入骨。古出鲁克逃出喀什噶尔,潜人穆恩塔山脉一侧的崇山峻岭中。穆恩塔山脉高峰海拔高达7860米,俯临帕米尔高原附近地区。他之所以逃入穆思塔群山,是想进入“世界屋脊”帕米尔避难。但是,蒙古骑兵却跟踪而来,紧追不舍,就像跟踪猎物一样。在这里,山崖峭拔,险人刀削,幽谷旷野,渺无人烟,空气稀薄,万籁俱寂。山下是亚高山草地,山上是危危乎高耸的巨大冰川。蒙古骑兵驰过山口,绕过悬崖,来到冰川脚下,然后继续其令人难以置信的跟踪追击。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古出鲁克好容易爬上海拔3000米的撒里黑山谷,蒙古骑兵的前锋就追上了他,当即请他饮刀。
    当初古出鲁克后脚刚迈出喀什噶尔,蒙古骑兵前脚就踏进了这个城市。机智的者别反古出鲁克之道而行之,下令禁止部队进行任何劫掠。蒙古军队是有严格纪律的军队,者别的这一命令当然也就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别干得更漂亮的是,他公开宣布取消古出鲁克采取的一切摧残伊斯兰教的措施,明确地允许穆斯林从事其宗教活动。因此,就像在叶尔羌以及和田一样,喀什噶尔的居民(绝大多数是穆斯林)都十分欢迎蒙古人的到来,就像欢迎救世主降临一样。喀什噶尔的农民们同蒙古军队携手合作,杀戮了龟缩在家里的古出鲁克的士兵。
    短短的几个星期中,者别就征服了整个前哈刺契丹帝国,征服了整个东突厥斯坦。成吉思汗担心他的这名大将会因取得如此赫赫战功而骄傲从而滋生叛离之心,所以他派人去警告者别,不可学克列亦惕部之王汗、乃蛮部之塔阳汗以及古出鲁克那样骄傲自大,并说骄傲自大已使以上三人相继败亡。成吉思汗此举可说是不了解者别的为人。者别对其主人成吉思汗是忠诚不渝的。他拼死战斗并不是想为自己建立一个王国,而是要以另外的方式弥补自己过去给成吉思汗造成的伤害。读者定还记得,在没有归顺成吉思汗以前,者别曾射伤过成吉思汗的战马,一匹出色的白口栗色战马,一匹成吉思汗爱如珍宝的战马。成吉思汗把他这位过去的敌人提拔到了大将的地位,可见成吉思汗并没有记恨者别过去的过错。但者别却始终为自己过去的过错感到内疚,因此,他在征服了东突厥斯坦以后,急忙征用了1000匹白口栗色战马,即一千匹同他过去射伤的那匹战马一样出色的战马,献给了他的皇上。

举报

第58章蒙古商人之被杀
    现在,谢米列奇耶地区和喀什噶尔地区已成了成吉思汗的属地之一。展现在谢米列奇耶和喀什噶尔以西的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拥有新的文化的世界,这种新的文化就是阿拉伯——波斯文化。此时,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已同花刺子模帝国的沙赫或苏丹相邻而居了。
    这个花刺子模帝国乃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家族所建。这个突厥家族最初据有的地盘称为花刺子模王国,位于今威海南部的基发地区。古花刺子模王国扩张而成花刺子模帝国后,其疆域囊括了整个俄罗斯突厥斯坦,阿富汗大部与伊朗大部。这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帝国,当时的君主是漠罕默德苏丹(公元1200年——1220在位)。漠罕默德刚完成了征战使命,就同蒙古人发生了冲突。
    双方在发生冲突以前,成吉思汗一直想同花刺子模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在北京附近接见了漠罕默德苏丹派来的一个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他当时对这个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表示,蒙古帝国和花刺子模帝国的疆域彼此截然不同(蒙古帝国位于东亚,花刺子模帝国位于西亚),因此应该和平共处,共同促进彼此间的贸易往来。但是,漠罕默德苏丹的臣民,不花刺地区和撒马尔罕地区的那些富裕商人们视蒙古人为野蛮人,并且明显地使蒙古人感觉到了他们的这种看法。他们之中有三名商人曾带着丝绸和棉织品前往蒙古贸易,其中一人被带到成吉思汗面前。这个人对其丝绸和棉织品的要价竟高到了不合情理的程度。成吉思汗明白,这个商人是在嘲笑他孤陋寡闻和愚昧无知,于是大怒道:“此人竟以为似这等佳品朕未尝见识过么?”
