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三剑楼随笔》在线阅读

《无比敌》有什么好处?
    有两位学生读者来信和我谈到《无比敌》的意义,他们都说只看了电名人轶事影而没有看小说,觉得影片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电名人轶事影确是没有把小说改动多少,那么汉门·梅尔维(注:前文译为汉门·曼尔维)这部小说有什么资格列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呢?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据我想,那是因为电名人轶事影用了小说的情节,然而忽略了小说的精神。如果电名人轶事影的情节完全依照原著,而原著中的主要精神却没有好好表现出来,这决不是一种优秀的改编。《无比敌》的故事十分简单,要是不深入到小说主角——船长亚海勃灵魂的深处,那么把这个海上的冒险故事不论说得如何动人,都不见得会有太大的艺术意义。
    梅尔维的一生很是不幸。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破产了,他只得去跟人做学徒,投靠亲戚,后来在捕鲸船上工作,曾两度流落在太平洋小岛的吃人部落中间。他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两部小说:《泰比》和《奥摩》,不久就和麻诸赛兹州的大法官萧氏的女儿结婚。他经济情况从来没有好过,在美国这个社会中始终郁郁不得志。从他的传记中看来,他的一生主要是靠岳父的津贴与遗产、妻子的私蓄与妻子的遗赠过日子的。最后他在港口的海关上做检查员,每日的工资是四元。一位大作家的日子完全在检验烟草与货物的生涯中渡过,这样一直做了二十年,而他著作的版税每年很少有超过一百元的时候。他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与妻子的感情也只平平。他的大儿子在十八岁那年用手槍自名人轶事杀,二儿子突然离家,死在外面,我们不知道那是为了什么原因,但他的家庭生活很是悲惨,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无比敌》是他在三十二岁那年写的,此后一连串不幸的日子他还没有遇上,然而这世界对他已经很是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美国的大小说家霍桑(《红字》的作者)是梅尔维较好的朋友,曾这样描写他:“他不能够信仰,而他对自己的不能信仰又感觉不安;他为人是太忠实而勇敢了,以致即不能信仰,又不能安于自己的不信。”这几句话很好的描写出了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他对社会、对世界、对整个人生和宇宙组织都感到极度苦闷。
    在剧烈的痛苦之中,爆发了强烈的反叛。他非常感人地描绘了船长亚海勃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着憎恨与反抗。小说中的亚海勃船长这样说:“囚犯如果不打破监狱的墙壁,他怎么能出去?对于我,这头白鲸就是狱墙,紧紧的把我压制着。……他困扰我;他折磨我;我知道他有一种狂暴的力量,一种不可思议的恶毒力量。我憎恨的主要就是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如果太陽侮辱我,我就要打击太陽,不要对我说这是亵渎,兄弟们。因为如果太陽能这样做,那我们就能那样做;这是很公平的,一切事物之中充满了相互的嫉妒。”
    这不是强烈的愤世嫉俗的呼声么?
    梅尔维这部作品结构上颇有缺点,在小说中故意卖弄学问,夹杂了许多关于海洋与鲸鱼等等的议论和历史,文体也并不纯净,他自己也不大知道这作品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然而他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尤其重要的,是他描写了船长亚海勃这个深刻的叛逆的灵魂。这位船长由于憎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然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的佩服他,同情他,就像他船中所有的船员们一样。
    毛姆拿这部小说来与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相比。亚海勃的悲剧,在规模与深度上,确是可与《伊迪普斯》、《李尔王》、《奥久洛》这些著名悲剧相比拟,他们和命运奋战,但终于遭到毁灭。只是《无比敌》这部小说中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格力哥利柏丝毫没拍出亚海勃船长的心灵,他没有使我们感染到故事中的悲剧力量,那种一个巨大的心灵被残酷命运所压服的悲剧——他只使我们感到惘然和混乱!</p>

