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_在线阅读_苑书义

第一章“少年科第”
    鸿章在文安诸子中,排行第二,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他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世、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民名人轶事主义者把侵略触角伸进神州大地之时,社会环境的薰陶,家庭出身的影响,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少年时期的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他的启蒙教育,是由严父兼良师李文安进行的。1828年6岁伪鸿章开始在父亲开设的家馆中学习。书房叫棣华书屋,又叫棣书屋,是一所方塘花树环绕的水阁:“门临方塘,水光照屋。菊花三径,杨柳数株。”过去他的父辈们曾在“水阁谈经,柳堂论艺”,而今,这个水阁柳堂又成了他们小字辈切磋学问的场所。1834年当父亲到费氏墨庄就馆时,12岁的鸿章也陪同前往攻读。1835、1836、1838年其父连续三年赴京会试,无暇授徒,鸿章便拜堂伯父仿仙为师。此外,鸿章还曾“从徐明经游”。那时的鸿章,由于将主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力集中在应付科举考试上,所以目光只局限于应制时文和试帖诗等,还谈不上什么学术性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受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学术思想的影响。鸦片战争前后,作为封建政治、经济反映的文化,主要是汉学、宋学、桐城派古文和与之相对立的今文经学。鸿章的三位导师,无不崇尚宋学,有的还兼治桐城派古文,喜爱诗赋。其父致函仿仙说:
    第近来学者之弊,舍本逐末,有才无行,举动尽皆浮妄,文章不求根柢,纵能文获微名,终非令器所成,亦几何矣,足下少有至性,早濡节母名人轶事之教,沈深经术,发为文章有序有物,砺节砥行,不苟取与,不与外事,早为乡里推重,经师人师,津梁后学,表正里闾,使同里诸子知所宗仰,不至流为外间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幸甚,幸甚。
    这封信中所说的,既是其父的学术见解,又是对仿仙学术观点的首肯。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文安批评的“舍本逐末,有才无行”的学者,不是别人,正是汉学家。“弃本贵末”是宋学家方东树对汉学家的评语。宋学家认为,读经应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而汉学家却反其道而行之,毛举细故,埋头考证,“众口一舌,不出于训诂、小学、名物、制度”,“于圣人躬行求仁,修齐治平之教,一切抹煞”。
    其次,文安赞赏仿仙的,并非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恰恰是他崇尚宋学和桐城派古文:“沈深经术,发为文章育序有物”。他认为,要阐发儒家典籍的义理,读书就“先须沈潜体玩,熟读熟思,以求实得要,洞悉古人立心制行,与人经世实在处,断不可诵言忘味,至赏奇析疑时,斯收丽泽之益。”而仿仙正是这样做的,所以才得到“沈深经术”的定评。他说仿仙“发为文章有序有物”,无非是肯定仿仙为文遵循了桐城派的义法说。义法说,是桐城派文论的重心。“义”指“言有物”,“法”指“言有序”。
    宋学家认为“经济之学即在义理之中”。“经济之学”,又称经世致用之学。研寻义理、经济之学,必须著意经史。李文安也正是这样训勉鸿章等人的。他致函玉坪说:
    我辈经济学问,仍须根柢经史。……读书果能贯通,自能致用,真实见地还须在经史中求之。余阅锐、铜等文赋,气焰尚好,功夫亦熟,只见地未尽高超,未尽踏实。故前书示以用功之法,须著意经史,惊弟早见之矣!
    鸿章的另一位老师徐明经,虽然生平事迹不详,但崇尚宋学却无疑义。鸿章致函鹤章说:
    兄少时从徐明经游,常告读经之法。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弟亦不妨照此行之,经学之道,不患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焉。
    “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这是宋学家的主张,鸿章得之于徐明经,又传之于李鹤章,这表明他对此说深信不疑,并且是身体力行的。
    鸿章天资聪颖,加上良师督导,在义理、经济之学和制艺技巧方面进步较快。1840年考中秀才,岁试时曾被滋园学使拔取第一。1842年年届20的鸿章,长得身躯颀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焊之色,露于眉字。他回首往事,展望未来,百感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集,诗兴泉涌,于是有《二十自述》七言律诗之作。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救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竞何为。
    这是《二十自述》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首,作者孤芳自赏、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若惊和追逐功名而仕途蹉跎的悲喜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集的心境,跃然纸上。
    人生惟有青春好,世事须防白首催。
    万里请缨终子少,千秋献策贾生推。作者决意克服“因循”积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珍惜青春年华,“辛勤读五车”,争作像西汉终军、贾谊那样弱冠扬声的人物。
    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宫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都,准备来年顺天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妇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鸿章首次离开故乡,奔赴首都,欣喜欲狂。夫人周氏(何时结婚待考)帮助打点行装,亲朋挚友馈赠饯行,离思深情,悠然不尽。告别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八景之一的淮浦春融,在满天霜华的季节到达地处华北平原的蓟门,沿途泛舟策马,观赏波光草色,令人心旷神估。但当发现京中薪桂米珠而家庭经济拮据时,愁怅抑郁之情又油然而生。
    《人都》诗其余9首的主题,一是决意争取科举功名,二是希望访求师友。
    “丈夫只手把吴钧,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吏,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
    鸿章的留别诗,以依依惜别的心情,缕述了昔日共战名场的情景,勉励好友立志蹑金鳌夺龙头,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心心相印。