    为了促使这个商人醒悟,成吉思汗命令将各地进贡来的最华丽的丝织品全都拿出来,让他见识见识。接着,成吉思汗又命令将这个天真的商人的全部商品没收。这样一来,其他两个商人就变得谨慎了。他们不愿开口索价,一个劲地表示他们相信成吉思汗会慷慨给价。果然,成吉思汗在购买他们的商品时,所给的价格非常非常高,并召回前面那位商人,以同样高昂的价格偿付了他的商品。不仅如此,成吉思汗还叫人为他们三人支起了“白毡帐篷”,特别客气地对待他们。
    与此同时,作为对花刺子模漠罕默德苏丹派来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回答,成吉思汗也向花刺子模派去了三位使臣。这三个人是他精心特地从居住在蒙古的花刺子模人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是:花刺子模的马哈木,不花刺的阿里火者,讹答刺的玉速夫。糠迦。成吉思汗让这三位使者给漠罕默德苏丹带去厚礼:一大块块金;金条、玉石、象牙若干;用白驼毛织成的名贵织品若干匹。公元1218年春,漠罕默德苏丹接见了这个三人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很可能是在不花刺接见的)。
    在遣使赠送礼品的同时,成吉思汗还送去了坦率的和平信息。这位蒙古皇帝委托这三位使臣致语河中地区和伊朗地区的主人漠罕默德说:“朕知汝之帝国国力强盛,地域辽阔。朕切望与汝和平相处。朕将视汝为朕之第五子而友善待之。想必汝已得知朕已征服中原北部和降伏北方各部落。汝亦必得知敝国兵多将广,有如蜂蚁之不可胜数。联之臣民均属黄种,朕无需垂涎异域他国。促进两国之贸易往来,于贵国于敝国均属有益之举。”
    听成吉思汗如此言语,漠罕默德苏丹感到惶惑,不知所措。一方面,成吉思汗称他为子,显然是把他当附庸看待。另一方面,成吉思汗开疆扩土,征服了那么多地方,这也使这位信奉伊斯兰教的君主感到惊惶害怕。一天夜里,漠罕默德苏丹将成吉思汗派来的三使节中名叫马哈木的人秘密召进宫。他知道这个马哈木出生于花刺子模。见到马哈木以后,漠罕默德从自己的手镯上摘下一颗珍贵的宝石作为礼物送给马哈木,接着便恳求马哈木对他讲真话。他问马哈木道:“坛合赤(指中原北部),成吉思汗果真将它征服了么?……这个被真主弃绝者竟敢称本苏丹为子,彼是何等样人耶?彼统率之军队究竟有多少人马?”
    显然,这个漠罕默德苏丹已感到惊恐不安。末了,他以友好的言词打发走了三位使者。他认为这样做比较谨慎。
    此后不久,成吉思汗决定实施其已向漠罕默德苏丹表示过的计划,派遣一个庞大的商队前往花刺子模帝国贸易。据说,这个商队有五百头骆驼,载有各种财宝:中国黄金、白银和丝绸;驼毛织品;海狸毛皮和黑豹皮等等。这一次,商队的领队人仍是从居住在蒙古的穆斯林中挑选。他们中有:讹答刺的刺麻儿——哈扎;蔑刺合的哈马勒;不花刺的法合鲁德。底扎吉。除了这些人以外,成吉思汗还派了一位名叫兀忽纳的蒙古人作为他个人的代表随商队前往。他还要求蒙古的诸王,诸那颜和诸位将领各出钱币,遣信仆随商队前往花刺子模购买珍品。在这个问题上,成吉思汗所表现出的加强东亚与穆斯林世界贸易往来的愿望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庞大的商队顺利穿过北亚,来到花刺子模帝国边界讹答刺城(在锡尔河中游,与今土耳其斯坦相望)。讹答刺城城主亦纳勒术。哈亦儿罕不分清红皂白,袭击这个商队,抢劫商队财物,屠名人轶事杀商队人员(至少有一百人)。成吉思汗的私人代表兀纳忽也作了刀下之鬼。
    成吉思汗闻讯,大为震怒。他诚心诚意地想同穆斯林世界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和持续的贸易联系,得到的却是此等回答!成吉思汗得到商队人员被杀的不幸消息,心中十分愤怒和痛苦,禁不住珠泪涟涟。大家知道,成吉思汗非常重视政治关系的光明正大,非常看重对联盟和条约的忠实态度(就像看重臣民对主人的忠实态度一样)。现在,花刺子模人却无视一切人权,屠名人轶事杀了他派去的商队人员,杀害了他的使者。此时,维护信仰和恪守诺言,遵守贸易协定的是以毡袭为袋的游牧人,是他成吉思汗。而以野蛮人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是那些突厥——波斯文化以及伊斯兰社会的代表人物。
    像在对金国开战前夕和作出其他重大决策前夕一样,成吉思汗又登上蒙古的圣山,脱帽,解下衣带置于项后肩上,跪地九叩长生天(游牧民的最高神灵),恳求长生天助他复仇。这样,他原来的良好愿望,他要同花刺子模人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的良好愿望,就转化成了无情的仇恨。