举报

《无比敌》有什么意义?
    在本届世界运动会里,苏联长跑选手库兹大出风头,连得了一万公尺与五千公尺的两项冠军,把和他竞争的人全都远远的抛在后面。因为影片《无比敌》(MobyDick)正在这时候上映,这里有些报纸就送了他一个绰号叫做“无比敌”。
    凡是看了这部影片的而愿意思索一下的人,一定会想到这个问题,《无比敌》到底是什么意义?它象征什么?这影片的主题是什么?
    影片是根据美国小说家汉门·曼尔维(HermanMelvill)(注:梅尔维,HermanMelville,一八一九年至一八九一年)的同名小说(注:MobyDick)拍摄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删节之外,可说是相当的忠于原著。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中地位很高,尤其在美国,是数一数二之作。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毛姆(W.SomersetMaugham)(注:一八七四年到一九六五年)在列举古往今来的十部,他认为最伟大的小说时,把《无比敌》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札克的《高列奥老爹》、迭更新的《块肉余生述》等九大巨作并列,美国入选的小说只此一部而已。当然,毛姆如此极度推崇未必一定正确,但这部小说是巨作,那是不容怀疑的。
    故事是说一个捕鲸船的船长亚海勃(注:CaptainAhab)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头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找寻这头山一样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名人轶事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捕鲸船被无比敌撞覆,船长与全体水手葬身海底,只逃出了一个人来描述这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故事说的到底是什么?一百多年来(小说作于一八五○年),曾有许许多多批评家予以解释。纽敦·亚尔文(NewtonArvin)认为,船长有条鲸骨做的腿,是象征男性的心胸志大而身体上的无能为力,无比敌则是象征“****的父母”,船长的憎恨是人类潜意识中对父权的反抗;那是佛洛伊德派的文艺心理学解释。艾勒里·赛德维克(EllerySedgwick)说船长亚海教是象征人类——虔诚、热心的人类,无比敌则是象征宇宙间的大秘密;亚海勃追逐无比敌,那就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天地之间的奥秘。刘易士·孟福德(LewisMumford)则认为无比敌是罪恶的化身,亚海勃与它的冲突是善恶之争,结果成为“善败恶胜”的大悲剧。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毛姆反对所有的象征说法。他认为《无比敌》只是一部动人的小说,作者根本不准备提出什么主题与教条,一切解释都是牵强附会。要说到象征,那么说无比敌象征“恶”固然可以,说它象征“善”未尝不说得通?无比敌在大海自名人轶事由自在地遨游,那个疯狂残忍的船长不舍昼夜的去追逐它,船长才代表“罪恶”。所以,看这部小说,只当它是一件使人赏心悦目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彩艺术品,不必去探求其中的意义。
    对于我们,这样形式主义地、唯美主义地看一部文学名作,显然是不够。我们一定会想:如果这真是一部杰作,它一定有意义的,决不可能只是描述一个冒险故事而已。或许,作者的目的只在动人地说一个故事,但作品仍旧代表着一种不朽的意义。
    《无比敌》这部书很难读,我以为是毛姆所举十部小说中最难读的。作者有意识地用一种十七世纪的英文来写,把building说成是edifice,他不说near而说inthevicinity,不说show而说evince等等,有时一句句子长达一页。看这部小说真得硬着点儿头皮,但它动人夸张,我国的《水浒》、《红楼梦》至少就比它伟大,然而读了之后,不自禁的觉得这确是杰作。这部书尚无中文译本,听说周煦良先生在翻译。
    曼尔维(注:小说作者)小时候父亲经商破产,他只得去做小店员,后来在捕鲸船当水手。虽然活到了七十二岁的高龄,但一生郁郁不得志。文学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环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在这部小说中,他不知不觉把一种极度愤怒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生动地描写了出来。如说在船长亚海勃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影子(正如在贾宝玉身上看到曹雪芹,而贾宝玉并不等于曹雪芹),那或许比任何“象征的寓言”更接近于真实吧?
    清远附言:这是金庸三剑楼随笔中第一篇,没有相近电子版本的同篇文章对照整校的文章,所以必须加入极可能是掉了的字等来使之流畅。就算是有,也只是聊胜于无,更可能有时还要让人犯难,到底哪个对呢?因为缺乏最原始的真实资料,所以,只能都这样了。</p>