    鸿章这时虽有几位共战名场的朋友,但却没有结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过著名的文人学士,及至从乡野进入作为清朝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游渐广,视野开阔,并因得到名师指导,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鸿章抵京后,先住安徽会馆,后移居狮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同马文虎家。鸿章在《享母》函中说:“马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厚诚笃,年逾五旬,精神尚矍铄,评阅诗文,则高谈阔论,竟日无倦态,与男意气相投,足堪告慰者也。京中繁华富贵之气,触目皆是。惟男作客此间,万不敢背庭训而稍涉浮华也。”鸿章抵京不久,便以年家子进谒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以戊戌翰林供职京师,与鸿章父亲为戊戌同年。1844年鸿章应顺天恩科乡试,“三场文墨,差堪自满”,结果中试第48名举人。鸿章致函瀚章等说:“北闹中试,蒙曾涤生夫子荐馆于何仲高幕府”,“居停系初年翰林,学问渊博,晨昏清讲,实获吾心。公子亦少年好学。”“安砚此间,差堪告慰。”鸿章一面教授居停公子,一面准备会试。当时在京“各地应举文人,组织文社于九条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同三号,慕曾涤生夫子之名,请渠出任社长,社规每月应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文三篇、诗八首。”鸿章通过这个文社既同各地士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游问学,又经常向曾国藩请教诗文。1845年鸿章参加恩科会试,曾国藩出任本科会试同考宫。鸿章虽然会试落第,但诗文却博得曾氏青睐。鸿章在《禀母》函中说:“初次会试,男以诗文受知于曾夫子,因师事之,而朝夕过从,求义理经世之学。”后来曾国藩曾对瀚章说:“令弟少荃,自乙末之际(指1845、1846年),仆即知其才可大用。”
    曾国藩曾从理学大师唐鉴×仁、吴廷栋等讲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理学,向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的刘传莹请教考据学,并承袭桐城派姚鼐之说而治古文,“务为通儒之学”,在士林中颇有名气。他认为“为学之术”有四,即义理、考据、辞章和经济。其中“义理之学”处于首要地位,“经济之学”包括在“义理”之内。“义理之学”讲的是“明礼”、“遵礼”、“守礼”,“经济之学”则是以礼经世治民,实行“礼治”。“辞章”是用以载道,阐扬“义理”的。“考据之学”即汉学,原本是“义理之学”,即宋学的冤家对头。他主张“于汉宋二家构讼之端,皆不能左袒以叩付一哄”,应“兼取二者之长”,以汉学作为充实宋学的工具,以考据作为“明礼”的手段。鸿章说曾国落“为学研究义理,精通训诂;为文效法韩、欧,而辅益之以汉赋之气体。其学问宗旨以礼为归。常曰:‘古无所谓经世之学也,学礼而已。’”曾氏“规切友朋,劝诫后进,一以此意竟竟焉。”由此可见,李鸿章先后就学的四位导师:文安、仿仙、徐明经和曾国藩,学术见解依稀相似,因而他所受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李鸿章受业于曾门后,发愤攻读经史,以“求义理经世之学”,并“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制举文”。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丁未)鸿章再次参加会试,出场后给母亲写信说:“男春闱仍应经试,此番文墨,较上科稍为遂心,不稳能侥幸否?前日偕诸好友游通州,返京启蒙上皇恩泽赐游北海。通州天然胜景,北海以匠工争巧,眩人耳目,履其地竟流连不忍去也。”稍为遂心的文墨和赏心悦目的美景,相映成趣,使鸿章飘然若仙了。不出所料,鸿章果然脱颖而出,列为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此次会试正考宫潘世恩,副考宫杜受田、朱凤标、福济等,座师孙锵鸣。是科状元为张之万。是科同年有不少是曾门弟子,鸿章感叹道:“诸好友均高中,曾夫子门下可谓盛矣。”曾国藩在丁未科进士中,对李鸿章、郭嵩焘、帅远、陈鼐四人非常器重。他致函李瀚章说:“丁未馆选后,仆以少荃及筠仙、帅逸斋、陈作梅四人皆伟器,私目为丁未四君子。”
    鸿章春闱告捷,文安欣喜若狂。1846年因鸿章袒父殿华去世,文安丁优守制,从京城返回家乡,不久入浙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学政赵光幕。喜讯传来,文安喜而赋诗:
    年少许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天下士,书香聊慰阿翁期。天恩高厚臣家渥,不愧科名要慎思。
    文安看到丁未会墨后,对鸿章“首艺入选”所表现出来的才华,颇感自豪,并击节赞赏:
    少年气象自峥嵘,翘秀居然荷匠成。
    老辈传衣原特识,儒生报国在和声。
    品题尤重师庭誉,文字先邀海内名。
    盛世辟门资拜献,要恩什帛有殊荣。
    翌年,文安服丧期满,重返北京,从此约有5年光景,文安与鸿章同在京城做官。1850年庶吉士散馆,鸿章以成绩优异而改授翰林院编修。他在《禀母》函中说:“挂榜之日,男托大人洪福,名列二院编修。男出辞馆席,承何公(仲高)至诚款留。故席虽辞,仍安身幕府。现已入院视事。”中进士、做翰林,是鸿章“少年科第”的顶峰,在仕途上“一路扶摇”的起点。翰林院是朝廷储备人材之地,掌管朝廷制浩、文史修撰一类工作。“翰林官七品,甚卑,然为天子文学侍从,故仪制同于大臣。”按清制只有翰林出身的大臣,才能人阁为大学士,死后乃得溢文。“故论者终以翰林为清品云”。从1851年起,鸿章累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
    做翰林、纂修等,比较清闲,又能接触宫内藏书。鸿章利用职务之便,潜心经史,曾写成《通鉴》一书,并以亲身体会谆谆教导兄弟、子侄。
    朱子家训内有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兄意亦然。……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
    (考试)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读经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不可兼营并骛,一无所得。侄能听余言,毋论考试之得失,他日必能成一“有用之人。
    鸿章不仅著意经史,而且喜好艺文。他认为“文墨能定人生夭寿”,关乎人的寿命长短。“盖长于新奇藻丽,短于含蓄雍容,以之取科第则有余,享天年则不足。”他反对雕章琢句而内容空虚的文风,赞赏以委曲婉转、平易流畅的文体宣扬纲常伦理、孔孟程朱之道的唐宋八家和桐城派古文。他把两者比喻为“出水芙蓉”和“苍松翠柏”。他说:“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他特别推崇唐代古文大家韩愈的《论佛骨表》和北宋古文大家苏轼的《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他曾致函其弟说:
    余平生最喜读者,为韩愈《论佛骨表》,取其气盛也。三弟可常常阅之。……苏拭《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言之非常庸快,余亦常读。
    《论沸骨表》意在“尊儒排佛”。819年唐宪宗派人把藏在凤翔县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的释迦牟尼的指骨迎进长安皇宫供奉三天,韩愈愤然上表,斥责礼佛求福之虚妄,要求将此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宪宗本想藉此祈求长寿,而韩愈却偏偏说信佛的皇帝都得短命。宪宗一怒之下,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这就是韩愈和着血泪写成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绝唱的由来。《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意在宣扬“好兵者必亡”。当时西夏扰边,宋神宗派兵进击。以太子少师致仕的张方平建议神宗。“绝意兵革之事,保疆睦邻,安静无为”。李鸿章认为前者“气盛”,后者“言之非常痛快”,说明他十分欣赏韩、苏的文采和见解。李鸿章既喜欢阅读唐宋古文大家的名著,又热衷于舞文弄墨,宣扬唐宋八家和桐城派古文的理论基石——“文以载道”论。他曾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心写成《文以载道赋》,吹嘘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文以载道一言,发前人未传之秘,实圣贤之通矩,记籍之枢辖也。”他认为“六经为载道之书,后世祖述,为文因时递变,而揆道则一”。这就是说,文学是为“道”服务的,是“道”的载体,历代文学虽然文体各异,但是在宣扬封建的伦理纲常、孔孟之道方面却是一致的。