    但是,成吉思汗虽然十分震怒,但仍坚持在自己方面作到仁至义尽,无可指摘。这表明,成吉思汗是很有自制力的。讹答刺城主杀人劫财之举会不会是背着其君主漠罕默德而干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成吉思汗又向花刺子模帝国苏丹漠罕默德派去了最后一个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这个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由一个名叫伊本。巴合刺的穆斯林和两个蒙古人组成。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受命向漠罕默德表示,如果他愿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出凶手亦纳勒术,蒙古仍愿与花刺子模帝国和平相处。但是,谟罕默德苏丹不但拒绝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出凶手,而且当场杀死了率领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伊本。巴合刺,将另外两名使者剃光头发(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侮辱行动)逐回。
    敌对形势已无可挽回,武力解决问题的大计已定。蒙古世界同穆斯林世界之间的大战即将爆发。
    不管后来蒙古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多么残酷,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成吉思汗的商人被屠名人轶事杀、使臣被杀害而又得不到任何解释的事件在他心中点燃的熊熊怒火,这种怒火的升起是可以理解的。

举报

第59章大战之前:成吉思汗的遗嘱
    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对花刺子模的战争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在对花刺子模的战争开始以前,他几乎还没有走出蒙古的范围,因为他曾前往征战的北京地区在当时还是蒙古草原的延伸。现在,他将进入伊斯兰教盛行的土地,进入一个未知世界。统治着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花刺子模帝国苏丹的势力似乎是很强大的。实际上,花刺子模帝国苏丹的军队在数量上要比成吉思汗的军队占优势。
    据蒙古史家称,当时即使是在成吉思汗周围的人中间也存在着一种无法掩饰的不安情绪。他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妃之一美人也遂的进言就表明当时的确普遍存在着这种不安。只有一个被十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爱的妃子才敢于在君王面前坦率地进谏此等看法。也遂坦率地向成吉思汗指出,必须在远征以前解决继承问题。她进谏说:“我汗将翻越巍峨险峻之山岭,渡过宽阔汹涌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河,出征远行,平定诸国。然凡有生之物皆不可长生,人之一生犹如小虫于天地间难以久留。倘若陛下似大树伟岸之身躯骤倾于地,届时陛下之似绩麻之百姓,将委与谁人?陛下之似飞鸟而聚来之臣民,将委与谁人?陛下所生之英杰四子中,陛下欲令谁人为继?妾所谏之言,亦即陛下诸子、诸弟以及众臣民之所思也。妾谨奏其所思者也,愿闻圣裁……”
    也遂妃子的这一席话,使成吉思汗陷入了沉思。他不但没有发怒和责备也遂大胆放肆,而且还十分赞赏也送的勇气。他对也遂说:“爱妃乃一妇人,然适才之语实为至理之言。朕之诸弟。诸子以及朕之爱将孛斡儿出和木合黎亦未尝敢于进如此明智之言也。朕未尝步先祖之后而继位,故忘却立储君之大事;朕未尝有遭死之事,故未思及有树倒之日……”
    说完,成吉思汗立即召来四位皇子,说明欲立储君之意。他先问长子术赤道:“汝乃朕诸子之长,汝意下如何?试言之!”
    但是,术赤默不作声,或者说还没等他开口,其弟察合台就突然说话了。察合台向来厌恶术赤。当时,见父汗先问术赤,他便大声嚷道(他之所言也可能是每个人私下之所想):“父汗先问术赤,莫非是欲立术赤为太子么?”
    察合台接着以粗暴的态度强调说,术赤的出身有疑问。他指出,术赤究竟是成吉思汗之子还是曾掳掠母后之蔑儿乞惕人之子,这还是个问题。他又补充说道:“波不过拾自蔑儿乞惕部一私生子耳,我等怎可让此等之人登汗位,”
    在这种侮辱下,术赤气得忍无可忍,跳起来一把揪住察合台的衣领,怒吼道:“父汗尚且未在我等之中分彼此,汝怎敢如此待我!凭什么?汝有何德何能,敢自视优越于我?汝但以令人厌恶与狭隘之刚烈粗暴胜过我罢了!”