举报

《相思曲》与小说
    你或许是我写的《书剑恩仇录》或《碧血剑》的读者,你或许也看过了正在皇后与平安戏院上映的影片《相思曲》(Serenade)。这部影片是讲一位美国歌唱家的故事,和我们的武侠小说没有任何共通的地方,但我们这个专栏却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谈的,所以今天我谈的是一部电名人轶事影。也许,百剑堂主明天谈的是广东鱼翅,而梁羽生谈的是变名人轶事态心理。
    这一切相互之间似乎完全没有联系。作为一个随笔与散文的专栏,越是没有拘束的漫谈,或许越是轻松可喜。但《相思曲》据说是从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JamesM.Cain)()一部同名的小说(注:应写于一九三七年)改编的,我在三四年前看过这部小说,现在想来,不觉得小说与电名人轶事影之间有什么关系,后来拿小说来重翻一遍,仍旧不觉得有什么关系。
    你看了电名人轶事影之后,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俗套故事,不知道有多少美国影片曾用过这个故事:一个艺术家受到一个贵妇人的提拔而成了名,两人相爱了,后来那贵妇抛弃了他,使他大受打击,但另一份真诚的爱情挽救了他。然而小说的故事却不是这样的,完全不是。
    凯恩的作风与海明威(ErnestHemmingway)(注:一八九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很相像,他们两人再加上史各特·弗兹吉拉德(F.ScottFitzgerald)(注:费兹路,FrancisScottFitzerald,一八九六年至一九四○年)和威廉·福根纳(WilliamFaulkner)(注:福克纳,一八九七年到一九六二年),这几位美国第一流的作家对欧洲近代小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凯恩有点模仿海明威,不论题材和风格都有点相似。这部《相思曲》的小说,造句简短有力,描写激烈的感情、粗鲁的火热的性格,在性的方面肆无忌惮,都很像海明威,但社会意义却胜过了海明威大多数的作品。
    电名人轶事影里的女主角(莎列妲·梦桃所饰的黄亚娜)是一个有钱小姐,在小说里却是一位妓名人轶事女;电名人轶事影里教堂那一场戏庄严肃穆,马里奥·兰沙虔敬地唱着“圣母颂”,但在小说里,马里奥·兰沙所饰的这个男主角丹蒙,却在教堂里****这个妓名人轶事女,而黄亚娜后来也不加拒绝。
    单是这两个例子,你就会想到,电名人轶事影与小说的内容是截然相反的。是不是电名人轶事影的文雅比较好些呢?我以为一点也不是。
    在小说里,黄亚娜是一个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是一个妓名人轶事女,男主角丹蒙和她同名人轶事居(决不是结婚),把她偷偷带到美国。丹蒙在舞台上和电名人轶事影界都成为大明星。电名人轶事影的制片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斯敦很憎恨黄亚娜,他怕观众们知道她的身世之后会大大影响丹蒙的票房价值,于是去报告移民局,要把她驱逐出境。黄亚娜和丹蒙是真诚相爱的,她不愿这场真挚的爱情被金钱、名声、种族偏见所毁掉,于是在一个酒会里用斗牛的剑把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斯敦刺死。丹蒙和她逃到了危地马拉。
    结局是很悲惨的,丹蒙越来越潦倒,天天在下等戏院里厮混,黄亚娜终于离开了他,又去当妓名人轶事女,在追逐中,黄亚娜被警察打死。
    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故事,控诉恶劣的社会怎样摧毁一个歌唱的天才,怎样杀死一个善良的少女,怎样破坏一桩纯洁的爱情,但好莱坞(注:早先好象也有译作“荷里活”的)把这个有力的故事改变为一个女人祸水的公式。
    小说中有一段话(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表示了作者对好莱坞的看法,也说明了好莱坞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式来摧毁这部文学作品。书中这样说:
    “我不喜欢好莱坞。我所以不喜欢它,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对待一个歌唱家的方式,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对她的方式。对于他们,歌唱只是你所买的东西,你必须付钱的东西,演技、剧本的编写、音乐以及其他所有一切他们所使用的东西都是这样。这些东西本身可能自有其价值,这种念头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认为本身自有其价值的,那只有制片家,他决不知道勃拉姆斯与艾荣·柏林之间有什么分别,他不会知道歌唱家与哼时代曲的人有什么分别。直到有一天晚上,二万多人高声大叫要听那唱时代曲的人唱歌,他才懂得两者的不同。除了编剧部替他写好的故事大纲之外,他不会读书,他甚至不会说英语,但他自以为是精通音乐、歌唱、文学、对话以及摄影的专家,只因为有人把奇勒·基宝借给他拍一部影片,于是他成功了。”
    小说家凯恩对于好莱坞一点也不尊敬,于是他们对他的小说也使用了暴行,不过不是在教堂里,是在摄影场上。</p>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5-18 13:48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