举报

第二章帮办安徽团练
    当上令人仰望的翰林院编修以后,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展望未来,前程似锦。他本想设法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这偏消”,一场突发的社会震荡使他不得不以儒生而充军旅。
    1851年1月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群众,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树旗造反,建号太平大国,军曰太平军,只经过两年多的战斗,便从广西一隅跃进到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流域,奠都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朝封建政权相对峙的农民政权,并开始北伐与西征。随着太平天国的蓬勃发展,大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北,黄河上下,和边疆各挨人民纷纷举起义旗。它们彼此呼应,相互激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清高名人轶事潮。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全国范围的反清狂飚,使以刚刚戴上皇冠的咸丰帝为道的满汉地主阶级统治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对着一个风声鹤唳、兵慌马乱的局面。竭尽全力镇压农民造反,保住清王朝的反动先治,成为咸丰一代一切重要措施的出发点。
    当时清朝的达官贵人和主要支往绿营兵腐朽不堪,“文武以避主贼为固然,士卒以逃死为长策”。正当地主阶级现有当权势力无力挽救危局之际,一股新的反革命势力却从地主阶级中浮现出来,有些政治地位不高的汉族地主士绅“同仇奋义”,举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协助清军镇压群众,屡建奇功。面对这种严酷现实,咸丰一面用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来制止文官武将和绿营兵的溃逃,驱使他们继续为清王朝卖命;一面努力争取汉族地主豪绅的支持,动员他们凭藉自己在本乡本地的封建的政治、经济和宗族势力,“结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搜查土匪”,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并为此而在南北众多省份任命了一大批在籍官僚为督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大臣。
    1853年2月24日从武汉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徽省城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3月1日尚未接到皖抚毙命奏报的咸丰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会同蒋文庆、周天爵办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防剿事宜。吕贤基,字鹤田,安徽旌德人,以翰林院编修改御史,累转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他是一位“状貌严毅”、力崇程朱理学的封建官僚,深知此次回籍办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防剿事宜,艰险异常,性命难保。他“自知不返”,告别老母,悲痛欲绝。据说他“别母痛哭不能起”。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地主阶级的立场和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驱使鸿章遵照清廷意旨,离别翰苑,返回家乡,去扼杀造反的农民。
    关于吕贤基奏请李鸿章随营帮办之事,鸿章的学生和部属刘秉璋的儿子有过一段绘声绘色的描述:
    李文忠为编修时,以文字自喜,恒为吕文节(贤基溢号)草疏言事,时人弗之奇也。洪(秀全)杨(秀清)得武昌,顺流而下,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戒严,安庆续陷,闻于朝,文忠方在海王村书肆中,遇同乡某君谓之曰:“尚不知省城失耶,而作此不急之务也?”文忠感念桑梓之祸,过文节怂恿上章,文节即令其代制而允具名焉。文忠归,翻检书籍,审查时势,惨淡经营,而得长篇。书成已深夜,幸居距文节宅不远,使人持往,不致误翌晨封奏。文忠倦卧,迨醒日已过午。当时京朝宫不得见本日朝报,心念昨事,驾车往见文节。及门,闻合家哭声如有丧者。登堂,文节自内跳而出曰:“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是日,文节召对,上大哭,文节亦伏地哭。其后,文忠和何莲舫诗中有“追槍同胞烈士魂”,指文节也。又曰:“谏草商量盾吾圉,伏蒲涕泣感君恩”,记是事也。不久,李鸿章便遵旨随同吕贤基星夜就道,奔赴安徽,从此开始了“宛转随人盖九年”的坎坷历程。是时,廷旨周天爵署理皖抚,而周则在宿州疏请迁省治于庐州府,并言军机吏洽难以兼顾。于是,咸丰改派李嘉端为巡抚,命周天爵以兵部侍郎衔办理防剿事宜,并命吕贤基会同周天爵、李嘉端练兵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勇。咸丰原想依靠这三位大员以“靖寇氛而固疆圉”,稳定安徽局势。但是随同吕贤基赴皖的袁甲三却另有看法,他上疏断言“皖省军务紧要,现办防剿诸臣难持全局。’他认为周、吕、李三人皆属庸庸者流,周天爵是一位体弱多病的八旬老翁,“一遇事急,立时呕血”,并且“注意淮北,而于淮南势难兼顾”。吕贤基虽然“一片热肠”,但因“书生谈兵,鲜合机宜”,对于周天爵的军事布置,“亦断不能赞一辞”。李嘉端“任事太锐,思虑恐难周详”,并且与周天爵气机不通,呼应不灵。特别令人优虑的,是一省之中三帅并立,各争雄长,“事权不一”,“动多掣时”,加之兵力单薄,而安徽“门户太多,处处空虚”,实难抵御造反农民的进攻。袁甲三的分析,可谓中肯之论。当时安徽外有建都南京的太平天国的威逼;内有风起云涌的以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为主体的群众反抗斗争。1853年5月李嘉端向咸丰诉苦说:安徽各地“土匪啸聚,少者数百人,多者数千人,一股甫平,一股又起,几无完善之区。”但全省能够动用的兵额却不过4千余人,“加以调遗溃散之余,兵力益形单弱”。像庐州这样的重镇,也只有守兵50余名,“其招募之勇一千余名,未经训练,器械不齐,断难任以防剿;又以经费不充,大有欲散之势。”
