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代,西夏主李继迁骚扰西部边疆,保安军上奏,擒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想把她杀掉,犹豫未决之际,请来枢密使寇准单独商议此事。商议停当后,寇准退出归家时,路过相府,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宰相吕端。
    吕端说:“皇上告诫你不要跟我说吗?”
    寇准说:“没有。”
    吕端便问:“准备怎么处理?”
    寇准告诉他准备在保安军北门处斩首,以惩戒凶逆。
    吕端说:“这样做,来必合适。”
    于是他便进见皇帝说:“从前项羽欲烹髙祖父太公以示威于高祖,而高祖却说愿分得一杯羹。举大事者是不顾父母的,何况李继迁 ...

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经验,使毛泽东受到很大启发:南斯拉夫能够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中国为什么不可以?于是,毛泽东曾一度主张向铁托学习,拿英美的钱,干自己的事业。抗战期间,毛泽东试图争取美国援助,这无疑是借鉴了铁托的成功经验。欧战结束后,中共中央曾多次谈起南斯拉夫和铁托的经验。
    中国和南斯拉夫都曾遭受过法西斯的侵略,后来又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两国有着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当时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铁托,一个在南斯拉夫,一个在中国。1956年3月2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道 ...

开国上将刘亚楼,在天津战役时,经常去阵前亲自侦察地形。    
    有一次,刘亚楼带着警卫员在中间地带与敌军搜索队不期而遇。对方非常错愕,没在第一时间展开火力,而反应极快的刘亚楼一面令警卫员一个劲地朝对方扔手榴弹,一边扯着嗓子大喊:“一营从左边上,二营从右边冲,三营跟我来!”唬得对方误以为撞上了东野整整1个团的兵力,吓得赶紧逃跑了,刘亚楼等人这才逃过一劫。
    还有一天晚上,刘亚楼和警卫员趁着夜色摸到复兴门外侦察地形,经过一片坟地时惊动了敌军。对方的手电筒灯光都罩住刘亚楼了,只是尚未看清他身上的 ...

他是个倒霉孩子。
    因为家里无法同时抚养5个孩子,于是很小的时候,他就被送到了孤儿院。没有亲人,孤独无助的滋味可想而知,然而让他更痛苦的是为了生活,年纪还不算大的他就要在一家加工眼镜零件的工厂打工。
    年龄小身体瘦弱的他很快成了工人们无聊时捉弄的对象。他们常常毫无顾忌地拿他开玩笑,还常常让他去干一些不属于他的工作。而对这一切他都逆来顺受,从来不说什么。有一次,寻开心的工人们把他的外套抢来,几个人围成一圈互相扔着玩。他跑向左边,左边的人就把外套扔到右边;他跑到前边,前边的人就把外套扔到后边。他 ...

徐有功任侍御史后,在润州发生了一起庞氏案。庞氏原是唐睿宗李旦的岳母——窦德妃娘娘的母亲,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妻子。她从女儿德妃被武则天杀死后,一直心神不定,抑郁成疾,自以为被鬼怪缠住了身。她听从一位奴仆之说,在夜间焚香祈祷驱鬼。然而这一焚香驱鬼的事却被人告发,说她在每夜焚香诅咒武则天早死。武则天从杀了德妃以后正找不到德妃亲人的“谋反”把柄和不轨行为,酷吏薛季昶为迎合武后的心意,便捏造庞氏为“不道”罪。将庞氏判为死刑,家属也连坐流放三千里。
    徐有功得悉后,他也知道这是武后的旨意,很难挽回。可他 ...

林彪反革命集团曾密谋发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出逃。林彪死党周宇驰(曾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和于新野(原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处长)、李伟信(林立果“秘书”)也于当日,窃取国家大量机密文件后乘坐直升机实施第二次叛逃。
    但是直升机驾驶员陈修文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并与之展开了坚决斗争,不顾个人安危,用无线电台报告了地面。然后陈修文将组合罗盘航向刻度倒拨了180度,巧妙地调转了机头反航北京。
    (油不够了)至怀柔县迫降时,陈修文与周宇驰等展开了激烈搏斗,并被周宇驰杀害。陈修文后来被授予烈士 ...

2000年7月10日,杨倩出生在浙江宁波鄞州区的姜山镇。在这个宁静富庶的浙江村镇,杨倩在射击摊上展现了自己的射击天赋。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一些集镇上,或是儿童乐园,会有那种打起球送玩具的射击摊位。杨倩跟男孩子一样喜欢打枪,便常常到这样的摊位上大显身手。
    杨倩的天赋实在太好了,几乎每次都是百发百中,将摊主准备的玩具全都赢了过来,害得摊主摇头叹息,“央求”杨倩“你能不能不打了?”而杨倩并不是为了赢玩具,相反她把收获的玩具都送给了村里的小朋友。
    所以,在比她更小的同村小朋友眼中,杨倩是一位异 ...

陈望道,原名陈参一,浙江义乌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攻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到国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后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还曾担任《辞海》总主编。
    1919年,五四运动刚爆发,陈望道便从日本回国,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1920年2月,陈望道以回乡过春节的名义,在“柴房书屋”里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 ...

寇准和丁谓,开始时,是朋友,也是知己。一日,寇准与另一宰相李沆议事,丁谓来拜,谈了一会儿。他离开时,李沆叮嘱寇准:“像丁谓这人,万万不可使得势。”寇准一笑,不以为然。
    后来随着寇准做宰相,丁谓也登上了副宰相的位置。丁谓曾兵不血刃,安抚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还曾奏议为民减赋(也算是能臣)。
    一日,中书省举行宴会,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胡须上了。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寇准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说了一句“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的话,让丁谓下不了台。
    这就是“溜须” ...

据《新旧唐书》的太宗本纪记载,李世民四岁的时候,有个书生自称善于看相,晋见李渊道:“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见到李世民道:“龙凤的姿质,日月的仪表,到二十岁,必定能济世安民。”李渊采纳“济世安民”之义来作为李世民的名字。 
    李世民幼时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世民17岁),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招募去救援,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将要出发时,李世民对云定兴道:“一定要携带旗鼓来设置疑兵。再说 ...

文宗是唐朝历史上一个比较廉洁、简朴的皇帝。即位后,首先革除奢靡之弊,大力倡导节俭之风。
    即位之初下诏释放宫女,解放鹰犬,节省冗食,取消皇室在国家仓库之外别贮钱谷,停止在正常上贡之外的一切摊派和勒索等等,大开一代廉俭新风。
    文宗廉洁勤政,好学为乐。在处理政事以外的闲暇,读书观史,对于女色、音乐、舞蹈、畋猎等等先代帝王痴迷的东西从来不曾留意。
    一次在别殿召见百官。
    “我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文宗举起自己穿的衣服说。
    “皇上以俭为我们作率啊!”百官纷纷称誉文宗节俭的美德,只 ...

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给新上任的御史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坐轿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雨后再上路时,一个穿着新鞋的轿夫小心翼翼,后来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脏了。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满不在乎地踩上去。
    御史是负有弹劾、纠察官员过错之责的人,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劝戒御史引以为戒,坚持防微杜渐,以保清廉本色。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3-5-30 02:53 , Processed in 1.115128 second(s), 50 queries , Memcache On.

郑重声明:本站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