    术赤说着,便要与察合台比个高低,听凭天意裁决。他对察合台说:“我今与汝赛射,若远射而败与汝,我敢断我拇指而弃之。然后我再与汝赛勇力,若相搏而败与汝,我便死在倒下之地,不复起身!然须听父汗圣旨裁夺,我二人只可听从父汗之命。”
    他二人互不相让,互相揪住衣领相持不下。正在这时,孛斡儿出和木合黎赶来,上前将他兄弟二人分开。成吉思汗此时耳闻其言,眼观其行,凄然无言,心里非常痛苦,坐在那里看着术赤兄弟二人相争。这时成吉思汗的老将之一阔阔思终于想出了适当的话来解劝术赤兄弟二人,他说“察合台,汝为何如此性急?汝等未生之前,蒙古地面充满混乱;列国相攻,人不安生,邻里相劫,天下扰扰,无处没有劫掠之事,有人即有杀戮之举。”
    阔阔溯思对成吉思汗家族秩序建立以前蒙古混乱情景的描给确属真切之极。这种大混乱可以充分说明孛儿帖皇后当初被蔑儿乞惕掳掠的原因。在谈到孛儿帖皇后时,为了打动察合台及其兄弟们的心,这位老武士说了一番充满感情和令人激动的话。他说他们的神圣的母亲“心像油一样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柔慈爱,灵魂像乳汁一样纯洁‘”。他说:“汝等四人非同出于其腹么?汝等今日岂已忘却其乳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了么?察合台,汝今说出此等言语,乃是损害汝母名人轶事之名誉,侮辱汝圣洁之母,恶语中伤汝母也!”
    接着,这位老人又回顾了那些困苦的岁月,他说:“汝等之父汗创立此国之时:征战流血不可计量;夜寐之时无以为枕,但凭衣袖为枕;渴极之际无以为饮,但以涎水而止渴;饥饿之时无以为食,仅以磨牙而充饥;每日征战,常以汗水洗面,以汗水洗足。彼时,汝等之母与汝等之父汗共辛劳而不辞:空腹而行,吐口中食以哺汝等;提携捧负,为使汝等长而与男儿齐。如此辛劳,终使汝等长及男儿之肩,骗马之胯矣。我等圣后之心,明洁有如经天之日,深厚有如无涯之海也!”
    这时,成吉思汗也一改其沉默态度,要察合台安分守己,不得放肆。他说:“汝何可以此等之言语伤汝兄术赤耶?术赤岂非朕之长子么?此后断不可出此等言语!”
    听到父汗如此训斥,察合台泣而对其父汗说:“术赤与我,乃父汗诸子之长也。我二人愿并力行效于父汗前。我二人中若有不履行其职责者,另一人当以刀斧劈杀之!我二人中若有退后躲避者,另一人当断其踵!”
    为了摆脱眼前的僵持局面,察合台提议他和术赤都服从他们的弟弟窝阔台(成吉思汗之第三子)的命令。窝阔台素以头脑清醒,慷慨敦厚而闻名。察合台说:“窝阔台敦厚谨慎,我等愿听从其指挥调遣。窝阔台可于父汗之侧,奉识大冠形影之教。”
    术赤表示同意这一提议,尽管这一提议使继承权从他身上落到了他的弟弟窝阔台的身上。不过,人们在他的出生问题上所持的怀疑态度也不允许他此时采取另外的立场。成吉思汗是一个眼光敏锐,智慧过人的人,他决定防患于未然,先采取措施,预防术赤兄弟之间今后发生纠纷。他说:“汝等无须并效于朕前。后土宽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河众多,天高地阔,朕将令汝等各治一处,分镇营此宽阔之邦,各守封国。”
    接着,成吉思汗叫刚才被指为推定继承人的窝阔台表态。在成吉思汗的诸子中,成吉思汗最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爱的是窝阔台,窝阔台也最肖其父。他像他的父汗一样稳重沉着,头脑清醒。当然,在雄才大略,聪明睿智方面,他可能不及其父汗。但他也有胜过其父汗之处,那就是他为人比较善良纯朴,平易近人。他慷慨大度,但嗜酒成癣(不过这也是所有的蒙古人的共同嗜好),这两点之间可能有一定联系。此时,听到父汗问自己持何态度,窝阔台只简单而实在地回答说,既然自己不能拒绝这一荣誉,也只好尽力勉为之,争取不辱圣命,不负众望。成吉思汗之第四子拖雷也当场表示忠心辅佐窝阔台,他说:“我愿在父汗指名之我见侧,言其所忘,警其所睡;为彼应声之随从,策马之长鞭;为之长行征进,为之短兵争战!”
    汗位继承问题解决了。对于一旦发生不幸事件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现在均已考虑到并作了相应的安排。诸事处理完毕,成吉思汗便起驾,前去征服花刺子模帝国,征服那个穆斯林世界。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5-13 01:21 , Processed in 0.968750 second(s), 24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