    安徽也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其他某些阶级斗争激烈的省区一样,地主士绅纷纷举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站到反对农民斗争的最前线。其中凶悍著名的有:桐城马三俊,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吴廷香、吴长庆(字筱轩,世袭云骑尉出身)父子,合肥张树声(字振轩,廪生)和张树珊(字海珂)兄弟、周盛波(字海舲)和周盛传(字薪如)兄弟、刘铭传(宁省三)、潘鼎新(字琴轩,举人)、解光亮、李鹤章等人。据说“庐郡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整齐”,同远在京师的李文安有着密切关系。他基于阶级本能,“寄信回里,劝谕乡人先为恩患预防之计”。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头子们筑圩练兵,自称圩主,所谓“寇至则相助,寇去则相攻”,有的“藉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之名,擅作威福,甚至草管人民,抢夺民财,焚掠村庄,无异土匪”。
    抵达庐州的李鸿章,面对这样内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局面,内心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他虽然血气方刚,有意大显身手,力挽狂澜,但怎亲自己无权、无兵、无饷,又系儒生从戎,对军事一窍不通,因而展望前途,忧心仲忡。他先入周夭爵幕。是时太平天国正忙于巩固南京周围的阵地,尚未派兵北伐,西征;而安徽境内的捻军却一跃而起,成为当地抗清的主力。捻军原称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起于清朝初年,本为淮河两岸以穷苦群众为主体的反抗封建压迫的结社,以后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河南之归、陈、南、汝、光,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苏之徐,山东之充、沂、曹所在有之,而安徽之凤、颍、泗为甚,凤、颍所辖蒙、毫、寿为尤。”成员有农民、盐贩、船夫、渔夫、手工业工人、饥民、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无产名人轶事者、裁撤兵勇和知识分子等等。起初主要从事抗粮、抗差、吃大户、杀富济贫等经济斗争,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活动时往往数十人或数百人为一股,谓之一捻。各部自号为捻,不相统一。各部首领通称捻头或趟主,而捻众“居则为民,出则为捻”。随着太平军跃进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流域,安徽、河南等地的贫苦群众纷纷结捻响应,开展反清斗争,从而使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迅速地向捻军转化。奉命“专司防剿”的周天爵,便把“剿办”皖北捻军、防止其与太平军联合放在首位。追随周天爵的李鸿章,也自觉地把刀锋指向了皖北捻军。李文安在家书中曾说:“叠接家信,家乡土匪滋扰,幸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办有眉目,稍得安靖。……鸿儿随敬修(周天爵字敬修)抚军剿办土匪,现未得信,胜负若何,弟甚悬注。”这表明李文安既站在造反群众的对立面,又担心自己儿子受到造反群众的惩罚。可惜的是,造反群众没能击毙李鸿章,反而被这个刽子手投入血泊之中。
    李鸿章随同周天爵主要参予了两次较大的绞杀捻军的战役。
    一次是镇压定远陆遇龄起义。定远为九省通衢,捻军活跃地区。
    陆遐龄(约1803—1853)是定远县荒陂桥旗杆村(现属长丰县沛河乡)人,为地主家庭出身的武秀才,因受到某个案件株连被关押在安庆监狱。1853年2月太平军首克安庆,把他从监狱中拯救出来,并派他返回定远组织群众起兵响应。约在3月上旬,陆在家乡造反,竖立“随天大王百战百胜等旗”,聚众万余,打击土豪,抗击清军。据时人记载,定远知县督兵进犯,“两战两败”,而城内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更“事同儿戏”,甚至公然乘机渔利,“有用竹槍一支,开支公项八百文者”。是时,合肥夏村夏金书联络陆遇龄“约期大举”,南北呼应。李鹤章闻讯,立即率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百余人前往围捅,杀害金书父子,解散千余,“增立东北乡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防”,堵塞了陆遐龄南下的通路。接着李鸿章、李鹤章督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随同周天爵在定远荒陂桥、寿州东乡等地击败陆遐龄起义军。4月中旬周天爵诱捕并杀害了陆遐龄父子。周天爵奏奖李鹤章六品衔。
    另一次是镇压多达4千亲人、活跃于颍州、蒙城、毫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界地区的陈学曾、纪黑壮起义。据记载:
    (咸丰三年三月)有巨捻陈学曾、纪黑壮等啸聚颍州之王市集,官军节次被挫,周天爵率编修李鸿章督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堵剿。5月初安徽巡抚李嘉端行抵庐州,不久即将李鸿章从周天爵处调来,协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这位新任皖抚,把“靖内变而御外侮”作为首要任务。所谓“靖内变”,就是镇压境内以捻军为主体的群众斗争。所谓“御外侮”,就是堵截太平军进入安徽。其实,本地的造反群众已经搞得他们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哪还有什么力量阻止太平军破门而入呢?就在李嘉端行抵庐州不久,太平天国先后派兵大举北伐和西征,而安徽则首当其冲。率先挺进安徽的,是以林凤祥、李开芳为首的北伐军。5月10日北伐军占领滁州,18日北伐军攻克临淮关,直逼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对北伐军的凌厉攻势,李嘉端等胆颤心惊,寝食难安,哀叹:“现在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以南均无重兵,各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亦单,一无足恃。”因而一面吁请咸丰速调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湖北官兵赶赴庐州救应,“并堵贼回窜之路”;一面表示要“号召兵勇亲援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他令候补直隶州知州李登洲带勇3百先行,继令户部主事王正谊于梁园镇会合李鸿章,“号召练勇,劝借军饷”,他随后带兵2百余名陆续进发。5月28日北伐军一举攻下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刚刚带勇进至定远、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界的李登洲,忽闻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失守,手下“民夫尽逃”,又怕所带合肥乡勇“恩归骤散”,于是率部慌忙退却。李嘉端“一筹莫展,五内如焚”,踟蹰于护城驿。他虽然没有勇气率兵直逼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但又“不能不虚张声势”。他令王正谊、李鸿章“分谕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首,自店埠至麻布桥排日点验练勇,使槍炮之名人轶事声联络不绝。”只是由于北伐军继续北上,并没有挥师南下,李嘉端、李鸿章才得以逃脱灭顶之灾。
    正当北伐军挺进豫皖边界之际,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以晃等统率的西征军又长驱入皖。6月10日北伐军和西征军分别占领毫州和安庆,使李嘉端等陷于两路牵制、腹背受敌、风声鹤唳、远近惶惶的窘境。虽然北伐军不久即弃毫州,攻人河南,但是安庆却变成西征军的大本营。此后一连四个月,西征军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针,兵锋直指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而在皖北则没有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李嘉端为了阻止西征军北上夺取庐州,进而与北伐军会合,慌忙派遣张印塘、李鸿章分别带勇驻防集贤关和运漕、东关。集贤关系安庆北面的重要战略据点。运潜、东关既是巢湖一带和庐州门户,又是漕粮的集散地和运输孔道。西征军为了取得粮食以接济安庆和南京,进占运潜,迫使李鸿章带勇退防东关。9月李嘉端奏称:“编修李鸿章自四月带勇驻守东关,正当炎热之时,弹压巡防不辞况瘁。此番运潜击贼,虽未大挫凶锋,而数月勤劳,亦堪嘉奖。现仍分守要隘,与镇臣玉山互为声援。合无仰恳天恩,赏给六品顶戴、蓝翎,以示鼓励。”其实,李鸿章何尝有什么堪称嘉奖的功绩,有的主要却是恇怯逃跑或“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李嘉端此举,纯粹是老官僚讳败为胜、掩人耳目的惯伎。时人赋诗揭露了所谓李鸿章“弹压巡防、不辞况瘁”的真相。
    灯花燎乱成三豕(李鸿章守运漕,上流有放河灯者,李惊为贼至,退兵山上),草木惊疑是八公(寿春镇守上窑,有好民三人伪为贼之谍者以恐乡民,总戎见之回寿春)。寇自穷奔宫自葸,行辕处处系花骢(大僚多备好马为奔走计)。
    邀功致败沈天险(李鸿章守东关,乃险要之地,其乡勇闻贼至迎击三十里外,败卒冲动本营,遂失巢县),畏死穷奔向坦途(寿春中营同时奔归庐州,遂弃巢县而不顾)。
    就在李嘉端为李鸿章请功后不久,石达开奉命到达安庆,主持西征战事。石达开在皖北改守为攻,派兵进取集贤关、桐城,清兵勇望风而溃。是时吕贤基驻守舒城,“身旁无一兵”,成了光杆司令。据说李鸿章曾经赶来与吕贤基“议守御”,及至太平军兵临城下,他便立即抛下主帅骑马逃之夭夭了。
    11月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以晃督师攻占舒城,昌贤基走投无路,投水身死。12月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以晃挥师直取庐州。新任皖抚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忠源固守待援。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忠源,湖南新宁人,字常孺,号岷椎,湘军核心人物,曾国藩的“骨肉至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时李鸿章率勇驻扎合肥冈子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李彼此不熟,曾国藩从中撮合,希望他们“鍼芥契合”。曾国藩既致书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氏力荐:“李少泉编修大有用之才,阁下若有征伐之事,可携之同往。”又函告鸿章:“岷樵到庐,求贤孔殷。足下及鹤翁(吕贤基)、午翁(袁甲三)如有所知,幸尽告之。”由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忠源抵庐后两天即被困于孤城、致使曾氏的希望化成泡影。李鸿章本想援救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氏和庐州,但却力不从心。他亲自晋见率军来援的舒兴阿,表示“所有先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之壮丁,今愿自备口食,随同官兵击贼自效”。舒兴阿奏称:“臣查该绅士深明大义,当即面为奖励,并令其作速调集壮丁听候,约期随同进剿。”是时援军麇至,咸丰命和春总统城外援军万余,但因西征军奋勇战斗和清方“将帅不相能”,“接军远壁且败”,翌年1月庐州终于易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忠源投水毙命。鸿章北撤,家园被毁。凡此种种,使鸿章耿耿于怀,遗恨难消,直到咸丰九年还写有“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的诗句。
    太平军西征军攻克庐州之后,“以此通北路之援,扼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淮之险,南则联络舒、桐,东则策应和、巢”,从而巩固了太平天国在皖北的统治地区。咸丰急派福济为安徽巡抚,令其会同和春等力挽皖北危局。福济,满洲镶白旗人,始必禄氏,字元修,道光进士,是个典型的贵族老爷,既缺少应变之才,又不懂用兵之道。他曾任丁未科进士副考官,是李鸿章的座师。福济抵任,召鸿章入幕,对其“训植尤深且厚”。李鸿章因切盼找到新的政治靠山,也一意奉承福济。是时咸丰命令福济、和春尽快设法攻克庐州。但因庐州军民婴城固守和天朝援军、粮饷源源而来,致使清军连连受挫。
    于是福济、和春改变强攻庐州的作法,决定采取“歼其外援殆尽,然后乘其内蹙而攻之”的战略,分军进犯东南的合山、巢县和西南的舒城。李鸿章“时在庐州戎幕,慷慨请行,福巡抚壮之”,令其率领千总莫清云会同佐领吉顺统带吉林马队绕道攻取含山。1855年2月鸿章督兵勇侵占含山,残杀太平军总制罗繡光和战士千余人,因功赏知府衔,随即配合副都统忠泰进攻巢县,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正当双方军队相持不下形成胶着状态的时候,是年7月,李文安突然死于合肥军次。李文安系因户部左侍郎王茂荫奏保,而于1854年回籍督带练勇的,先驻临淮,后转战庐州、巢湖一带。据说李文安“体肥,会当夏令,辄痛饮,且露宿于外,无疾而终。”所以李鸿章“和何莲舫诗有句云:‘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有一钱’,盖记实也。”文安临死前,还念念不忘与造反农民为敌,手书训谕鸿章兄弟说:“贼势猖撅,民不聊生。吾父子世受国恩,此贼不灭,何以家为,汝辈努力以成吾志。”鸿章闻讣奔丧,暂离军营。是时巢县太平军万人猛扑焦湖清军营垒,忠泰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李鸿章因不在军中而拣了一条性命。8月进援庐州的太平军与清军在柘皋展开激战。李鸿章惊惶失措,带勇先溃,受到和春的讥讽和谴责。时在和春戎幕的萧盛远记其事说:
    (太平军)直奔柘皋,攻扑官军营垒,为围魏救赵之计。保升以道府用之翰林院编修李鸿章,闻贼大至,带勇先溃,以致富军营垒数十座均被破人,兵勇死者不可胜计,仅存河洲镇总兵吉顺一营。贼众彻夜环攻,……势已危急。和提军闻此警信,即亲带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兵数千,星夜驰往,官军用命,奋力攻击,杀贼多名,吉营重围立解。……次白李鸿章来见,称誉‘声威大震,以军门为最’,而军门答以畏葸溃逃,当以阁下为先’,赧颜而退,大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北,至今传为笑谈。
    1855年11月福济、和春等督兵勇攻陷庐州,鸿章从战有攻,受到奖赏。福济、和春乘胜分兵两路,西南直指舒城、三河、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等地,东南则进犯巢县、和州、东关等地。起初除在舒城得手外,其它各地均因太平军顽抗而受挫。李鸿章参与东南战役,到处碰壁,颇不得志。1856年夏他路经明光镇感怀赋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织着懊丧和犹斗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云:
    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賸此身。
    怀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膽轮囷。
    愁弹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
    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
    巢湖看尽叉洪湖,乐土东南此一隅。
    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
    袖携淮河新诗卷,归访烟波旧钓徒。
    遍地槁苗待霖雨,闲云欲山又蜘厨。
    1856年9月太平天国领导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内讧,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使或默许下,残杀杨秀清及其部属两万余人,石达开起兵讨韦。从而极大地损伤了革命元气,追使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福济、和春等乘机督军打通庐州东南和西南通路。李鸿章参与了侵占巢县、和州和东关等战役,因功赏加接察使衔。12月鉴于皖北战局暂趋稳定,李鸿章回籍葬其父于合肥东南葛洲新莹,服阙守庐。1857年2月太平军两位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在皖北发动了防御中的攻势,连克桐城、舒城等地,大败清军,击溃李鸿章所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勇,李鸿章奉母仓皇北逃。是年秋,福济奏报李鸿章“丁父忧服阙,俟经手事件料理完竣,给咨回京供职”朝旨以李鸿章“叠次剿匪出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军机处记名,遇有道员缺出,请旨简放。1858年7月咸丰因福济株守庐州,一筹莫展,将其免职,而以翁同书继任皖抚督办军务。8月陈玉成率部克复庐州,将李鸿章祖宅“焚毁一空”,李鸿章逃经明光镇,赋诗有“国难未阶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踟蹰”之句。
    李鸿章回籍督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历时5年有余,战场受挫,仕途维艰,“昨梦封侯今已非”。究其原因,一是安徽反清形势高涨,捻军和太平军遥相呼应,使清军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陷于四面受敌的困境。二是历任安徽巡抚和统兵将帅多为庸庸者流,使李鸿章得不到有力扶持和启迪,“茫无指归”,并饱尝了封建官名人轶事场中互相倾轧之苦;三是李鸿章儒生从戎,既缺少军事知识和实战经验,“好猛进”、“浪战”;又赤手空拳,“未辖一兵,未携一钱”,只能“号召练勇,劝借军饷”,但是,“劝借军饷”却博得“翰林变作绿林”的讥评,而“号召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则困难重重。曾国藩写信劝告李鸿章仿效湘军,“束以戚氏之法”,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淮勇:
    尽募新勇,不杂一兵,不滥收一弁,扫除陈迹,特开生面,赤地新立,庶收寸效。
    但是,李鸿章既没有认清改弦更张之必要,又无力特开生面、赤地新立。
    凡此种种,使李鸿章虽然牢记其父遗教,誓与造反农民为敌到底;但却“辗转兵间无所就”,军事败北,仕途碰壁,同僚侧目,愁绪满怀。时人说:李鸿章“以将兵淮甸遭众忌,无所就,乃弃去。”

举报

第二章投身湘军幕府
    1859年1月怀着悲凉心情自称“书剑飘零旧酒徒”的李鸿章,终于受到命运之神的惠顾,从一个潦倒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的宦海生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1853年曾国藩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受命帮办湖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事宜,他看出“兵伍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是清王朝的大患之一,决心独树一帜,改弦更张,编练一支新式武装,以挽救清朝统治。1854年2月他编成并督率湘军水陆两军,沿湘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北上抗拒太平军。湘军有别于清朝常备军,它是汉族地主武装,“以召募易行伍,尽废官兵,使儒生领农民,各自成营”。曾国藩“在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他采取传统的“以上制下”的战略方针,先清两湖,稳定后方,继而把军锋指向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和安徽。1858年7、8月间,曾国藩先后奉命驰赴浙、闽,进击分裂出走、放弃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根据地、盘旋浙闽的石达开部太平军。10月他率部到达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建昌(今南城),未及人闽,石达开部即由闽入赣,转进湖南,锋锐大挫。是时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军情渐松,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北却风云突变。面对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北天营进逼天京、湘军围攻安庆、三河、威逼庐州的严峻形势,陈玉成、李秀成两支主力太平军联合作战,首先摧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威胁,继而在安徽三河全歼李续宾所部湘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锐6千余人,击毙李续宾和曾国藩胞弟曾国华以及文武官员4百多人。包围安庆的湘军,见势不妙,慌忙逃跑,安庆之围不战而解。曾国藩因“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北军情变幻”而惊恐万分,哀嚎“呜呼恸哉!”12月奉命移师援皖。
    李鸿章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赶到建昌拜访曾国藩的。为曾李结合牵线搭桥的是李瀚章,他于1849年以拔贡朝考出曾氏门下,1853年署湖南善化知县,治军衡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曾国藩檄调来营,襄办粮台,遇有战阵,亦督队指挥。曾国藩称赞他“内方正而外圆通,办事结实周详,甚属得力。”1857年1月湘军粮台裁撤,归并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省局,瀚章回籍为其父守制,安徽巡抚福济奏留办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防捐务。1858年曾国藩札调瀚章赴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总理粮台报销,瀚章遂奉母同住。曾国藩十分器重瀚章,而瀚章也把曾国藩倚为靠山。瀚章既经常向曾国藩通报鸿章在皖情况,有时甚至将其弟家书转呈曾国藩过目;又时时向鸿章介绍曾国藩的宦海浮沉和吹捧其道德学问。瀚章在其弟与曾国藩之间起着沟通情感、增进了解的作用。时值鸿章到南昌看望老母,曾国藩便乘机通过瀚章邀请鸿章前来会晤。1858年12月曾国藩函告友人说:“筱泉家被贼焚劫,挈眷至南昌,日内亦即来营,少泉亦约来此一叙。”曾国藩与李鸿章早就结下了师生之谊,曾国藩称誉弟子为“伟器”,李鸿章敬佩其师如“神圣”。他俩溉有相似的追求:扑灭太平天国烈火、维护清朝统治以期封侯荫子、光宗耀祖;又有相互利用之必要,曾国藩希望借助李鸿章之才以成”大业”,李鸿章企图依靠曾国藩援引以立功名。因而他俩一拍即合。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李鸿章素有才气,善于握管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折甚为得体,深受曾的赏识。曾国藩赞扬说:“少荃天资于公牍最期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李鸿章也竭力吹捧其师:“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南针,获益非浅。”曾国藩对李鸿章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心训导,尽力雕琢,陶冶其志气,培养其才能。曾国藩日常起居颇有规律而富生趣,每天早起查营,黎明请幕僚一起吃饭。鸿章落拓不羁,贪睡懒散,对于这样严格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深以为苦。一天,他谎称头疼,卧床不起。曾国藩知道他耍滑装病,大动肝火,接二连三地派人催他起床吃饭,说“必待幕僚到齐乃食”。他见势不妙,披衣“踉跄而往”。曾国藩在吃饭时一言不发,饭后却严肃地教训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说完拂袖而去,鸿章“为之悚然”。曾国藩因素知李鸿章”才气不羁,故欲析之使就范也。”这里既有纪律的约束,又有道德的说教,李鸿章深感“受益不尽”,从而逐渐养成了“每日起居饮食均有常度”的习惯,并获得不少“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东西,李鸿章后来深情地回忆说:
    在营中时,我老师总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李鸿章入幕不及一旬,曾国藩就决定请他主持编练皖北马队,附于湘军。编练马队之举,发轫于左宗棠的提议。左宗棠(字季高)是湖南湘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人,举人出身,时赞湖南巡抚骆秉璋幕,后来成为湘军首领之一。曾国藩就左氏提议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协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字贶生,号润芝,道光进士)时任湖北巡抚,为湘军二号首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氏支持编练马队,曾国藩随即上疏清廷,慨切陈词。曾国藩所以力主编练皖北马队,是鉴于太平军和捻军的骑兵“多而且悍”,湘军陆军如无马队配合,难以制胜。他通报左宗棠:“阁下去年嘱弟留心马队,弟以调察哈尔之马练淮南之勇人奏。”他原拟调察哈尔马3千匹,令李鸿章招募毫州一带“善马之勇”千人。清廷支持编练马队,但令“斟酌采买”马匹。曾氏也修改了募勇计划,决定失招500,试行操练,如其可用,再行续招3千。李鸿章虽然承认编练马队确系当务之急,但却深感事体重大,缺少经验,胜败难卜,考虑再三,未敢轻许。李鸿章专程前往南昌,与自己哥哥相商。李瀚章赞成其弟意见,致函曾国藩,代为辞谢。曾国藩坚持既定方针,写信劝勉李氏兄弟“不必遽以住事之难为虑”。话已至此,李鸿章只得应命,派“专人至淮上招募马勇”。然而当时两淮地区太平军和捻军协同作战,声势较壮,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动荡的局势,人心的向背,迫使招勇之人空手而归。这样,曾国藩建立马队的计划就流产了。
    6月早已移驻抚州的曾国藩,鉴于太平军猛攻景德镇,担心湘军张运兰部不支,急派曾国荃率部往授,并命李鸿章同往。曾国荃(字沅浦)是曾国藩胞弟,所部为曾国藩嫡系。李鸿章心高气盛,希望独统一军,不愿寄人篱下,心情郁郁,有意他去。曾国藩赏识李鸿章之才而不满其虚骄之气,于是一面借用上方宝剑阻其去路,疏留说:李鸿章“久历戎行,文武兼资,堪以留营襄办”;一面对其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说“阁下闳才远志,自是匡济令器”,“倘为四方诸侯按图求索,不南之粤,则东之吴,北之齐豫耳。”李鸿章既不敢抗旨,又感戴其师“荐援”之恩,因而决计前往。
    就在这个时候,清廷批准湖广总督官文根据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之请而提出的建议,命曾国藩入川防堵石达开部太平军挺进四川。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本来打算借此为曾氏谋取川督一职,并确保湖北饷源。不料清廷只令曾氏援川,却不肯授予地方实权。曾国藩自然不愿前往,复奏“兵力太单,难以人蜀,且景镇未克,不可这行抽动”。李鸿章支持曾国藩,函请督办皖南军务张芾奏留曾国藩守赣。3月由于清廷催促,曾国藩只得带领李鸿章等幕僚拟经鄂人川,行至武穴,又接到官文关于“已奏请会剿皖贼”的通报。原来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鉴于曾国藩没有捞到川督一职和石达开军锋业已南指,“蜀中无事”,便说通官文奏准曾氏暂缓入川,全力图皖。9月曾、李先至黄州会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后抵武昌晋见官文,商讨行止,决定四路进兵安徽的计划,而其中心目标则是夺取安庆。曾国藩负责从宿松、石牌进取安庆一路。11月李鸿章奉旨授福建延建邵遗缺道。曾国藩看到李鸿章“新放福建道,无缺可补,进退颇难自决”,便以“赞襄需人”为由,奏准把他继续留在戎幕,随即带着他自黄州东下援皖,驻军安徽宿松,与屯军太湖、潜山的陈玉成部太平军相峙。
    1860年初,清廷基于“上下夹攻,南北合击”太平天国的战略决策,命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大营和湘军分别围困天京和“进攻安庆,分捣桐城”。太平军为了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采取了先救天京、后保安庆的方针。是年5月李秀成、陈玉成联军一举击溃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大营,随即挥军东指,挺进苏杭。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北大营本来是咸丰与曾国藩矛盾的产物。咸丰既要依靠曾国藩对抗太平军,又不肯给他以军政实权。咸丰的计划是湘军出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北大营收功。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北大营的相继覆灭,使咸丰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咸丰不得不全力依靠曾国藩来支撑危局,于6月初给他兵部尚书衔、署理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总督的军政实权。8月实授两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总督。此间,曾国藩曾奏保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黄翼升为淮扬镇总兵,筹办淮扬水师。清廷却只任命黄翼升为淮扬镇总兵,没有授予李鸿章两淮盐运使一职。李鸿章吃了一记闷棍,抑郁寡欢,暗自嗟叹,只得继续留在曾氏幕中。
    正当李鸿章出任两淮盐运使的美梦破灭之际,太平军对上游的湘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钳形攻势,分兵南北两路,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上,“合取湖北”,会师武汉,以救安庆。这次攻势确实打中了曾国藩的要害。当时曾国藩把湘军主力集结在安庆及其周围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防务非常空虚。然而湖北却是湘军的战略基地,武汉尤为全局根本。太平军“合取湖北”,把战火引向敌人后方,避敌主力,打其虚弱,攻其必救,既可解安庆之围,又能歼灭湘军主力。曾国藩胆颤心惊,立即采取应变之策。他针对太平军西征的战略意图,决意不撤皖围之兵以援鄂,反而督军猛攻安庆,企图追使太平军尽快地从上游回顾下游,并进行决战。他把所谓旋转乾坤的赌注,全押在安庆围点打援上面了。南路西征太平军路经皖南时,曾经攻占宁国、徽州等地,并“环绕祁门作大围包抄之势”,致使坐困祁门的曾国藩“日在惊涛骇浪之中”。
    这时曾国藩除了遭致太平军的环攻外,还遇到北上“勤王”和祁门内讧两个棘手的问题。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城下。咸丰在逃往热河途中,命令曾国藩速派湘军悍将鲍超带兵北援。曾国藩一时举棋不定,因为北援事关“勤王”,无可推诿,但又想留下鲍超所部对抗太平军。他召集文武参佐讨论对策,要求每人提出一种方案,结果多数人主张派兵人卫,只有李鸿章力排众议,说“夷氛已迫,人卫实属空言,三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而“楚军关天下安危,举措得失,切宜慎重”,主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李鸿章认为英法联军业已逼近北京,“入卫实属空言”,英法联军之役必将以“金帛议和”而告终。危及大清社稷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造反的太平军。湘军“关天下安危”,应把刀锋对准太平军。至于北援,应“按兵请旨”,静待时局之变,曾国藩深受启发,一面上疏冠冕堂皇地表示:“鲍超人地生疏,断不能至,请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曾(国藩)二人酌派一人进京护卫根本”;一面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拖延观变战术。结果不出所料,11月便接到“和议”已成、毋庸北援的廷寄。这表明李鸿章、曾国藩和整个清朝封建统治者在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方针,乃是其阶级本性所使然。
    李鸿章虽然协助曾国藩度过了北上“勤王”的难关,但却促进了祁门内讧。曾国藩早就指出:“徽畏外寇,祁优内讧。”李鸿章对曾国藩驻守祁门一举,向来持有异议。随着太平军环攻不已,祁门形势日益艰险,湘军上下要求曾国藩移师的呼声高涨起来。李鸿章认为“不如及早移军,庶几进退裕如”,曾氏不从。李鸿章再三陈说,曾国藩气愤地声称:“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李鸿章主要着眼于军事,断言祁门为“绝地”,不宜久留。当然,“胆怯”也确是他劝说曾氏“及早移军”的动因之一。曾国藩并非不懂祁门在战略全局上对湘军毫无特别重要意义,他之所以驻守祁门,主要是做给令其督军径赴苏常的咸丰看的一种姿态。因而“誓死守”,“诸将皆谏弗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李又因李元度问题发生争执。李元度(字次青)是曾国藩“辛苦久从之将”,曾国藩在靖港、九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和樟树镇败绩后的艰难岁月中,曾经得到李元度的有力支持。曾国藩自称与李元度的“情谊之厚始终不渝”。李元度擅长文学而不知兵,只因曾国藩私情荐举,才升任徽宁池太广道,领兵驻防徽州。当太平军李侍贤部来攻时,李元度违反曾国藩坚壁自守的指令,出城接仗,一触即溃,徽州易手。李元度徘徊浙赣边境,经久不归,后来虽然回到祁门,但不久又私自离去。曾国藩悔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加,决定具疏劫之,以申军纪。曾国藩此举,本来无可厚非,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责他态恩负义。李鸿章“乃率一幕人往争”,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国藩生气地说:“听君之便”。10月25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日内因徽州之败,深恶次青,而又见同人多不明大义,不达事理,抑郁不平,遂不能作一事。”从曾国藩手书日记原稿看,曾国藩在“而”与“又见”之间,圈掉“少荃”两字,他的原意可能要写“少荃不明大义,不达事理”。其实,曾氏对李鸿章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曾国藩坚持己见,终于将李元度弹劾去职。李鸿章鉴于自己意见被拒和祁门奇险万状形势,便愤然辞幕,离开祁门,打算返回南昌哥哥家中。据说李鸿章途次曾走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说明辞幕原委。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氏语重心长地劝道:“君必贵,然愿勿离涤生,君非涤生易以进身?”李鸿章剖露心迹说:“吾始以公为豪杰之士,不待人而兴者,今乃知非也。”李鸿章此时此地惜故他往,使曾国藩极为恼怒,并得出了“此君难与共患难”的结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写信劝说曾国藩:“李某终有以自见,不若引之前进,犹足以张吾军。”曾国藩经过冷静思考,认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的看法很有道理,便于1861年3、4月间写信给李鸿章,请他出任南昌城守事宜,以抗拒南路西征太平军。李鸿章也未割断与曾国藩的联系,直接写信劝说或请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代劝曾国藩从祁门“及早移军”,“先清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西内地”。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林翼支持李鸿章的主张,特地写信给曾国藩说:李鸿章之议“颇识时务”,左宗棠移驻九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之策“亦握形势”,“然丈未必采纳。能于湖口、东流驻使节,联络南北两岸之兵气,乃合使节之体裁,且功效必大。”他甚至委婉地批评曾国藩因小失大,不顾战略全局。他写道:“使节兼三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非专为宣歙而设也。……握大符当大任以力肩大局为义,二三邑之得失不足较也。”曾国荃也驰书相劝,说“株守偏陬无益,宜出大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规全局”。曾氏喟然从之,移节东流。
    李鸿章滞留南昌期间,曾给丁未同年沈葆桢(字幼丹)去信询问福建情况,有意去闽任道员之缺。沈葆桢回信劝阻:“闽事糜烂,君至徒自柱才耳!”另一位丁未同年郭嵩寿(字筠仙)也致函李鸿章,“力言此时崛起草茅,必有因依,试念今日之天下,舍曾公谁可因依者,即有拂意,终须赖以立功名,仍劝令投曾公。”李鸿章“读之怦然有动于心”。1861年6月25日曾国藩乘机写信给李鸿章,情词恳切地请他回营相助:
    阁下久不来营,颇不可解。以公事论,业与淮扬水师各营官有堂属之名,岂能无故弃去,起灭不测。以私情论,去年出幕时并无不来之约。今春祁门危险,疑君有曾子避越之情。夏间东流稍安,又疑有穆生去楚之意。鄙人遍身热毒,内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病,诸事废阁,不奏事者五十日矣。如无醴酒之嫌,则请台旆速来相助为理。曾国藩敦促李鸿章出山,意在为自己罗致建功立业的助手。李鸿章环顾左右,也确信当今可资“因依”而“赖以立功名”者只有曾国藩,因此捐弃前嫌,于7月13日赶至东流,重新授身曾幕。曾国藩“特加青睐,于政治军务悉心训诰,曲尽其薰陶之能亭。”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5-16 07:13 , Processed in 0.6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